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刍议读书笔记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7页
文档ID:2225141
我国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刍议读书笔记_第1页
1/7

Comment [x1]: 学习在摘要中就要点出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对象Comment [x2]: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脉络和研究背景Comment [x3]: 本文研究的意义Comment [x4]: 对红色旅游的定义,值得借鉴引用Comment [x5]: 红色旅游的意义,不是一般旅游行为所能比拟的,所以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十分有必要我国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刍议陈志永摘要: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正式印发的 《2004 年—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时间段内的红色旅游作为探讨和研究对象,对我国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展开分析,以期为红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 红色旅游; 开发与管理; 态势一、 前言我国红色旅游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解放前的解放区红色旅游,如以延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就接待了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参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斯诺、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特朗等都是访问红色旅游区的著名人物解放后,为了新中国政治服务的需要,红色旅游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持续开展,但尚未形成规模与完整的产业体系2004 年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正式印发《2004 年—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把红色旅游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红色旅游实现产业化的综合性快速发展目标,并把它纳入“十一五”规划。

至此,以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为定位,国家把红色旅游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4 年—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被称为红色旅游一期规划从现实角度出发,我们把该规划时间段内的红色旅游发展作为主要探讨和研究对象,以期把握我国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态势,为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二、 我国红色旅游特征“红色旅游” 是指以革命纪念地、 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 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作为一种主要体现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对加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巨大意义作为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除了具备旅游产品的一般特征外,从外延到内涵,具有其明显特点一)红色旅游资源的显赫性及其分布的广泛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为新中国的成立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活Comment [x6]: 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Comment [x7]: 著名红色旅游地举例Comment [x8]: 举例说明著名红色旅游地的主题形象,每个地方有不同的特色,开发要有针对性。

动范围遍布全国的乡村和城市解放以后,为建设国家,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自由, 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在光荣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保留了许多革命纪念地、 建筑物、纪念物品及其所承载的精神,构成了红色旅游的吸引物,亦即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与伟大的中国革命紧密联系,见证了波澜壮阔 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是现代人们理解革命主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重要依据,寄托了人们无限的历史情怀正因为如此,有形的红色旅游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在人们的心中构建成了极具分量的“红色经典” 特别是一些著名的红色旅游地,如井冈山、延安、遵义、韶山等等,地位显赫 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在 《2004 年—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中提出的建设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遍布 3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 )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属于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的达 127 处之多归属于各省市县管理的革命历史遗迹 数量更多而且,自然风景优美 生态环境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革命老区往往是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革命历史进程和革命事迹的不同 兼顾区域特点, 全国 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各有自己的主题形象,构建了作为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独特性。

如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主题形象是 “革命摇篮, 领袖故里” ;以遵义为中心的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主题形象是 “历史转折, 出奇制胜”;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二)红色旅游的主旋律在于教育,但必须走产业化道路红色旅游被称之为 “政治工程、 文化工程” , 其落脚点就是教育是对国民, 特别是对青少年实施的一种以历史传统、 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为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教育方式, 也有诸多与旅游相结合的形式这种与旅游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在中国被成为 “红色旅游” 所以, 教育是红色旅游的主旋律但是,红色旅游必须要与旅游经济实现产业上的衔接, 除了是政治工程、 文化工程以外, 还必须是 “经济工程” 除了吸引物的红色特征、 旅游目的教育意义存在, 在旅游活动构成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中, 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比较没有任何差异只有以旅游的经济意Comment [x9]: 红色旅游开发的分论点Comment [x10]: “红、绿”发展模式Comment [x11]: 通过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对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现状与不足有了更加具体认识义来作为红色旅游的着力点,各地开发红色旅游才会有积极性, 也才能通过红色旅游的开展来促进革命老区、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甚至,在不少省市, 因为红色旅游地的极高知名度, 红色旅游产业可以打造成为主导旅游产品, 引领地方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以, 红色旅游寓教于乐、 寓教于游,且可以与更多的更活泼的活动相结合, 是一种巧妙的教育手段红色旅游产业化运作是使教育得到实现的保证, 同时也是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转换成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三)红色旅游产品的目标市场及其发展红色旅游的目标市场, 亦即红色旅游的参与者十分广泛, 所以红色旅游同样具有典型的大众性的特征而且, 随着红色旅游影响力的逐渐加强, 红色旅游的市场还会不断扩大目前红色旅游的主体市场主要有:(1)青年学生、党员干部、社会各类团体这些单位、机构或组织,利用旅游服务平台进行团队旅游这种红色旅游的红色特征尤为明显,有着明确的教育目的;(2)散客主要是普通家庭消费型的旅游, 这种红色旅游往往是家庭休闲娱乐消费兼顾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家庭成员的教育;(3)团队游客由于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良好结合, 普通大众游客很自然地参与到红色旅游中例如贵州省北线长征文化、 国酒文化、丹霞风光旅游线路, 虽是面对旅游市场推出来的精品旅游线路, 但凡是参与到这条线路来的游客都自然地参与到红色旅游活动之中。

