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7.28KB
约15页
文档ID:433235935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_第1页
1/15

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 制:烫以部门经理:副总工程师/净Jy总工程师:J编制日期:2017年12月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一、 普查目的及内容(一) 普查目的通过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查明隐伏在煤层及其围岩 内、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及其在 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灾变地质体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消除隐蔽致灾因素,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二) 普查内容1. 对相邻井田采空区进行普查;2. 自然灾害普查;3. 地表、地下含水体等水文地质情况普查;4. 断层、裂隙、褶曲、冲刷带等地质构造普查;5封闭不良钻孔普查;6. 油气井及输油管路普查;7. 瓦斯富集区普查;8.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普查;9. 煤尘爆炸倾向性普查;10. 地热灾害普查二、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一)领导小组 组长:陈义东副组长:王金国 张明亮刘文辉纪章周润辉 陈度军成 员:安增勇张东贵王小泽李向伟芮阿智郭庆赵子葵 屈海军夏书贵 蒲元宏办公室设在地测部二)领导小组职责1. 组长职责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安排,组织制定隐蔽致灾 因素普查工作方案,监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进展情况。

2.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抓好分管范围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具体工作,参加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对隐蔽致灾因素组织研究分析,制定针 对性防范措施3. 地测部职责(1) 具体落实各项工作,负责对资料的收集、调查,全面查 找井上下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2) 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3) 研究制定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4) 主持普查报告的编制4. 安健环质部职责(1)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过程中,做好安全监督工作;(2) 协助生产技术部完成各项普查工作5机电管理部职责做好机电系统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6. 调度指挥中心职责做好运输系统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7. 生产部职责做好采掘工作的普查工作,并参与报告的编制8. 财务部职责做好资金的保障工作9. 销售供应部职责做好普查工作中所需设备、物资的采购工作三、矿井基本概况(一) 地理位置矿井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城西南18km(直距)处,属陕 北黄土高原腹地井田面积83.7093km2二) 地质情况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西缓倾的单斜构造, 倾角1-3°局部发育有宽缓的波状起伏在井田中东部发育有冲刷 巾三) 水文地质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潜水、基 岩孔隙裂隙潜水及裂隙承压水三种类型。

因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致使地下水的形成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 岩层含水性极为不均,一般富水性微弱1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Q4 )主要由亚砂土,砂质粘土组成岩层孔隙度大,导水性强, 易于接收大气降水补给,但厚度小,储水能力差,富水性弱2)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孔隙潜水含水层(Q2+3)分布于区内的梁峁地带,梁区较厚,沟谷地带变薄为浅黄 色,浅棕黄色砂质粘土该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向沟 谷方向径流,多以面状出水点的形式渗出地表3) 新近系静乐组相对隔水层(N2j)分布于沟谷中、上游,岩性粘土,为良好的隔水层4) 中侏罗统直罗组裂隙含水岩组(J2z)分布于西北和西部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裂隙不甚发 育,富水性较弱5) 中下侏罗统延安组裂隙含水岩组(J2y)出露于区内东部沟谷底部,岩性为中厚层细、中粒砂岩夹灰 黑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厚度64.91-322.48米,平均厚度179.36 米该层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垂直渗入补给6) 三迭系上统瓦窑堡组5号煤上覆岩层裂隙承压水含水 岩组(T3w上)该段自5号煤层底板至瓦窑堡顶面,该层为5号煤层的直接 充水含水层。

岩性巨厚层中粒砂岩和细粒砂岩,该层裂隙不发育, 富水性弱据HS402、HS407和HS707抽水结果,水位埋深 20.27 ~ 63.31m 涌水量 0.0066 ~ 0.0304L/s 单位涌水量 0.00011 ~0.00032 L/s.m因工作面冒落和裂隙带最大高度为60m,依据已 回采工作面观测情况及钻孔资料,顶板裂隙水对回采工作面影响 不大7)瓦窑堡组顶部的油页岩隔水层在5号煤顶部普遍发育,平均厚度12m,为良好的隔水层 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78.5m3/h,最大涌水量为86.4m3/h矿井主要涌水来源为50102工作面回风永久密闭墙采空区涌水(约 31m3/h)矿井总涌水量曲线图(四)煤层情况目前矿井开采5#煤层,煤层厚度0.51m-2.95m,平均厚度为2.19米,属中厚煤层五)油气井井田范围内共有各类油气井946 口其中生产油气井784 口, 废弃油气井60 口,注水井73 口,气井29 口油气井主要分布于井田北部及东南部,首采区内油气井较少由于油气层地层压力 大,井下开采过程中若揭露油气井,可能会导致油气或水进入工 作面,对矿井造成威胁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情况(一)周边井田及老窑情况矿井由原禾草沟煤矿向西扩大整合而成,井田内无老窑。

