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4KB
约15页
文档ID:408399741
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_第1页
1/15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八 .、■前言本导则部分采用了美国国家标准ANSI/ASMEB31.1—1995《动力管道》的附录VI《动 力管道系统运行、维护和改装的推荐实施规定》中的有关内容,并根据中国电力工业的实际 情况、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补充了若干内容本导则的主要技术要求接近美国国家标准和国 家标准相关科目的有关规定本导则规定了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的维修调整基本要求,也规定了汽水管道与支吊架出现 异常的处理办法它与火力发电厂现有的设计、安装与监察标准相协调,使我国火力发电厂 汽水管道从设计、安装到运行的全过程,都有章可循本导则与DL483—91《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分别从管系受力与元件材质两 方面对火力发电厂四大重要管道进行科学的寿命管理这样,火力发电厂四大重要管道的寿 命预测就有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本导则的附录A、B均是提示的附录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导则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归口本导则参加起草单位: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西北电力 建设总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陈世哲、姜求志、李学记 本导则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负责解释。

1 范围1.1 本导则规定了为保证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安全运行所必须进行的检查、维修与调整的 基本要求,也规定了汽水管道与支吊架异常的处理办法1.2本导则适用于火力发电厂主蒸汽额定温度为540°C及以上机组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 蒸汽管道、低温再热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高低压旁路管道与启动旁路管道等1.3主蒸汽额定温度为540C及以上机组的其他汽水管道以及其他机组的汽水管道可参照 执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DL 483—91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 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SD 230—87 发电厂检修规程SDGJ 6—9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DL/T 5072—199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ANSI/ASME B31.1—1995 动力管道3 名词术语支吊装置(支吊架):管部、连接件、功能件与根部等零部件集合的总称。

管部:支吊装置与管道直接连接的零部件的总称 连接件:用以连接管部与功能件、功能件与根部,或管部与根部及自身相互连接的各种 零件的总称功能件:实现各种支吊类型功能的零部件的总称,如变力弹簧支吊架、恒力弹簧支吊架、 减振器或阻尼器等根部:支吊装置与承载结构直接连接的各种辅助钢结构 支吊点(吊点):管道上装设管部部位承受力的代表点 着力点:承载结构上装设根部部位承受力的代表点 减振器:用以控制管道低频高幅晃动或高频低幅振动,对管系的热胀、冷缩有一定约束 的装置阻尼器:用以承受管道冲击荷载或地震荷载,控制管系高速振动位移,允许管道自由热 胀、冷缩的装置接口:管道与设备或甲管道与乙管道设计分界的连接环节,它可以是焊缝、法兰或其他 连接方式偏装:为了改善由于冷热位移引起不利受力而在安装时使支吊点与着力点在一维或二维 坐标上设计规定的不一致数值失载(脱载):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起承载支吊架完全失去荷载的现象 超载:超过支吊架设计最大额定荷载的现象过应力:由于非正常原因使管道元件的某局部位置或支吊装置某局部位置的工作应力超 过许用应力的应力附加位移:设备由冷态到热态引起接口处坐标值的增量 补刚处理:增加构件抗变形或抗振动能力所进行的结构改进。

水锤:管道内因压力波动、流量或流向突然变化引起的冲击荷载现象 汽锤:蒸汽管道系统中因流动条件和流动状态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动荷载现象 冷态线:管道安装后,在室温情况下空间位置的几何线4 管道系统4.1 管系的膨胀4.1.1 新机组首次升温,应及时检查管道膨胀是否受阻出现受阻,应作好记录,并及时与 设计单位联系处理4.1.2 除限位装置、刚性支吊架与固定支架外,应保证管系自由膨胀两相邻管道保温表面 间的冷间距,应足以保证管道膨胀不相互阻碍对管道周围的其他设施进行改造时,应保证 管道膨胀不受阻碍4.1.3 高温管道应在热位移较大、测量方便处装设三向位移指示器设计单位应提供该处热 位移的理论计算值新机组首次启动前和启动后蒸汽参数达到额定值8h,以及停机后管道壁温降至接近环 境温度时,应各记录一次三向位移数值4.1.5 机组大修停机后待管道壁温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时,以及重新启动待蒸汽参数达到额定 值8h后,应各记录一次三向位移数值4.1.6 各支吊点的实际热位移值与设计计算值一般不会完全相符如果相差不多,可以认为 管系膨胀正常如果相差太大,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应予以纠正4.2 管系的推力与力矩4.2.1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出现明显的变形或非正常的位移时,应分析管系的推力与力矩对设 备的影响。

4.2.2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接口焊缝出现裂纹,应查清管道是否发生过瞬间剧烈振动,分析焊 接质量,对附近的支吊架进行检查,必要时按实际情况进行管系推力与力矩核算4.2.3 固定支架的混凝土支墩发生损坏,应分析损坏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4.2.4 与锅炉或汽轮机接口附近的限位装置,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运行单位发现推力与 力矩异常时,应立即进行处理4.2.5 运行中经常泄漏的法兰结合面,应考虑管系推力与力矩的影响4.2.6 厂房或设备基础发生异常沉降或遭受地震后,应对管道系统进行测量与记录,并请有 关单位进行管端附加推力与力矩核算,必要时提出处理措施4.3 管系的冲击与振动4.3.1 300MW 及以上机组的管系,如发生明显振动、水锤或汽锤现象,应及时对管系进行 目测检查,并记录发生振动、水锤或汽锤的时间、工况、支吊架零部件是否损坏与管道是否 变形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防止4.3.2 地震后,应及时对管系进行察看,检查管道与设备接口焊缝是否异常,支吊架零部件 是否损坏与管道是否变形,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4.3.3 管系出现较大振幅的低频振(晃)动,应检查支吊架荷载是否符合设计规定严禁未经 计算就用强制约束办法来限制振动。

