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不同产地黄芩药材黄 芩 苷 含 量 比 较 研 究曾志海 赵 晋 顾晓燕 盛 琳 兰 潇 闵芳琴(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摘要 目的: 测定陕西商洛六县区不同产地黄芩药材黄芩苷的含量,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中国 药典》2010 年版一部黄芩 项下 HPLC 法含量黄芩苷含量结 果:陕西商洛不同 产地、不同栽培年限黄芩 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有一定差异,最高 16.3%,最低 11.6%,但都高于《中国药典 》2010 年版要求 结论:商洛不同产区两年、三年黄芩其黄芩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 》2010 年版要求关键词 黄芩;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其有效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苷元、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等黄酮化合物,其中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评价黄芩质量的指标成分 [1]黄芩是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主要功效为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主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痔疮等症 [2]传统认为河北承德是黄芩的道地产地,现今内蒙、山西、吉林、云南、四川等 13 省区均有黄芩出产 [3]。
据报道,不同产地的黄芩在抗炎、解热方面的效果不一致;不同地区的黄芩主要成份的差别也存在争议 [4]陕西商洛是黄芩的传统产区,人工种植黄芩已有 30 余年历史,黄芩也被商洛市政府列为“五大商药”之一 [5]由于商洛不同黄芩产区的地域环境、种植方式不同,黄芩苷的质量必然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通过测定陕西商洛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来评价黄芩的质量是否符合《中国药典》要求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岛津 10A 系列液相色谱仪(配岛津 SPD-10A 检测器) ;色谱柱:WondaSil TM C18(4.6×150mm,5μm) ,UItimate® C18(4.6×250mm,5μ m) ;乙腈(色谱纯) ;甲醇(分析纯) ;磷酸(分析纯) ;黄芩对照品(中国年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 ,纯度为≥ 98%;黄芩药材:采自商洛商州、丹凤、洛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区,为两年及三年人工种植品种1.2 方法1.2.1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采集商洛不同产地黄芩,洗净晾干,粉碎过四号筛,在 80℃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取药材粉末0.3g,加 70%乙醇 40mL,加热回流 3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 量瓶中,用少量 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虑入同一量瓶中,加 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1mL,置 10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1.2.2 黄芩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 60℃减压干燥 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70μg 的溶液,用0.45μm 的微孔滤膜滤过,即得对照品溶液1.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WondaSil TM C18 (4.6×150mm,5μm) ,UItimate® C18 (4.6×250mm,5μm) ;流动相:甲醇-水- 磷酸(47:53:0.2) ;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00ml/min;柱温:40℃1.2.4 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吸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2.5,5,7.5,10,12.5,15μL,在 1.2.3 色谱条件依次进样,以进样量(X )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2.7E+5X+8559.4(R 2=0.9996) 表明黄芩苷含量在0.175~1.050μg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1.2.5 稳定性试验 取商洛黄芩按照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分别在 0、4、8、16、24、48h 进样 10μL,记录峰面积,计算黄芩苷峰面积 RSD为 77348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48h内稳定1.2.6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 5次,每次 10μL,求得黄芩苷峰面积 RSD%为 0.19%。
1.2.7重复性实验 取同一批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分别处理 5份,进样,每次 10μL,测得黄芩苷的峰面积的 RSD%为1.1%2 结果与讨论 2.1商洛六县区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黄芩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 精密称取山阳色河、洛南景村、丹凤商镇、商州孝义、镇安张家及柞水下梁 6个产地的 8份黄芩药材粉末各 0.3g,以药典色谱条件测定它们中的黄芩苷含量 [6],结果见表 1表 1 商洛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编号 产地 海拔 经纬度 生长年限 黄芩苷含量 (% )1 山阳色河 587±6M 33.30N 109.44E 二年 16.32 洛南景村 964±3M 33.03N 110.18E 二年 13.33 洛南景村 967±3M 33.03N 110.18E 三年 11.84 丹凤商镇 722±4M 33.44N 110.15E 三年 12.65 商州孝义 765±3M 33.46N 110.09E 二年 13.26 商州孝义 765±3M 33.46N 110.09E 三年 11.67 镇安张家镇 1079±7M 33.19N 109.18E 三年 14.88 柞水下梁镇 936±15M 33.41N 109.09E 多年 12.52.2讨论 2.2.1商洛以上 6个产地的两年、三年及多年生黄芩,其黄芩苷含量都大大超过了国家药典标准 9.0%。
其中,含量最高得为山阳色河二年产为 16.3%,最低为商州孝义三年产为 11.6%2.2.2由洛南、商州两年及三年黄芩含量测定结果得知,两年生黄芩含量均高于三年生这是由于黄芩韧皮部黄芩苷含量最高,木栓层含量较低的缘故 [7]2.2.3商洛各黄芩产地经纬度差异不大,但海拔高度存在一定差异;另外,各地土壤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造成各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2.2.4笔者对商洛各地黄芩的人工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 2年生还是 3年生黄芩产量,以商州孝义和丹凤商镇产量最高主要原因与当地气候、土壤(为褐土)适宜黄芩生长有关3 结论3.1商洛六个产地黄芩的黄芩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其黄芩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10 年版要求黄芩是“五大商药“之一,通过本次试验研究显示,商洛黄芩的质量不亚于国内黄芩的主产区 [8]3.2商洛各产地两年与三年产黄芩黄芩苷含量有一定差异,两年产含量高于三年产提高笔者调查研究,商洛各产区 3年产黄芩产量明显关于 2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宜种植后 3年采收,其产量高,含量符合药典要求3.3黄芩喜生于中高山地或高原和草原的温凉、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带,喜阳光,商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可满足黄芩的生长需求,但综合考虑到商洛各地黄芩的质量和产量,沿丹江河谷商州-丹凤浅山区一带为商洛最佳黄芩种植地,发展黄芩产业化种植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1]刘英学, 刘中刚,苏兰等.黄芩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 药物化学杂志,2009,19(1):59-62[2]李敏, 杨瑞芳 .黄芩药理学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2009,8(1):137[3]陈宜鸿,胡螺华.人工栽培黄芩的产地及生长期影响[J] .中草药,2006,37(4):614-615 [4]刘菊福, 卢长安,廖福龙等.不同 产地黄芩提取物主要药效作用的比较[J].中国中医 药信息杂志. 2001,8(3):28-30[5]平平.“五大商药”主导商洛中药产业发展[N].新农村商报.2009-12-2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82[7] 都晓伟 ,李滨,马丽,等.黄芩苷的组织化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3):137—138.[8]薛黎明,秦雪梅,张丽增.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黄芩苷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J]. 中成 药,2008,30(0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