宝延安市禾草海煤业有限公河+ 了-总且天章沟煤矿+图1井田四邻关系图11月15日〜11月23日实地对周边井田情况进行调查,并交 换了最新采掘图纸矿井北部为中庄勘探区,未开出;东部为禾 草沟煤矿一号矿井截止11月底禾草沟一号矿井大巷开拓距我井 田边界有40米,不会对我矿井开采造成威胁;东北部为羊马河井 田,未开始生产;南部为贯屯井田,正在开采,其中50103工作 面采空区距井田最近,距离218m ;西及西北部为车村一号煤矿, 未开始生产二) 自然灾害普查情况1.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具有“春季干燥多风沙, 夏季炎热多雷雨,秋季晴朗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量少,的特点,气 候温和根据子长县气象台气象统计资料:区内年最低气温为- 23.6°C、年最高气温为38OC,年平均气温为9.FC年降雨量平 均514.7mm,无霜期175天,且多雷雨及暴雨,并伴有洪、雹灾 害区内地表水系均属黄河水系,多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洪水暴 涨且泥沙含量大,旱季断流本区河流属秀延河支流,流经区内 的主要河流有南河和羊马河,南河位于工业场地北侧约2 ~ 3km 处,由西向东汇入秀延河,羊马河为南河支流,二者均远离工业 场地,不会对工业场地的防洪造成影响。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本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按照 1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防,矿井井口按照300年一遇的洪水标 准进行校核2.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反应普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 ) B1图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GB18306-2001 ) A1图,本区地震烈度v VI度本区百年来末 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三) 地表、地下含水体等水文地质情况普查1. 地表水普查依据《勘探报告》,首采区工作面冒落带介于8.6〜11.8m ,裂 隙带高度介于35.7〜46.6m2015年度中煤科工西安煤炭研究院对 我矿50102工作面瓦5116废弃井进行了钻孔窥视仪全孔段摄像, 对采空区顶板“三带”发育情况进行观测,窥视仪观测结果与理论 计算基本吻合,冒落带、裂隙带发育高度约60m,岩石较为破碎, 弯曲变形带高度约123m,岩石较为完整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基 本吻合地面积水区:查明地面积水区1处,积水量约1000m3,该积 水区位于50106工作面西南1.3km处,目前不会对工作面造成威 胁地面河流:首采区地表水系均属黄河水系,属季节性河流, 穿过首采区河流共5条其中新庄科主河流流量^11m3/h ,其它 4条河流流量均小于5m3/h。

11月1日〜11月27日对50106工作面新庄科河流上下游流量 进行定期观测,上下游河流流量基本一致,河流水未导入井下2. 采空区积水:由于矿井构造为向西缓倾,已回采的50101、 50103、50105、50107、50109、50115工作面均为俯采,依据地 质规律采空区未赋存积水根据井下观测,50101、50103、50105、 50107、50109、50115各工作面采空区涌水量为1〜2m3/h ,故采空 区不存在积水50102、50104、50106工作面位于大巷西翼,采 空区内积水约13.99万m3因水位高度与辅运大巷底板高度一致, 故采空区积水暂时不会造成威胁,后期回采50108工作面将对采 空区积水进行排放3. 顶板裂隙水2018年1月份委托陕西省一九四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对矿井 50114工作面、50201工作面进行音频电透视探测其中50114工 作面顶板岩层中发现2个异常区域异常1位于50114工作面回 风巷1050 ~ 1300m ,纵向延展240m该异常在顶板上0 ~ 50m层 段反映明显,异常区的范围大,推测该异常区段5煤层顶板岩层 裂隙发育,相对富水可能性大;异常2位于50114工作面回风巷 800 ~ 1000m范围内,靠近回风巷一侧,主要赋存在0 ~ 50m的层 段才隹测该异常区段5煤顶板浅部砂岩层内裂隙发育少量含水;50201工作面顶板岩层中发现1个异常区域。

位于50201工 作面回风巷950 ~ 1050m、走向范围小,纵向延展150m该异常 在顶板上0~50m层段,异常区的范围较小,推测该异常区段5 煤层顶板岩层裂隙发育,少量含水对顶板异常区进行打钻验证,均无涌水四)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普查依据《勘探报告》及井下实际揭露情况井田地质构造简单, 矿井未发现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在井田中东部发育有冲刷带,前期通过打钻勘探未能准确控 制冲刷带范围后期依据地质规律结合5号煤层顶板砂体等厚线 及50115胶运探巷揭露情况对冲刷带走向、范围进行分析,冲刷 带宽度介于170~260米,走向近似南北向,向南一致延伸至井田 边界五) 封闭不良钻孔普查矿井共有勘探钻孔69个(其中水文钻孔4个),补勘钻孔6 个,井筒检查钻孔4个,501盘区补勘钻孔8个,503补充勘探 11个,总计98个对所有的钻孔资料进行详细核查,封孔质量 均合格六) 油气井及输油管路普查1、油气井普查情况2011年10月,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委托陕西鑫鼎矿业咨询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油气井勘查测量工作于2012年3月提 交了《陕西省延安市禾草沟煤矿油气井测量勘查说明书》该说明 书显示井田内分布有生产油井、废弃油井、注水井、天然气井等 各类油气井共计1002 口(生产油井851 口、废弃油井71 口、注 水井78 口、天然气井2 口),规划井场24处。

另外,此次油气井 测量勘查工作还收集了 113 口油井的电子版测井资料2012年12月,为了进一步查清油气井的造斜情况和各类油 气井中油、气、水的赋存情况,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在子长县政 府的协调下,与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长采油厂和瓦窑堡采油 厂取得联系,达成了安全生产共识,搜集到了首采区内油井的存 废及造斜情况由于延长油田开采时间长,部分油气井资料在移 交、运输、归档等环节损坏或丢失,造成部分油气井资料不详尽矿井建设过程中,在原井场加密5116、5011、5111油气井各1 口重新施工4-608废弃井 正在原有井场加密YB360、YB361、 YB531、YB163天然气井21 口规划天然气井4处分别为YB024、 YB025、YB0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