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平和平解放中的密谈代表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2.35KB
约6页
文档ID:271998934
北平和平解放中的密谈代表_第1页
1/6

          北平和平解放中的密谈代表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解放军造成了“兵临城下”的态势,而爱国民主人士从民族大义出发,响应党的统一战线主张,积极争取傅作义将军作和平之举,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平津战役的序幕是从人民解放军包围张家口开始的为了解张家口之围,守住平绥线,傅作义心急火燎地派他的王牌35军去救援,没想到却中了毛泽东的计策,一下子被围困在新保安被围困的35军怎么也突不出重围,而林彪部队提前入关,很快对平津形成切割包围此时傅作义深感时局危难,希望能与中共取得联系,寻求和谈之路,可左思右想,找不到谈判的路子终于,傅的心腹李腾九通过傅作义的喉舌《平明日报》的记者李炳泉为他创造了条件李炳泉是共产党员,北平地下党曾指令他做争取傅部的工作,因此他随李腾九面见傅作义,坦诚剖析形势,希望傅作义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决断,进行和谈,并表示愿陪同有关人员去解放区,与中共直接面谈问题转到傅作义身上,派谁做自己的代表合适呢?他考虑再三,决定让《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去崔载之是个很开明的人,傅作义选他做《平明日报》社长,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崔载之在北平上层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主办的《平明日报》色彩虽不鲜明,但字里行间也有真话和对现实的抨击。

当然傅作义让崔载之去还有另一层意思第一次只是探探口气,派军方人士去,万一被军统或中统的特务们发现密告蒋介石,后果不堪设想派报社的人去,发现了,无非是记者采访之类,傅作义可以推得干干净净于是,崔载之作为傅作义的代表与李炳泉一道被送出北平城,几经周折,终于与平[来自WwW.lw5U.com]津前线指挥部取得联系,并和林彪派出的代表苏静以及平津前线司令参谋长刘亚楼进行了会谈在谈判过程中,崔载之态度诚恳,积极寻求和平方案,他认为不和平解决,傅作义没有出路当崔载之从北平来电中得知新保安和张家口傅的嫡系部队已全部被歼,便连连发报给傅作义,催促其放下武器,并告之守城无出路而劝其降傅作义军事上连连失利后,极想暂缓战局,提出欲通电全国,停止战斗,维持现状,成立联合政府崔载之知道后立即发报劝傅不要发通电,要考虑对方条件,否则和谈无希望,会产生不良后果在此情况下,傅作义电示崔载之回北平,汇报谈判情况崔载之征得我方同意后赶回北平这次谈判双方虽没有达成协议,但彼此建立了联系,增进了了解特别是崔对我方和平解放北平的诚意有所把握,回城后对傅坚定走和平之路起了很重要的作[来自WwW.L]用第二轮谈判代表——周北峰及民盟张东荪教授傅作义接到毛泽东关于和谈的6点原则后,没有发通电,对中共把他列为战犯的不安情绪也有所好转。

但他仍未表示接受解放军的条件,他希望能再谈具体点谈具体点就要接触实质性问题,因此必须派出高层次的谈判代表,傅作义几经斟酌,选了少将政工处长周北峰,还有民盟在燕京大学教书的张东荪教授周北峰地位不算太高,但他是教授出身,抗战中傅作义与中共的接触多是由他担任,并曾代表傅作义到延安拜见过毛泽东张东荪是燕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又是民盟成员傅作义不久前刚读过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他希望通过多党派来赢得毛泽东对和谈的重视和礼让于是张东荪成了傅作义的意中人选这次谈判,周张二位代表坦诚陈述了傅作义的情况,对如何改编傅部所属部队,使之解放军化,地方如何解放区化,以及文职机关如何改组和人员的安排等提出了具体设想,并就双方关心的一些问题详细交换了意见会谈结束时,双方签署了和谈纪要人民解放军在附记中强调所谈各项务必在1月14日午夜前答复周、张回城后将纪要呈报傅作义,傅看后感到难以接受北平地下党的崔月犁、民主人士刘后同等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傅的女儿傅冬菊)做傅的工作,直到14日下午傅才让周、张电告林彪,要求再派人谈一次,解放军复电“同意”于是傅增派邓宝珊作为全权代表与周北峰一同再次出城谈判邓宝珊是北平“剿总”副司令,以前曾去过延安,见过毛泽东,有个女儿还在延安学习过。

傅作义知道毛泽东对邓宝珊印象不错,果然,解放军听说邓宝珊要来谈判,马上转达了毛泽东对邓的问候遗憾的是,傅作义此时还寄希望于天津陈长捷能固守,就连邓宝珊也认为人民解放军打天津不容易拿下来因此在谈判过程中,邓比较傲慢直到人民解放军在谈判期间只用29个小时攻克了天津(陈长捷曾扬言固守三个月没问题),邓才认清大势,在北平国民党军开出城外到指定地点改编,华北“剿总”和部队团以上军官的安排原则,以及北平国民党军政机构的接收办法等方面与人民解放军达成了基本协议,但是双方都明白,这个协议傅作义不点头,还是一张废纸北平名流劝和.何思濂带伤出城……邓宝珊带着协议回到北平这时攻克天津后的人民解放军士气更加高涨,对北平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尽管邓宝珊事先已通过电台将协议条款电告傅作义,傅也原则同意准备签字,可他还犹疑,还想听听北平各界的意见傅作义发出请柬,邀请著名画家徐悲鸿、美学家朱光潜、考古学家马衡、历史学家杨人椒,还有周炳琳、黄觉非、许德珩等20多位专家学者于中南海勤政殿,虚心征求他们关于和平的意见与会代表摸不清傅的真正用意,何况他们还不知傅已与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和谈,因此谁也不敢贸然发言,可是保护我国优秀古代文化免遭破坏的历史责任感使徐悲鸿率先站出来慷慨陈言,他说北平是座闻名于世界的文化古城,在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也属罕见。

因此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顺应民意,以使北平免于炮火的摧残杨人椒教授则直言:如果傅将军能让北平免于炮火,我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将来在书写历史时,一定要为傅将军大书一笔接着著名生物学家胡先骗、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都争先恐后发言,希望傅作义以北平人民的安全和保护古都文化胜迹为重,尽量争取北平早日和平,到会者没有一个赞成抵抗这次北平名流的集体进谏,使傅作义受到很大震动,他深切感受到人民渴望和平解放北平的强烈呼声接下来的一件事,更坚定了傅作义走和平之路的决心前北平市长何思源由于同情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被蒋介石下令撤职而当北平成为一座被围的孤城时,何思源却从南京赶回北平,并通过他的影响力发起和平运动他通过报纸、广播、市参议会广泛宣传和平主张,结果受到北平市民的热烈赞扬接着他又在1月7日的华北七省市参议会上以北平荣誉市民的身份,呼吁和平解放北平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响应,并被推选为和平代表团团长可是就在准备出城与解放军联络的当天夜里,却被蒋介石指使的特务炸伤(其一女儿被炸死)但何思源仅去医院住了一天,第二天就带伤率和平代表团出城与解放军接洽人民代表出城与解放军公开接洽的消息披露后,受到北平各阶层、各民众团体的热烈响应。

代表团自西直门回城,守城官兵和围观群众得知和平有望时,士兵、群众齐声高呼:“北平和平解放万岁!”终于,傅作义肩担历史责任,顺应民心在和平协定上签了字1月31日,被毛泽东表扬过的不吃群众苹果的41军,与傅作义的20万守城部队顺利交接了防务,于是古城北平未放一枪宣告和平解放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