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电工课教学中开展层次教学摘要:木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从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适合学生的分层次教学法, 从学生的分类到根据不同类别学生而实行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取、教 学效果检查评价等多方面的做法,探讨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关键词:中职;电工课;分层次教学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了曾提出“教亦多术矣”的主张,他先把教育对象分类,然 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因素,中职生在性格、兴趣、能 力等方面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学习能力方血不同的表现要求我们必须因人而异地开展教 学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做法:一、学生状况分析笔者所教电子技术应用班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程度较好的学生,他们对知识 的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敏健,学习认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熟练地掌握课木上的知识,在一定 情况下还可以超越课本;对专业理论和实操的学习热情较高,头脑灵活,动手操作能力强这类学 生大约有十人,占全班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第二类学生也具备较强的能力,对理论课能听懂教师讲解的内容,课下能自己阅读教材,在参 考课木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作业,但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动手能力不是很强, 这部分学生约有二I •人左右,占全班人数接近一半,这是班级的主流。
第三类学生由于刚入校时态度不够端正或者基础差,刚一接触到一门新的较深的学科而不适应, 最终导致逐步落伍,他们对专业理论课兴趣不高,课堂上只能一知半解,越是不懂,越是不愿学, 形成恶性循环,虽然是这样,但这部分学生对实操课的动手操作方面较有兴趣,这类学生约有十五 人左右在教学中,笔者根据上述三种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要求,要求分为三个档次:较高、 一般、较低,或A、B、C三类(组),并根据需要按组别安排座位谁是哪一类别?要充分考虑学生 的自尊心,同时做好心理,分类不是结果,而是为了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促进进步发展二、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学生分组分类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A组学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 和自学能力比较强,一般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课堂内容,因此,对这类学生主要采取鼓励自主学 习,独立思考,引导他们善于主动探索,领悟知识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一开始时就告诉他们这节 课的目标、任务,让他们通过自学完成任务,允许他们之间互相交流这既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又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这部分学生中,会有两三个拔尖的学生,他们有能力在一节课上通过自学 完成其他学生几节课的课程内容;所以,在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后,可准备一些素材或新内容让他们 自己去做。
如基尔霍夫定律的教学中,学生自学描述电路的术语、怎样指定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方 1何、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更进一步让学生继续学习基尔雀夫电压定律,并应用定律分析和计算而对于B组学生,他们占了班级的大部分,代表着班级的整体水平,这部分学生先让他们通过 自学、在给与时间他们相互讨论,结合教师的指导帮助来完成任务由于电工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 完整性,因此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分步击破各个知识点,给他们学习的动力,逐步给他们任务, 如《电工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并联电路的学习中,第一少任务是复习上一节课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 性的内容,采取提问、小测等方法尽量让学生都|门|忆起上一节课的内容,第二步的任务是可以告诉 他们这一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及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讲课中注意适当的引导,对于重点、难点知识, 教师再进行演示操作、适当强调重发,最后让学生完成一定的练习对C类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原因,学习较困难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 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必要时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加强帮助,抓住学生某方面特 长,加以引导,使学生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结含他们生活、结合实际, 精简内容,降低要求,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实用的知识。
同时,抓住学生某方面特长,适当引导, 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进步三、 在实操课上采用分层次教学在实操课上,同样根据学生的分类,提出不同的要求,每节课提出不同的实操训练目标,以适 应学生如在照明电路的安装实操中,在要求预习的基础上,笔者在上课时首先利用一定的时间把 电路的原理及各个实操器材安装接线方法、实物器件在底板的布置要求提出来,然后让A组学生进 行操作,及时指导他们准确地完成任务,并提出布线工艺、整洁、安全性、团结协助等方面的较高 要求;对B组学生,第一次安装时,布线工艺等各方面要求稍稍比A组降低,关键能正确要安装接 线,指导他们完成任务;C组学生,安排的时间最多,要通过单元器件逐个解决的方法,分解单项 来进行指导,如电度表的安装接线,漏电开关的接线、空气开关接线、开关底盒安装等、循序渐进, 从点到面,逐步形成能力对C组学生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让A学生加入到对C组或B组学生的中来1. 对于作业作业属于基本要求,每一类别的学生都必须完成对于C类学生,侧重于一些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方面的问题如纯电阻电路的一节课中,我们要求学生逐步提高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的认识,培 养他们的兴趣。
做练习题时不能对这类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因为他们不可能全面按时完成,如硬 性让他们去完成,会逼迫他们走上完成任务的“捷径”——抄袭因而,对这类学生只要求部分或 指定的较为简单的题目就可以了这种要求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树立日信,激发兴趣只要 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与鼓励,以激励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达到A类要求的学生,做练习题或实操项目时,要给他们限定时间,限定质量,并强调当 遇到弄不懂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向课本求救,而应先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联系课堂教师所讲, 树立信心,锻炼自己,找出方法,解决问题对于达到B类要求的学生,本着“侧重理论,连带实际”的原则,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 力,查找资料能力,思考能力,做练习题或实操项目时,同样要求他们完成,但不像A类学生一样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质量完成,因为这些学生要参考课木才能完成,因而在限定时间肘要 适当放松一些2. 对于考试考试是我们检测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实操考试还是理论考试,以往的考试制度在很大 程度上抹杀了许多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学生的水平不一样,但是用同一尺度去考核学生,采取的是 横1何的比较,这种考核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正确的方法应该采取纵1何的比较方法在考试中也定出A、B、C三类不同的级别当然这种反映不同层次的测试不是三套不同的试卷,这种做法有损学生 的自尊心,而应设计出反映不同层次学生水平和能力的综合性试卷,里面包括共同完成的题目和一 些不同层次的题目,以供学生选择教师根据学生成功地选做较高层次的实际情况来评价学生这 种评价是建立在纵向对比的自我评价的基础者之上的只要今天学到一点点的知识,就意味着比昨 天有了进步,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是他们相信我既然能学会基础的知识,也能学会更高层次 的知识,从一个低层次的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就意味着日我发展,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神 方法的的最大优点是它的激励作用是隐含的,乂是时时存在的学生可以根据看到的标准来评价自 己,而不是完全通过别人来评价日己,因而能时时刻刻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分层法做到了以学生为木,承认每个学生能力的差别,不硬性去强调让所有学生站在同 一起跑线上去竞争,有效解决了过去对不同学生而采取同一内容、同一目标、同一手段、同一评价 的缺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水平能力的提高实践表明, 分层法使学生获取成功和发展的喜悦,使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 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1]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高小兵.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J] .教有理论与实践,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