脑电图判读 step by step,入门篇,Step 7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安静时记录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脑电图的状况变为出现异常波或使异常程度增加所采用的操作技术称为脑电图的诱发试验(methods of activation). 1 睁闭眼诱发试验 2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 3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4 睡眠诱发试验,1 睁闭眼试验,1 方法:在脑电图记录中指示被检者睁眼,经过10秒钟左右让其闭眼 2 作用: ①在正常人,由于睁眼而产生α波衰减(α波抑制),在α波衰减不充分或波衰减的程度有左右差的场合,推断有两侧性或一侧性的异常睁闭眼试验,作用: ② 由于睁眼背景脑电活动的α衰减,隐藏在背景脑电活动里不明显的异常波(慢波、棘波等)往往变得明显爆发异常波中,皮质的局灶性棘波等即使睁眼也也难以抑制,广泛性爆发波因睁眼容易抑制,有助于两者的鉴别睁闭眼试验,③ 在睁闭眼中,癫痫性的爆发异常波往往被诱发,特别在睁闭眼之后容易诱发广泛性棘慢波、高波幅慢波等光敏性癫痫因睁闭眼容易诱发异常波 ④ 鉴别觉醒脑电图和私睡的睡眠I期的波形睁闭眼试验,2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1) 爆发性异常波的出现,方法:让被检者轻闭眼,以20~30次/分舵速率进行3分钟过度换气。
作用:① 爆发性异常波出现或增强 ② 非爆发性慢波(广泛性或局灶 性)出现或增强2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2)非 爆发性慢波的出现或增强,进行过度换气2~3分钟,在正常者,大多数的小儿,一部分的成人,表现为脑电图的慢波化与波幅的增高这种由于过度换气所产生的慢波化与波幅的增高被称作建立(build up).过度换气慢波的出现,于各种典型的癫痫和脑里有器质性疾病时一般都显著成人过度换气3分钟以内,波幅高的慢波显著出现的场合可大致考虑为异常小儿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儿,即使正常者因对于过度换气的敏感,通常会出现显著的慢波化,此时脑电图结果的判定要考虑年龄的因素非爆发性慢波的出现或增强,3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强光,例如:闪光刺激器的闪光在被检者的眼前闪烁,正常者几乎不发生爆发性异常波但在癫痫患者中,脑电图的爆发异常波可被诱发出,有时还会进一步引起临床发作这样的癫痫称为光敏性癫痫或光源性癫痫 ①闪光刺激法 ② 图形刺激法:图形过敏性癫痫,光阵发反应,4 睡眠诱发试验,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发睡眠时容易出现癫痫样放电,睡眠诱发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广泛的方法有自然睡眠法和药物诱导睡眠的方法睡眠诱发试验,Step 8 正常成人觉醒时 脑电图的阅读方法,成人正常脑电图的特征: 1 脑电图由α波和快波构成,仅有极少量的θ波散在出现,不出现明显的θ波和δ波。
2 α波和快波表现为后述那样的正常分布 3 左右对称部位波幅差不超过20%. 4 左右对称部位脑电图波的频率,波的时限(周期)差不超过10%. 5 α波对于睁眼、感觉刺激、精神活动等有抑制反应 6 α波和快波不显示异常的高波幅 7 不出现棘波、尖波等爆发波1 正常人脑电图在生理范围内产生变动的诸因素,1 年龄:EEG在新生儿几乎近于平坦,幼小儿慢波多,相当于α波顶频率也慢,随着年龄增长接近成人,α波顶频率增加接近10赫兹 2 意识状态:与从觉醒到睡眠由于各种意识水平相对应,EEG表示与觉醒不同特征的图像,因此反过来能够由脑电图像,推定睡眠的阶段 3 睁、闭眼:EEG受到身体内外的感觉刺激的影响,特别是被检者睁眼、闭眼,表示不同的EEG像1 正常人脑电图在生理范围内产生变动的诸因素,4 精神状态:被检者是在安静状态或紧张、兴奋、不稳定等状态,还是处于注意力集中和精神活动等状态EEG都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5 生理学环境的变化:吸气中氧分压的变化(低氧状态,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等)、血糖值(尤其是低血糖)、血液循环障碍、发热、基础代谢的变动等,均可引起EEG的变化 6 个体差:即使正常人,既有α波出现率高者,也有几乎看不到α波者,并且α波波幅高和低及快波的多少都有差别,虽然这些EEG像都在生理范围内,但都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