常用的消振办法为:a) 请设计单位用提高管系刚度的办法来消振,并应对支吊架进行认真的调整;b) 请设计单位用增设减振器的办法来消振,在振动管道沿线试加减振附加力,以确定消 振的最佳位置;c) 如用增设阻尼器的办法消振,应请设计单位确定装设位置,根据该位置的位移量、位 移方向及惯性荷载选择型号、连杆长度与根部布置4.3.4 因汽、液两相不稳定流动而振动的管道,一般不用强制约束的办法来限制振动,应从 运行工况、系统结构布置与适当的支吊架改进来综合治理4.4 管系过应力4.4.1 根部或管部钢结构或连接件刚度或强度不足引起管系过应力时,应按汽水管道支吊架 设计原则进行补刚处理4.4.2 严禁利用管道作为其他重物起吊的支吊点,也不得在管道或吊架上增加设计时没有考 虑的任何永久性或临时性荷载4.4.3 管道个别部件损坏时,除进行损坏部件的材质分析外,必要时还应根据管系的实际状 况,对管系重新进行应力分析,以确定部件的失效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予以纠正4.4.4 当管道某一焊口多次发生裂纹,应进行如下工作:a) 分析焊接及管材质量;b) 检查裂纹焊口邻近支吊架状态是否正常,并测定其热位移方向和位移量;c) 根据管系的实际状况进行应力分析,然后进行焊口损坏原因的综合分析,并采取有效 措施予以纠正。

4.4.5 当更换管子、管件或保温材料在重量、尺寸、外形布置或材质等方面与原设计不同时, 应进行应力分析,以防管道系统任何部位产生过应力4.4.6 管道上多处支吊架弹簧被压死,常造成管系过应力,应根据管系实际状况,对管系重 新进行应力分析,以确定支吊架弹簧压死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予以纠正4.4.7 蒸汽管道水压试验时,应将弹性支吊架进行锁定保护弹簧如无法锁定或锁定后其承 载能力不足时,应对部分支吊架进行临时加固或增设临时支吊架,加固或增设的支吊架要经 计算核准如管系设计未考虑水压试验工况,在水压前,应通过计算增设临时支吊架4.4.8 对母管制的蒸汽管道系统,当发生过异常情况或进行换管改造时,应根据管系实际状 况,进行机、炉运行方式的方案验算对有旁路系统的蒸汽管道系统,必要时也应进行运行 方式的方案验算4.5 管道保温4.5.1 在主蒸汽管道、高低温再热蒸汽管道上,严禁使用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的各种保温材 料,以保证保护层表面温度与管系受力不超限4.5.2 检修时局部拆除的保温,应按原设计的材料与结构尺寸恢复使用代用材料使邻近支 吊架工作荷载超过±10%时,须进行支吊架荷载调整4.5.3 大范围更换保温,不得使用与原设计容重相差过大或改变原保温结构尺寸。

如需变更, 应重新进行支吊点荷重分配、热位移、管系应力及推力计算,并对支吊架逐个进行调整,必 要时更换一些不能适应的支吊架当大部分支吊架无法适应或管系受力超限时,不允许改变 原保温设计4.5.4 大范围拆除保温前,应将弹性支吊架暂时锁定,保温恢复后应解除锁定4.5.5 严禁主蒸汽管道、高低温再热蒸汽管道的任何部位因保温脱落而裸露运行严禁把弹 簧、吊杆、滑动与导向装置的活动部分包在保温层里4.6 管系的改造与检修施工4.6.1 对超期服役的管道进行全部或部分换管时,应根据管系的实际状况,重新进行设计计 算与支吊架调整4.6.2 水平管道过度挠曲影响疏水时,可采用增设弹性支吊架办法解决,但应进行荷载分配 与热位移计算水平管坡度数值或坡度方向不能满足疏水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4.6.3 当管道系统发生下沉时,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应请设计单位协助处理4.6.4 更换管道元件前,应对作业部位两侧管子进行定尺寸、定位置的临时约束,待作业全 部结束后,方可解除约束4.6.5 大量更换支吊架,改变支吊架的位置、定向、类型、荷载或增加约束,应进行管系设 计计算4.6.6 支吊架施工,应由有经验的有必备技术力量的部门承担。

施工前应熟悉有关图纸及资 料,认真核对,在施工中应精心调整,严格工艺要求支吊架的更换必须执行DL 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的有 关规定对单线管道,应由一端按顺序作业;对多线管道,还应平行推进作业管道支吊点的定位与设计的偏差值:对水平管道,不应超过50m m;对垂直管道,不 应超过100m m着力点的定位与设计的偏差值,不应引起根部辅助钢结构或承载结构超设 计规定的应力水平或偏心受载4.6.9 支吊点与着力点需要偏装时,偏装值为水平冷、热位移之和的1/2利用根部偏装, 偏装方向与位移同向;利用水平管管部偏装,偏装方向与管子轴向位移反向热态时出现吊 杆倾角比冷态时同向增大,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4.6.10 与管道直接接触的管部零部件,其材料应按管道的设计温度选用,接触面应不损伤 管道表面应保证管部与管道之间在预定约束方向,不发生相对滑动或转动支吊架施工焊接必须执行DL 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 焊接篇)》的有关规定与管道直接焊接的管部零部件,其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