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课 辛亥革命[7]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50KB
约4页
文档ID:456634261
第9课 辛亥革命[7]_第1页
1/4

第9课 辛亥革命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起义(1)经过: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 萍乡 、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刘道一 等在长沙遇害 (2)影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 一 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浙皖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 徐锡麟 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 恩铭 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 秋瑾 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 黄兴 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 镇南关 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1)准备:1910年, 孙中山 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会后,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 香港 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2)经过: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 张鸣岐 吓得爬后墙逃走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历史上也称这次起义为“ 黄花岗起义 ” (3)意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知识点2 武昌起义5.背景(1)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 文学社 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10月初,共进会负责人 孙武 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6.起义主力:倾向革命的 湖北新军  7.经过(1) 1911 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 武汉三镇 取得胜利 (2)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 湖北军政府 ,推举新军将领 黎元洪 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8.意义:1911年是农历 辛亥 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王朝 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 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2.1907年夏,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慷慨就义的革命英雄是 (A)A.徐锡麟 B.刘道一C.秋瑾 D.蔡绍南3.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这一历史场景出现于 (C)A.萍浏醴起义 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知识点2 武昌起义4.“‘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C)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5.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 (B)A.黄兴 B.黎元洪C.张鸣岐 D.徐锡麟课后巩固提升1.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徐锡麟安庆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B)A.孙中山 B.秋瑾 C.黄兴 D.刘道一2.在近代中国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A)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3.“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

武昌起义发生在旧历的 (A)A.辛亥年 B.戊戌年C.辛丑年 D.甲午年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C)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社会习俗的变化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解析】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大解放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摘编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个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1)材料一中的“这个障碍”指的是什么?为扫除“这个障碍”,孙中山筹划和领导了哪些起义?清政府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等2)材料二中的“三种革命”是指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什么?材料中的划线内容是该指导思想中的哪一个方面?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6.(揭阳中考)某件历史事件发生前,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这件历史事件是 (C)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7.(营口中考)“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赞颂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不属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是 (A)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