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宗教工作调查报告(2022)与培训班领导讲话(共2022) 关于宗教工作的调查报告(5 篇)与培训班领导讲话(共 5 篇) 关于宗教工作的调查报告(5 篇) (篇一) 近年来,农村宗教热不断升温,信教人数逐年增多,农村宗教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稳妥有效地做好农村宗教工作,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已成为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课题近期,我们对**县宗教现状和活动状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现阶段农村宗教和信教群众的基本状况 **县共有 11 个乡镇,215 个行政村,40 万人口现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3 种宗教,教徒约 9300 人有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 3 个宗教团体有宗教活动场所 49 处,教职人员 13 人其中:基督教教徒约 1**人,活动场所 33 处,教职人员 3 人;佛教教徒约 1800 人,活动场所 12 处,教职人员 6人;伊斯兰教教徒约 180 人,活动场所 4 处,教职人员 4 人 信教群众以文化程度较底的中老年人和妇女为主,其中中老年人占调查总数的 83.4%, 60 岁以上的占 34.3%,女信徒占 7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含初中)占调查总数的 77.2%,文盲半文盲的占 40.6%;群众信教缘由比较困难,祈求生活富有、今世华蜜、亲人平安占调查总数的 61.4%,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打击,转而祈求神的庇护和精神寄予的占 20.3%,受其家庭成员影响信教的占 10.4%,对社会上某些腐败丑恶现象不满,对利益安排不公导致心理失衡而信教的占2.1%,其它的状况占 5.8%。
二、在加强农村宗教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网络,县对乡、乡对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形成了各级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强了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扬在党校开设了宗教政策课,实行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党政领导干部、宗教干部进行了培训,组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参与市里组织的培训班,增加了他们依法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自觉性二是健全了宗教活动场所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要求,对全县 49 个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健全了《财务公开制度》、《抵挡渗透制度》、《平安消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装框上墙,全面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三是提高了各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抵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实力特地下发了《抵挡境 外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教化提纲》,组织宗教团体负责人、村管小组成员和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进行仔细学习,增加他们自觉抵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意识四是激发了信教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针对多数信教群众家庭比较贫困的实际,利用宗教活动日,邀请农业、畜牧、科技专家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制作分发科技资料,普及科技学问;激励引导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主动参加清理环境垃圾、修整村间道路、帮助贫困户、参加当地经济建设等政府号召而又适合宗教界参加的有益活动,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扬典型,激励先进,树立正气,提高了信教群众参加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五是保持了宗教领域长期和谐稳定县、乡、村宗教工作小组仔细履行职责,定期召开会议,探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逢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婚、丧、嫁、娶等大事,县、乡领导都要亲自登门表示关切,拉近感情,增进友情,坚持每月自下而上对民族宗教领域的担心定因素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于下月5 日前将排查状况逐级上报,没有问题的实行零报告,保证民族宗教领域的隐患能刚好发觉,妥当处理 三、农村宗教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农村的宗教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干部中仍存在有错误相识由于宗教依法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宣扬教化不够有力,农村基层干部和农夫群众的思想相识还远未到位一些基层干部看不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困难性,认为念经、烧香、拜佛,没什么危害,甚至认 为信教群众觉悟高于一般群众;有的认为宗教团体负责人、教职人员号召力强,信教群众便于管理,工作简单开展;有的受封建思想影响,胆怯 惹祸上身,宁可信其有,不行信其无,对宗教问题实行回避看法二是信教人数增长过快,非法宗教活动增多信教群众在农夫中所占比例已从 90 年头的 2.3%增长到现在的 3%左右,而且现在仍以每年 10%的速度递增,一些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将敛财目光瞄准信教群众,有的冒充僧道进村入户乱做佛事道场,有的自称仙姑、神仙,以帮人看病、看风水为名骗人钱财,诱惑群众上当受骗。
三是宗教活动场所内部管理存在问题较多部分宗教活动场所日常工作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争夺领导权、经济权、财物管理权的事务逐年增多,宗教内部的利益之争甚至演化成宗教外部冲突的源头四是宗教团体自治实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教职人员与宗教活动场所的比例为 26%,基督教仅占 9%,教职人员少,且大多素养不高,部分信教群众传看非法宗教光盘、非法宗教书籍,并出现有思想上迷信,现实中利用,交往中依仗宗教的苗头五是宗教管理机构薄弱县民族宗教局在人员少,经费缺,无交通工具的状况下,除了日常工作,很难刚好发觉制止滥建乱建宗教活动场所、非法传看宗教宣扬品、非法聚会等违反宗教政策的活动乡镇一级也没有专职管理宗教工作的人员,在乡镇财政惊慌的状况下,乡镇政府更是没有自觉性去加强宗教工作 四、农村宗教工作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农村宗教工作存在问题的缘由非常困难,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一是基层宗教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须要宗教工作涉及的群众面广,问题繁多,且还有那么几分神奇感,导致部分乡村干部对宗教管理工作望而生畏,既不愿管,也不敢管,更是不会管加上乡镇一级无宗教管理专职队伍,往往是一两个兼职人员应付日常工作。
