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_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71MB
约63页
文档ID:56844416
第3章_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_第1页
1/63

三,,第三章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 第二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贾谊生平少年有为 破格提拔 权贵毁谤 被贬长沙居安思危 切中时弊忧郁而死 其功不灭,一、论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者政之本也,有教,然后政治也 二、论胎教(一)婚配对象的选择 “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 “孝悌世世有行义者” 先辈的遗传与品德可以对子女产生直接影响二)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 一方面指母体本身的环境一方面指母体周围的外界环境,三、论早期教育 (一)早谕教 1、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1)“天下之命,县(悬)于太子” “太子正而天下定矣对太子的教育,实乃治乱之机要 (2)早期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决定着他日后的成长道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君子慎始 “殷、周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2、对早期教育方法的论述 (1)对太子尽早实施教育“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心末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2)对太子实施胎教,要设蒌室,安排专人监护孕妇的饮食、视、听、言、动等,使其合乎礼的规定,(二)选左右 (1)设师、保、傅官,建保博教育制度 使太子自幼闻正言、见正事、行正道。

(2)慎择师、保、傅官,以“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术者”充任“三公”“三少”四、论品德修养1、明确“品善之体” 2、积小成大,防微杜渐“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3、重视环境的影响,五、论教学方法“人主太浅则知暗,太博则业厌, 二者异失同败,其伤必至故师傅之道,既美其施,又慎其齐;适疾徐,任多少;造而勿趣,稽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故力不劳而身大盛,此圣人之化也六、重儒术 什么是儒术或儒家思想?其核心和内涵是什么?请问儒家、道家和法家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如果你是统治阶层,你倾向于选择哪一种理论来治国?为何?,贾谊重儒术,要求按儒家的思想及理想人格来塑造太子 1、文化方面主张注重《春秋》《礼》《诗》《乐》等儒家经典的传授2、治国方面提倡效法古圣先王之道,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3、道德教育方面倡导的忠、信、义、礼、孝、仁等道德观念 4、身体保健方面教养结合,总结: 1)继承了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思想 2)强调将儿童心智发展的水平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应尽早增强儿童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 4)早期教育的成功与否还决定于教育者是否能够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恰当地转换教育方法,第二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颜之推生平历官南梁{502-557}、北齐{550-577}、北周{557-581}、隋{581-618}四朝。

