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依托生态优势走特色农业之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09.55KB
约1页
文档ID:47873136
依托生态优势走特色农业之路_第1页
1/1

依托生态优势走特色农业之路万载县依托山区生态优势,着力发展有机农业,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开辟了一条山区特色农业之路早在1999年,万载县就作出了在全县推广有机农业的决定 九年来, 万载县始终做到用现代农业的观念引领有机农业的发展,按照“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科技化”的思路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万载有机食品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创建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 并逐步构建了有机农业政策支撑体系、生态支撑体系、组织支撑体系、产业化支撑体系、监控服务体系、标准化支撑体系、科技支撑体系、 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支撑体系、 农民自我管理的组织支撑体系、 有机农产品风险防范支撑体系 标准化的生产为万载有机农业走向广阔的市场、实现实际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机农业是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方式,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尤其是在山区发展有机农业更无现成经验可循, 能否打开国际国内市场,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关键万载县一方面积极与国际接轨, 对有机产品进行认证,取得市场准入牌目前已有水稻、木姜、小葱等29个品种取得了美国、欧盟、德国、日本的有机食品认证; 另一方面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 着力培育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有机产业发展。

全县已建立起有机食品加工企业6家,产品达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全部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去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全县规模以上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共实现产值2.6963亿元,出口创汇1544万美元,项目区农民人均从中增收超过300元 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 万载县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龙头企业+有机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现有各类有机农业基层协会组织46个,带动农户7650户、34600多人 企业依靠协会与农民签订订单, 仅今年就签订了4万亩有机稻、5000亩有机毛豆、3000亩有机木姜的合同, 企业还为农民每亩垫付180元的生产资料费用, 农民未产先收的现金就达800多万元2007年,全县种植的有机水稻、有机毛豆、有机木姜为农民增收2.0849亿元此外,还种植其他有机经济作物1万多亩, 结合有机种植业,配套养兔、养牛、养羊,发展了养殖业, 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机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夯实了经济基础,而且留住和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

有机农业美好的发展前景不仅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者返乡务农, 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生产技术,懂市场经济,善管理的本土人才, 他们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同时,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县里将“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 定位为融科研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有机农业科研园和观赏园,精心布局向游客开放,从而传播有机理念,展现原生态魅力各乡镇也根据自身有机产品及文化特色,先后举办了全国性的“有机草莓节”、“有机百合文化节” 等活动,将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抱团推广,既推销了有机产品, 又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机种植大户不用出门,就能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种植小户纷纷开起了农家乐, 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有机大餐,“有机”成为了万载县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作者单位:中共万载县委)陈晓平1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