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KB
约6页
文档ID:527304513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_第1页
1/6

无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名词解释4道;简答题2首,可能为,比较调查研究与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应用领域较广,操作程序严格规范,对事物的分析精确性高,对信息的收集迅速及时,兼顾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可以通过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其资料是被访者的自我报告,对行为的测量被动、简洁,难以了解社会现实中人们的真实行为过程,对思想难以深入探讨实地研究: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适合于研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效度高,灵活性和弹性大,但概括性差,信度低,耗时长,对研究对象会产生影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异同;定量研究设计的一般特点:其基础是实证,在设计时着重解决对变量的控制,正确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定性研究的基本特点:1、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基于被研究者的看法之上2、整体主义3、重视研究事件的发生、变化的过程4、重视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建立理论5、研究方法采取开放的策略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研究范式;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理性主义研究范式 ①关于现实:理性主义者认为,存在这一个单一的、有形的、可分割成独立变量和过程的现实,其中任何一个变量和过程都能独立的予以研究;自然主义者则认为,存在着一些多元的、无形的并只能从整体上加以研究的现实,这些现实作为一个整体式不可分割的,都有其特性并且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研究也只能是分散的 ②关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理性主义者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要在自己和研究对象之间保持一段分离的距离,即做到相互独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的客观性;自然主义者则认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非但不妨碍研究,反而是研究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如果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不能实现互动,研究反而不能进行 ③关于真理陈述的特征:理性主义者认为,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出或形成一种超越背景的普遍性规律,注重对研究对象相似性的概括,因此研究的结论能够推论到样本以外的范围中去;自然主义者认为研究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受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的独特假设或知识,注重对研究对象差异性的描述,因此结论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论到样本以外的范围中去。

④行动和归因于解释:理想主义研究范式认为,每个行动都能被解释为一个具体原因或几个原因的结果,原因在时间上限于结果,研究者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明确地用函数关系或概率形式去确立这种因果关系;自然主义研究范式认为,可以把行动解释为多种因素、事件和过程的相互影响,行动可以理解为是从形成它的种种因素不断相互影响中出现的,而形成它的所有因素又是这一行动的一部分,它们难以与行动区别开来,因此,形成与被形成又是同时发生的 ⑤价值与研究的关系:理性主义研究范式主张,研究不应受价值标准约束,并且使用了一套客观的方法使这一点得到了保证;自然主义研究范式主张,任何研究总是受价值标准制约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性: 1.定性研究的特性是: ①定性研究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源泉,而且研究者将自身作为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研究者关心行为发生时的情境,认为只有在发生行为的情境中观察行为,才能更好的理解行为因此,他们通常会深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而且得到的结论也是独特的、受背景制约的 ②定性研究是描述性的定性研究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实物分析等,资料的表达通常采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研究中的描述主要依据是交谈记录的副本、现场笔记、照片、录像带等。

③定性研究关心的是过程,而不只是关心结果和产品定性研究表现出对过程的敏感性 ④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定性研究并不从一开始拟定详细的、可操作的研究计划,也不从一开始就提出研究假设,而是随着研究的进展与事实收集的增多不断调整研究计划、逐步提出研究假设定性研究形成理论的方式是自下而上式或是归纳式的,研究者将抽象概括或理论假设建立在已经收集到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来解释资料⑤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密切接触、互相影响,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往互动,通过移情作用来获取资料信息 2.定量研究的特性是: ①定量研究者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以便把研究目标以外的种种影响排斥在研究之外 ②定量研究主要应用量化的方法定量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是“非人的手段”(如量表、问卷或实验),资料是可测量、可统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概括性的、普适性的、不受背景约束的 ③定量研究只关注事前与事后的测量 ④定量研究主要运用演绎法,自上而下的形成理论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在研究开始就具有明确的问题和研究假设,研究计划是结构性的、预先设计好的、阶段明确的计划 ⑤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独立,彼此分离。

