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56例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观察吗啡受体拮抗剂 纳洛酮应用于新生儿窒息时的效果方 法:对56例窒息新生儿均给予纳洛酮0・1 mg/kg加5%葡萄糖溶液5 ml静脉推注, 效果不佳者,继续给纳洛酮0.2 mg~0.4 mg加5%葡萄糖溶液20 ml-40 ml持续 静脉滴注对心率<80次/min者立即给予1 : 10 000肾上腺素0・1 ml/kg〜0.3 ml/kg静脉推注,5 min可以重复应用并给予改善微循环、抗生素、纠正酸中 毒、支持等治疗结果:应用纳洛酮2 min 39例正常;5 min 10例正常;10 min 2例正常;15 min 3例正常;2例于20 min〜25 min逐渐趋于正常结论:纳 洛酮通过竞争性地阻滞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阻断了内源性阿片样物 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阻止脑损 伤的进一步发展,缩短新生儿窒息抢救吋间,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 症的发生率关键词】 纳洛酮;新生儿,窒息;B内啡吠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导致低氧血症和酸中 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提 高新生儿生存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我院2002年至2005年应舟纳洛酮治疗新 生儿窒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按Apgar评分进行评定,生后1 min评分:0分~3分为重度窒息,4分~7分为轻度 窒息,8分〜10分为无窒息本组56例‘重度窒息42例‘轻度窒息14例男34例,女22例其中足月儿37例,早产儿16例,过期产儿3例出生体重2.5 kg〜4.0 kg 44例,1.5 kg〜2.5 kg 12例其母妊高征14例,产前B超探查羊 水少4例,脐绕颈9例,产钳助产5例,全臂位4例,面先露3例,胎盘老化3 例,剖宫产26例羊水均为胎粪污染1.2方法 患儿娩出后立即给予清理呼吸道,对无自主呼吸者实施口对口 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对于心率瑟0次/min者立即给予1 : 10 000肾上腺素 0.1 ml/kg〜0.3 ml/kg静脉推注效果不明显者,5 min可以重复应舟对本组 56例Apgar评分<8分的患儿均给予纳络酮0.1 mg/kg加5%超萄糖溶液5 ml静 脉推注,同时给予吸氧、保暖等处理,对处理后仍有抽泣样呼吸及呼吸暂停者, 继续给纳洛酮0.2 mg〜0.4 mg加5%葡萄糖溶液20 ml〜40 ml中持续静脉滴注5 并给予改善微循环、抗生素、纠正酸中毒、支持等治疗。
1.3疗效判定 以皮肤红润,恢复自主呼吸、心率>100次/min,四肢屈曲, 弹足底有反应或哭为正常进行判定2结果应用纳洛酮后2 min 39例正常;5 min 10例正常;10 min 2例正常;15 min 3例正常;2例于20 min〜25 min逐渐趋于正常3讨论新生儿窒息是由于胎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生后缺氧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组织、器官因低氧血症而引起的一系列损害,特别是脑组织的损害,是造成 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分娩过程使新生儿处于应激状态〔2〕,下丘脑 释放因子促使脑垂体前叶大量释放B内啡吠(B Ep)也有人认为缺氧直接 作用于延髓的吸气神经元,或间接作用于桥脑区等神经中枢,而引起B Ep释 放〔3〕/3 Ep与阿片受体特异地结合后,表现出很强的吗啡样活性〔4〕 并通过降低脑干神经细胞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而起抑制呼吸的作用;B Ep可 降低心血管交感神经张力,导致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加重脑损 伤的形成和发展纳洛酮是合成氧吗啡酮N丙烯基衍生物〔5〕,又称丙烯吗 啡酮,化学结构和吗啡很相似,它与3类吗啡受体均能特异拮抗,为纯吗啡受体 拮抗剂,纳洛酮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快(为吗啡的12倍)。
而且与阿片受体的 亲和力大于吗啡,能竞争性地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勻受体的结合,有效的阻断 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有硏究认为,纳洛酮可阻断阿片肽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6〕使呼吸、 心率、血压趋于平稳缩短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间,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 从而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値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金汉珍,黄德氓,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0 : 337 343.〔2〕祝文兵,李望云,田静•纳洛酮的儿科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05,16(5):389 391.〔3〕王颖,刘宝琴,郭在晨,等.纳洛酮对窒息新生儿血浆/3内啡肽及血 管活性肠肽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6):354 356.〔4〕钱培徳,张少丹.纳洛酮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 杂志,2001,16(3):183 184.〔5〕王德炳,张树基,李万镇•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6 : 726 731.〔6〕 Laungani SG, Darbara B, Cintzler A.Phd Apgarscoresandcerebrospinal fluid /3 endorphin 1 ike immunoreact ivi ty the first day of life〔J〕.Am J Di seachi Id,1985 ‘ 33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