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古典学》PPT课件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36.81KB
约8页
文档ID:585273966
《西方古典学》PPT课件_第1页
1/8

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古典文献学:整理国故现代文献学:西方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综合一般认为国学目录学(bibliography)版本学(bibliology)校雠学(diplomatics/paleography) 一 西方古文献学的内涵、起源和演变•diplomatics,最早来源于希腊文diploma,“双折、折叠”的文件,19世纪引申为研究各种古旧文献/文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中世纪的官方法令、民间契约以及标志各种权力、荣誉和财产赠予、出售、转让或补偿的各种凭借证件•其专业范畴主要是:释读古代文字、识别文本真伪、产生的真是时间和地点•其别名有:古文字学(paleography)、手稿学(codicology)•其研究方法:来源于公元前2世纪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校勘的知识积累 古罗马时代,人们把各种授权文件镌刻在青铜铸造的薄板上(diptych),然后折叠、密封、收藏其中最常见的是国家发给退伍老兵分配土地的凭证(diploma),这一拉丁词语就是英语diplomatics的直接来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广泛使用它,泛指古代中世纪的所有文书、证件后来就把研究此类档案的学科叫做diplomatics. 古文献辨伪方法的特点语言对比linguistic文物风格对比stylistic载体物质科技分析Technical analysis紫外线照射鉴定技术硬质载体:石头与金属软质载体:纸草、牛羊皮纸、普通纸墨汁、油墨载体载体 中世纪文书伪造的类型及其原因 古代西方伪造的文献主要是:证明各种权力、荣誉和财产赠予、出售、转让或补偿的各种凭据证件(皇家/王室特许状)。

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创立、发展•科学的西方古文献学产生于17世纪•开始于耶稣会士、哲学教授罗斯威德倡导重编《圣徒行传》•博兰德学派重编《圣徒行传》的目的 清理史料的真伪 确定每份历史档案的性质和价值 彭小瑜总结了博兰德学派的5条初级理论:1.不可轻信第二手证据;2.确认作者和写作日期等细节以辨认文献本身的真伪;3.语言文句特征和历史背景是校勘的重要依据;4.注意不同文献的地方特性;5.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手抄本不一定最忠实于原稿那时的博兰德学派可能具有极端疑古派的倾向 马比荣著《古文献学辨伪论》西方古文献学的方法:1.文件的原件、草稿和副本2.西方的书写材料以及文书特点3.西方字体风格的演变4.措辞、缩略语、行文格式的演变5.西方古代文件的结构和签署规范6.文件的日期地点与辨伪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