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中复习资料文言文训练之一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 1、 《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别是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又是什么? 答:二者相同点 都是有关学习的事情 不同点是 : 《孙权劝学》 通过孙权的教导, 吕蒙努力求学,最终成为饱学之士,令人刮目相看而《伤仲永》写的是方仲 永后天不努力学习,虽然聪明,最后却一事无成两者对比,可看出后天学习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勉励我们要努力学习 2、 《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关系?答:前者写吕蒙 “ 当涂掌事 ” 之后,经孙权劝说 “ 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 不使学 ” 而“ 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有与学习有关, 却一正一反, 一是年长好学, 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两文的写法也不同: 前者以对话为主, 言简意丰; 后者叙议结合, 借事说理伤仲永一、解释加点的字伤.仲永 伤:哀伤、叹息世隶.耕隶:属于未尝.识书具尝:曾经父异.焉异:对 ,, 感到诧异并自为.其名为:题上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就:完成邑人奇...之邑人: 同县的人奇:对,, 感到惊奇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固.众人: 固: 本来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乞: 求取且.为众人 : 且: 尚且父利.其然也利:认为 ,, 有利可图卒.之为众人 : 卒: 最终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达到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环谒:四处拜访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泯然..众人矣泯然:消失得为众人而已.耶: 已: 停止受.之天受:承受贤.于才人远矣贤:超过、胜过二、翻译句子。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即书诗四句 , 并自为其名2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有的人还花钱求取仲永题诗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不让他学习.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仲永先天得到的,远远超过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 :“仲永生五年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 ,, 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 “又七年 ,, 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2、 方仲永从天资聪明到“泯然众人矣”,原因是什么?答: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第三段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议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3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哪些启示?(联系实际只谈一个方面即可)家长教育孩子应考虑孩子的长远利益,不能只贪图眼前利益 +例如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例如从社会环境上来看 ,同县的人对方仲永的捧杀也是导致仲永成为普通人的一大原因 . +例如二、理解性默写:交代木兰 代父从军 的句子: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 表现木兰 紧急而有序地准备出征 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表现路远军情紧急 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上度若飞表现战地天寒地冻,条件艰苦恶劣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现木兰 不贪图富贵功名 的句子 :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表现木兰 家人喜迎木兰场景 的句子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重回闺阁, 还我女儿装 的句子: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表现木兰 功高赏多 的句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巧用比喻、赞美木兰 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语言运用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D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B、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 期中复习文言文训练之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卿今当涂...掌事今: 现在当涂: 当道,掌权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推托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好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通“耶”,语气词”吗”但.当涉猎..但:只是涉猎: 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 历史耳:罢了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 ,, 的时候过: 到卿今.者才略..今:现在才略: 才干和谋略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刮目:擦擦眼2.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2)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 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3.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A.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B.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1)孙权:豁达、大度,开明,待人坦诚,平易进人,关爱下属;(2)吕蒙:坦诚,豪爽,机敏精干, 善于学习;(3)鲁肃:忠厚的长者,爱才,惜才5.解释下列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造句:几天不见,你的变化可真大啊,真让人刮目相看6.“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有充满关爱的期望 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对吕蒙惊人长进的吃惊和赞叹的态度。
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题目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命题?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