不仅如此, 由于国家层面的重视、 红色景区建设加强、 参与者规模越来越大, 红色旅游的市场影响力也会与日俱增, 会不断有新的人群参与到红色旅游中来可以预见红色旅游市场发展的新态势主要体现在:(1)企业、 事业单位在组织员工旅游的时候, 为教育员工, 激励员工的奋斗、 拼搏精神, 红色旅游目的地逐渐会进入这些企业、 单位决策者选择的视野2)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不断进步, 会把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延伸到海外旅游市场这两个趋势的形成, 会推动红色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三、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成就国家旅游局相关资料显示, 截至 2010 年底, 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 14 亿人次, 综合收入突破 7000 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长均超过 18%, 直Comment [x12]: 引用大量数据来说明红色旅游的发展成就,数据较客观,更具说服力在论文写作中可以用数字说明问题Comment [x13]: 我觉得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以革命老区为先行者,因为老区的红色积淀深厚,红色资源也非常丰富,十分适合开展红色旅游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较少,开发有一定难度,吸引力不够,它的开发应以革命老区为借鉴,深度挖掘现有的资源,发展红色旅游Comment [x14]: 先说现有的成绩再过渡到不足之处接就业人数超过 90 万, 间接就业人数超过 370 万。

以交通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一期规划实施的 6 年间,全国建成红色旅游公路项目 127 个,建设里程 3418 公里, 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 1453公里;先后完成百色、井冈山、淮安等多个重点红色旅游机场的新建、 改扩建工程,组织开通延安、井冈山、南昌等红色旅游航线;123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有 106个开通了铁路线路并建设了客运停靠站红色旅游景区、场馆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期规划实施以来, 红色旅游景区共创建 2A 级以上旅游景区 233 家,其中 5A 级旅游景区 2 家,4A 级旅游景区 91 家, 3A 级旅游景区 83 家年接待规模达到 50 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超过 100 家各地打造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更加高涨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 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来源已由过去的单位组织为主,逐渐转变为单位组织和游客自主出游并重;84. 6%的游客认为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好或很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进入,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转变了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红色旅游一期规划印发实施以来,全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工作框架基本形成,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初步构建了红色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综合效益日益凸现,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二)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红色旅游一期规划的实施过程中, 各地各部门较好地理解了中央的总体精神, 抓住政策机遇, 推动了政治文化建设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红色旅游全国一盘棋基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发展的过程中, 红色旅游也凸显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表现为:(1)地方政府具有了红色旅游促进地方区域发展的初步理念, 但缺乏系统的可以与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相结合区域发展规划, 如产业整合发展规划、 城市建设规划、 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等这样, 红色旅游发展着眼点停留在景区建设、 交通建设等比较单一的层面上, 弱化Comment [x15]: 我认为这个开发方式非常得当,有利于红色旅游的发展,并能与常规的旅游路线连在一起,是双赢的Comment [x16]: 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国际游客的例子,说明旅游资源的开发部仅能针对国内市场,还能以国外市场为对象在下文的对策中有所体现了红色旅游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2)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多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 少数民族地区, 在旅游产业发展层面, 存在产品吸引力单一、 宣传策划力度不够、 交通不畅达、 配套设施不完善、 服务质量不高、 旅游商品市场发育畸形等诸多问题。

3)红色旅游资源在我国广泛分布, 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具有市场开发的价值有的规模比较小、 有的分布比较散、 有的独特性不够, 这些都影响了红色资源的市场价值在国家积极推进红色旅游的大趋势下, 有些地方不顾自身资源的局限, 一哄而上地大搞红色旅游项目这种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做法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使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下降, 产业效益低下4)红色旅游的开展与旅游业其他产品的结合不完善红色旅游线路最好是巧妙地嵌入在常规旅游线路之中, 利用旅游市场共同的服务平台, 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在这个方面我国有些省区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贵州省提出的“红配绿 ” 、 “红衬彩” 理念, 并付诸实践,把红色旅游景点与常规的生态、 文化旅游线路结合起来, 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还有很多地方的做法还是“就红色旅游论红色旅游 ,很难真正实现产业化5)中国红色旅游国际化程度很低虽然在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的时候, 我们不能妄谈现实的国际市场, 但至少我们应该有把红色旅游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