因此,在少数信徒看来,党和政府对待宗教管理工作一阵紧、一阵松,只要专项整治活动已过就没关系了二是针对乡村干部进行的培训不够,有的即使开展了培训,方法也过于简洁,针对性、适用性不强导致部分乡村干部对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相识不清,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重要性相识不深,对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主动性不高三是农村仍存在有适合宗教发展的土壤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多数青壮年男子纷纷出去打工,留守家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宗教为他们供应了精神寄予和心理劝慰,缓解了他们的精神空虚问题四是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整体素养不高,文化程度低、年龄老化,青黄不接,既影响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也影响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关于加强农村宗教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对宗教工作重要性的相识要通过定期召开培训会、宗教形势座谈会、通报会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对宗教政策法律的学习,对宗教面临形势任务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困难性的相识,引导农村各级干部特 别是分管宗教工作的干部以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合法的手段对待宗教 二要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以宗教团体换届为契机,仔细进行考察,广泛征求看法,将爱国遵守法律、遵守教规教义、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年轻教职人员充溢到代表人士队伍中来,要物色、选聘一些较高素养的教职人员去场所任职,解决场所负责人青黄不接的难题,要以爱国爱教爱家乡教化为主线,以国情时事教化、法制教化和办教方向教化为主要内容,仔细抓好中青年教职人员的教化培训工作,要加强与教职人员的联络沟通,常常沟通思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与他们交挚友。
三要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法制教化要以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为契机,通过下发《条例》读本以及广播、横幅、标语等宣扬工具广泛宣扬,要针对一些信教群众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与宗教的教义、教规相混淆的状况,刚好阐明两者的本质和内涵区分,教化群众不要被别有专心的人所利用,增加识别和抵挡非法宗教活动的实力,自觉接受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四要加强农村文明建设力度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夫群众崇尚科学、追求新学问要帮助信教群众中的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的暖和,新农村的优越要通过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引导群众学文化、学科学、学政治、学法律,不断提高群众的整体素养 五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干部应本着爱护合法,制止非法,抵挡渗透,打击犯罪的工作原则,加强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和宗教人员的监督管理,保证全部涉及宗教的人和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要帮助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建设,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责任要依据有关规定,合理划分区域,强化检查督促,压缩非法活动空间,遏制非法活动扩散,坚决打击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篇二) 5 月 17 日至 18 日,市政协副主席**带领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部分委员,赴清流县、大田县考察爱国宗教团体建设状况。
考察组深化爱国宗教团体场所实地了解状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状况介绍现将考察状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我市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四种宗教,现有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591 处,其中佛教寺庙 350 座,道教宫观 104 座,天主教堂点 10 座(处),基督教堂点 127 座(处)全市共有各级爱国宗教团体 51 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 5 个,即市佛教协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市基督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道教协会爱国宗教团体的设立,从法律法规上界定了各级宗教团体开展活动的合法性 爱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我市各级爱国宗教团体自成立以来,在党委统战部和政府民族 和宗教事务局的指导下,在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主要有: 一是仔细抓好教职人员培训近年来,全市各县(市、区)宗教团体共选送重点宗教场所负责人以及中青年教职人员3500多人次参与省市宗教团体举办的各种培训,大大提高了爱国宗教团体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 二是帮助抓好宗教场所制度建设近年来,爱国宗教团体督促、帮助各所属宗教活动场所按《条例》规定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各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提高宗教团体凝合力供应了有力保证。
三是搞好宗教内部关系和顺和谐各爱国宗教团体能够真心诚意与宗教界人士交挚友,协调处理宗教内部冲突纠纷,促进宗教界内部关系和顺、和谐 四是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慈善济世是各宗教一脉相通的宗教情怀,各爱国宗教团体仔细组织开展了扶贫济困、修路铺桥、捐资助学、义诊施药、赈灾救灾等慈善活动近 5 年来,全市宗教界捐助慈善事业的资金达 600 多万元 五是在闽台沟通中发挥作用我市爱国宗教团体胜利申办了第四届海峡论坛•三明市首届慈航文化研讨会等明台宗教文化沟通活动,为促进两岸沟通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泰宁县、建宁县佛教协会还成立了慈航文化探讨会,与台湾佛教界加强沟通沟通 六是注意文物爱护和生态建设我市各宗教场所列为各级文物爱护单位的有 34 处,各爱国宗教团体督促和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做好列为文物爱护单位的爱护、管理工作佛教协会、道教协会还充分利用天下名山僧占多的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寺庙为抓手,栽花种草、美化环境、植树造林、爱护自然,为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存在问题 (一)各县(市、区)爱国宗教团体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县该设立协会的尚未设立;有些县虽已设立,但形同虚设,职能弱化,没有凝合力,未能发挥作用。
(二)经费普遍不足,工作条件较差我市各级爱国宗教团体大多没有独立的宗教场所,协会与道场分别经费主要来自会员会费和场所捐助,以及不确定的少量财政拨款补助宗教团体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