1 正常人脑电图在生理范围内产生变动的诸因素,7 药物:脑电活动受到各种药物影响脑电活动不因为人种、民族、性别的差异表示显著的不同,并且在同一个体中不同的时间差异也少,因此,只要符合以上规定的诸条件就能够判定EEG的正常、异常,不必比较不同人的EEG.,2 α波的频率、分布,α波的频率规定为8~13赫兹,成人通常是10赫兹左右8赫兹左右时称为慢α活动,估计存在脑功能障碍正常成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显示12~13赫兹的α波,与10~11赫兹的α波相比,其出现频度较低一般在额部的α比枕部要慢,其频率差可达到一个一般在顶、枕部优势出现,特别在枕部,波幅高而出现频度也高α波的频率、分布,α波的频率、分布,3α波、快波的左右差,Α波以及快波在左右大脑半球的相同部位大体左右对称,其频率、波幅、位相等相同的时候多正常成人的16.6%枕区α波顶波幅有左右差,12.4%右侧的波幅比左侧高一般枕区α波波幅有左右差时,右侧波幅高的场合多幼儿显示左右差的倾向大仅颞部脑电图波波幅有左右差,不能作为异常α,α波、快波的左右差,在左右相同部位的脑电图上有那种程度的左右差时作为异常,须根据年龄和病例来考虑,对于成人枕区的α波,有20%以上的波幅差时,作为问题注明为好。
幼儿枕部α波顶波幅差在50%以内最好考虑为正常范围内α波、快波的左右差,女,10岁4个月,觉醒时,α波的出现率,三种程度: 高度:通常观察α波出现率高(几乎连续出现) 中等度:记录的50%~75% 少量:α波完全看不到,α的出现率——高度,男,32岁,觉醒时,α波的出现率——中等度,男,36岁,觉醒时,α波的出现率——少量,男,46岁,觉醒时,α波泛化——广泛性α波,α波的分布正常的部位差减少,α波不仅在枕部,而且在额、中央、顶、颞部等头皮上的全导联都持续出现的情况,叫α波泛化或者广泛性α波主要在参考电极导联观察到分为3型: I型:双极导联看到广泛性α波——病理性 II型:双极导联上有部位差的正常波形——正常 III型:双极导联几乎全导程成为平坦波——病理性,α波泛化——广泛性α波,第I型在参考电极导联与双极导联上都显示α波泛化;第II型在双极导联中表现有部位差点正常脑电图型;第III型在双极导联上除去枕部外几乎都变为平坦的脑电图型,广泛性α波,男,47岁——参考电极导联,广泛性α波,男,47岁——双极导联,6 枕慢波,一般正常成人的枕部脑电图上几乎看不到慢波,但从学龄期到青春期在枕部脑电图上慢波的出现频度相当高。
这种慢波时限为250~300毫秒(3~4赫兹),多位单发性,出现在一侧或两侧的枕部两侧性出现时大多数为非对称性,一般多为右侧占优势6 枕波慢,男,19岁,正常,觉醒时,6 枕慢波,女,28岁,癫痫患者,觉醒时,枕慢波 ——正常? 异常?,1 枕慢波常常出现于青少年,有报告在19~20岁的正常对照组有10%出现这种慢波对于各种患者的统计表明,有报告6~25岁的患者17%看到这种慢波因而可以说脑发育过程中不完全成熟所致 2 有人把与枕部的α波相比,波幅在1.5倍以上的慢波作为异常波此外,还有与头部外伤等疾病相关的枕部慢波,见于癫痫失神发作患者的枕部慢波等7 快波,快波与α波不同,主要在中央、额、颞等部位优势出现这样的快波分布状态即使是由于药物产生的快波也是同样的不仅觉醒时而且入睡时也出现快波,并且使用某种药品时极为明显地出现检查时一定要确定是否服药和药物的种类尽可能判断快波是原来出现的还是由药物产生的 快波与α波同样,在正常者其波幅和频率在左右半球的对称部位大体对称,因而假如快波仅在一侧缺如,波幅有显著的左右差时,对病变的局灶定位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快波,药物产生的快波——女,54岁,地西泮15毫克,每日3次口服,8 由睁眼产生的α波抑制,α波最具特征的性质之一是通过睁眼被抑制,称之为α波抑制。
国际脑电图学会联盟推荐使用衰减这个术语来取代抑制 α波的衰减,不仅由外界的刺激(如光刺激),而且精神内心的活动如心算等也发生由光刺激等产生的衰减,在枕部的α波中最明显,通常全导程各部位的α波也都会衰减α波抑制模式图,男,28岁,在枕顶部占优势的11赫兹的α波由于睁眼大体完全抑制,,练习——EEG判读,枕部α波顶波幅有显著的左右差(20%),左侧波幅低, 在与枕部相邻的后颞部也可见同样的左右差 异常脑电图,,基本节律α波为7~8赫兹,考虑到年龄因素稍慢左右枕部出现 枕慢波,频率相当高,顶部也看到同样的慢波因慢波出现频率 高,基本节律有轻度的慢波化 轻度异常脑电图,,在额、中央等部位出现20赫兹左右,20~30微伏的波是由于 药物产生的快波左右差别不大药物快波通常容易出现于额、 中央等部位,除快波出现外,无异常所见 正常范围脑电图,,α波是8赫兹左右、30~50微伏的慢α波,不仅枕部,而且顶、 中央、额部也出现,无波幅低差异,枕顶部的α波有轻度的 波幅左右差,右侧波幅低,伴轻度的左右差的广泛性慢α活动 异常脑电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