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胡雪岩生平简介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06KB
约2页
文档ID:544054551
胡雪岩生平简介_第1页
1/2

胡光墉(1823—1885),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 字雪岩,著名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 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 年协助左宗棠创办 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 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 20余处,并经营 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 富”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 赏识,擢为跑街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 杭城一大商绅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 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 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 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 手购买外商机器、 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 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 20 多处, 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 万余两,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 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 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 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 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 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 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 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 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招牌为“真 不二价,”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 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 厂,耗银2000 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 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 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 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 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

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 被迫贱卖,亏耗1000 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 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 门倒闭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 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1921年 纱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 30年的告慰 评价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 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 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馀堂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 胡,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我个人认为目前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 人的偶像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在当时 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 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 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综上所述,我认为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 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 之无愧!!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 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 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

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 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 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 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 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 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