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张载名言名句(共9页)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73KB
约9页
文档ID:260984973
张载名言名句(共9页)_第1页
1/9

张载名言名句  张载名言名句  1、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行?  2、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为太柔太弱  3、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习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4、“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5、为学大益在自能改变气质  6、人假设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7、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尊敬  8、清那么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那么碍,碍那么形  9、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10、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11、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那么思不起  12、论学那么必期于圣人,语治那么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1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4、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15、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那么须疑  16、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可也所知多那么不自强满学然后知缺乏;有假设无,实假设虚,此颜于之所以进也  17、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  18、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那么实作那么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行疑不曾学,学那么须疑,守旧无功。

  19、凡人为上那么易,为下那么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  20、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  21、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那么气质全好  22、百姓足,君孰与缺乏!百姓缺乏,君孰与足!  23、且立志不行大小,志小那么易足,易足那么无由进,人假设志趣不达,心不在焉  24、无不知那么无知,有不知那么有知  25、天资美缺乏为功,惟矫恶为善  2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27、心既虚那么公允,公允那么是非较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  28、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29、为学大益,在自能改变气质  30、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以坏人之材为之忧,那么不敢堕,四益也  31、人多言安于贫贱,其实只是计穷力屈,才短不能营画耳,假设稍动得,恐未肯安之  32、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33、以爱己之心爱人,那么尽仁  34、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35、假设心但能弘大,不谨敬那么不立;假设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那么入于隘,须宽而敬  36、人谓已有知,由耳目受也  37、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38、道要平旷中求其是,虚中求出实,而又博之以文,那么弥坚转诚  39、此天地之仁也仁人那么须索做,始那么须勉勉,终那么复自然  40、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改变之客形尔  41、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也,己身那么死,此那么常在  42、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一言而乃尽尔  43、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  44、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缺乏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那么却是义理,总之那么却是天  45、以爱己之心爱人那么尽仁  46、礼即天地之德也,如颜子者,方勉勉于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  47、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48、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49、有急求义理复不得,于闲暇有时得益意乐那么易见,急而不乐那么失之矣  50、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那么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假设安坐,那么何尝有疑?  51、天资美缺乏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52、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那么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  53、心苟不忘,那么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假设忘之,那么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54、义理有疑那么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那么还塞之矣?更须和挚友之助  55、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56、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那么有立!有立那么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那么安可望有成!  57、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58、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那么事无不治者  59、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  60、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同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  61、天资美缺乏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内功  62、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那么从吾所好  63、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那么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尊敬  64、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65、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66、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者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

  67、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心?所以欲其尽也  68、人虽有功,不及于学,心亦不宜忘  69、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而无盗,臂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  70、古乐不行见,盖为今人求古乐太深,始以古乐为不行知  71、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73、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行轻议,假设蓦然语变,那么知操术已不正  73、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那么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7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5、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76、百货亦有全不售时,官那么出钱以留之,亦有不行买时,官那么出而卖之,官亦不失取利,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应其所急  77、学者所志至大,犹恐所得浅,况可便志其小,()苟志其小,志在行一节而已,假设欲行信亦未必能信  78、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79、人能不疑,便是德进,盖已于大本处不惑,虽未加工,思虑必常在此,积久自觉渐变  80、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  81、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  82、有志于学者,更不管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行夺志也,惟患者不能坚勇。

  83、诚意而不以礼那么无征,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84、形而后而有气质之性,善反之,那么天地之性存焉  85、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  86、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俪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岭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87、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独创,此合内外之道也  88、寻春何需东郊外,春在千家万户中  89、居仁由义,自然心和体正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弊也  90、学者学所以为人  91、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92、此非可以机灵思虑,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学于文,以求义理  93、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那么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94、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95、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96、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