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研究设计上的不同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研究设计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①研究环境: 定性研究主要是在自然地环境下进行;定量研究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②研究工具和方法: 定性研究主要是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或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获得描述性的资料;而定量研究则是用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③研究计划: 定性研究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假设,研究计划是根据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的;定量研究在研究开始时就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问题,研究计划是结构性的 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述和理解①从认识论角度看,二者基于不同的范式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接近于科学范式;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力图对社会生活的自然场景加以整体的理解和解释②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价值中立,常常是对已有理论的检验;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

其逻辑方式本质上是归纳的过程,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的命题和阐释框架③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量研究则用于理论检验;定性研究通常用于理论的建构④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侧重对社会事物的精确测量和计算,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常使用调查、试验、文献研究,获得数量化的资料便于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变量的因果关联;定性研究侧重对行为主体的意义以及行为过程的描述和阐释,强调行为背景因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强调研究程序、方式、手段的灵活性和特殊性,常使用实地研究,获得具体的实例资料⑤总的来说,定量研究在结果上具有概括性和精确性,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定性研究可以获得深入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细致的资料,但难以推及整体的社会运行状况这是研究过程的两种途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以上选自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问卷的基本结构有哪些;(1) 封面:由四项组成:问卷编号(封面右上角),问卷名称(突出位置),调查单位(封面偏下),设计时间(在调查单位下面);(2) 致被调查者信:包括研究者的身份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对被调查者的期望以及研究者的保密承诺等内容;(3) 填答指南:一般有三种类型:总体性的填答指南,问卷各部分的的填答指南,个别问题的填答指南;个别问题填写指南主要是针对可能使被调查者发生混淆的问题,简要解释该问题中一些关键概念,提供计量单位,可以选择的答案数量,答案排序要求,开放题的填写要求以及跳答指示等。

4) 问题和答案(选项):这是问卷的主体部分;问题分为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半开放式问题;(5) 编码位:(6) 访问记录,结束语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以及做调查报告的步骤; 调查报告,也叫调查研究报告或考察报告,是对客观事物或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的结果整理和表述出来的书面报告它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也是报刊上常用的一种新闻文体,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笔者就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谈一浅见一、深入调查,充分占有材料 写调查报告,最根本的是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怎样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呢? 首先应该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事先要根据典型性的原则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详细拟好调查提纲,确定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手段要多样化,常用的调查方法、方式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追踪调查、开调查会、现场采访、个别访问、问卷调查等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深入实际进行周密的调查,对调查对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给予密切关注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我们应该充分占有哪些材料呢? 1. 要占有现实的和历史的材料;2. 要占有“点”和“面”的材料;3. 要占有正面的和反面的材料;4. 要占有典型的和一般的材料;5. 要占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材料。

只有材料充分、全面,才有助于调查者正确地分析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才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二、分析材料,正确提炼主题一篇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其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提炼出深刻的、有价值的观点,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的结论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应做到: 1.要去伪存真这就是要舍弃事物中那些虚妄的、惑人的假象,只留下那些能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真实材料这就是常用来告诫人们的“不要听风就是雨” 2. 要去粗取精这就是要摒弃事物那些粗糙的成份,只选取那些能反映事物内部规律的精要材料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3. 要由此及彼这就是把已选好的材料连贯起来思索,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连贯”的方法,就是从“纵”、“横”两个方面入手纵”指的历史发展过程,即事物的前后联系,通过纵的联系研究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横”指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横的联系,在比较中探寻出事物的内部规律 4. 要由表及里就是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抓住主流,确定主题思想通过分析事物的主流入手,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三、主次明确,恰当选用材料调查报告写作,要求观点和材料应有机地统一,就是指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支撑观点、为观点服务。

选用材料要做到繁简适度,详略相宜即重要的、具体的、新的和人所难知的材料宜详;次要的、概括的、旧的和人所周知的材料要略 1. 要善于用事实说明观点要求所写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把一个重要事件的全貌叙述出来,并鲜明地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如毛泽东同志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文中列举了l4 件大事用来阐明农民运动“好得很”,极具说服力和战斗力 2. 要善于从比较中说明观点如好典型同差典型对比;正面材料同反面材料对比;历史材料同现实材料对比;“点”上的材料同“面”上的材料对比如《关于新台村的社会调查报告》在写家长对子女的书报投入时“只有35 %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