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根据自己几十年为官、求学、处世的经历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一、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颜之推强调中庸之人必须受教育,因为不受教育就会无知识,陷于“不知”的愚昧状态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教育培养的既不是难以应世经务的清谈家,也不是空疏无用的章句博士,而是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二、论教育内容颜之推提倡“实学”的教育内容他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 所谓“德”,即恢复儒家的传统道德教育,加强孝悌仁义的教育所谓“艺”,即恢复儒家的经学教育并兼及“百家之书”,以及社会实际生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艺三、论学习态度和方法1.虚心务实 2.博习广见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3.勤勉惜时 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少年也不可“失机”,晚年如果“失之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4.相互切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四、论家庭教育1.提倡尽早施教 (1)提倡及早施教是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原因有二:1)幼年,心理纯净,精神专一,效果好2)幼年可塑性大,(2)对古时圣王实施胎教的做法深为赞赏 (3)对于没有实施胎教条件的大多数家庭,他指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也即教育可从婴儿会看大人脸色的时候开始2.提倡严格教育、威严而有慈 (1)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爱护的职责,更有教育的义务 “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 (2)体罚教育孩子是必要的“当以疾病为渝,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3、要求均爱勿偏所谓均爱,是指父仍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结予相当的慈爱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4.注重环境习染风化,是指“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对年幼者的模范作用 (1)父母应做好榜样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 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2)慎择友,注意周围环境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与善人居”、 “慎交游”、 “交益友”5、主张博习致用 (1)博习“夫学者,贵能博闻也 首先,应学习儒家的五经 其次,学习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 “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学习文章的好处,(2)致用1)知识不但需要广博,还要能灵活应用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2)要把学习当作自己修身的途径 他批评玄学清谈家和死守章句的腐儒 “诵短章,构小策,却完全脱离实际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3)在家庭中要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6.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7.注重道德教育 首先是“厚重” 必须养成忠君、孝顺、谦恭、礼让这些“厚重”的道德品质 其次,他主张“少欲知足” 其三,“无多言”、“无多事”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南宋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人们曾赞美他:“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理在先,气在后”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出生地,,“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一、论幼儿教育的地位“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 “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二、论胎教朱熹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胎儿时期开始他吸收了先秦以来的胎教思想三、论幼儿教育内容 1、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流是孝悌诚敬之实,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以及诗书礼乐射御的初步知识 2、专门编了一本《童蒙须知》,以作为幼儿的守则《童蒙须知》内分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五部分,对幼儿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行为规范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在“衣服冠履第一”中要求幼儿必须将冠巾、衣服、鞋袜收拾好、爱护好,并对穿衣、脱衣、洗脸、劳动时如何保护衣服鞋帽做了规定在“语言步趋第二”中要求幼儿应低声下气,语言安详和缓,不能高声喧哄,浮言嬉笑在“读书写字第四”中规定幼儿读书必须整顿几案,以便整洁,身体要坐正地看书,看时应安详缓慢、仔细分明地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能少一字、错一字、颠倒一字,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对保护书本、写作的姿势和方法等都做了介绍3、朱熹把古代贤人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 分为内外两篇: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以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心术、感化、衣服、饮食为目四、幼儿教育原则与方法 (一)严格要求 教小儿,首先要使其安详恭敬,严格履行各种道德规范如果不严格要求,男女自幼便骄傲懒惰坏了,等到长大,就更加凶狠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从小就没有按为人子弟的规矩行事二)慎择师友 “习与正则正,习与邪则邪 首先,要慎择乳母乳母之教,所系尤切” 二是慎择幼儿的朋友 “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 ,导人为恶者,损友也益友”应近之,“损友”则应远之。

三是为幼儿慎择老师 “夫太子,天下之本,其辅翼之不可不谨至于皇孙,由于其“德性未定”、“闻见未广”,则“保养之具,尤不可不严 太子、皇孙左右的官僚之选,不仅罕有称其职者,而且多有“邪佞、儇薄、阘冗、庸妄之辈”厕身其间如此疏略“辅养之具”的择取,“是犹家有明月之珠、夜光之壁,而委之衢路之侧,盗贼之冲也,岂不危哉!” 盛赞贾谊在《保傅传》中所说的话:“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左右正则太子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朱熹认为这是天下的至理明言“万世不可易之定论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把“铭”、“箴” 之类的道德训诫、短语制成条幅悬挂在幼儿书斋中,或雕刻在书斋的门户、盘盂等日用器具上,以便经常接触,时时牢记在心四)寓教于乐“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童雅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入之言为主 主张给幼儿讲一些通俗的但又具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价值的故事黄香扇枕温衾、陆绩怀橘 、子路负米,,(五)正面教育朱熹认为对幼儿教育要“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也就是说,坚持正面教育,以明义理而达心悦诚服之效,不能一味压制和禁止六)学眼前事朱熹指出:“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具体言之,它包括“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和“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样一些内容。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服,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一室不能扫,何以扫天下?小节不拘,大德怎成?,,(七)适时启发“此正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了这些小雨,生意岂可御也五、幼儿学习与修养方法 (一)立志幼学之上,先要分别人员的高下:要知道什么是圣贤所为之事,什么是下愚的恶人所为之事,要向善背恶,“此幼学所当先也”我为孩提,岂敢学颜孟哉?”言语不忠信,是下等人;行为不笃敬,也是下等人;有过错而不知悔悟,也是下等人;悔悟而不知改,也是下等人听下等的语言,做下等的事情,就像坐在房舍之中,四面都是墙壁,“虽欲开明,不可得矣”二)勤下功夫 朱熹说:即使有聪明的天资,也必须如同天资迟钝的人一样下功夫学习如果本来迟钝,却想耍小聪明,不用功学习,是不可能有所得的三)严守规矩以义理博其心,以规矩约其外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四)细心认真读书,要身体坐正,仔细分明地阅读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如果心不在此,则眼睛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是随便诵读,绝不可能记住,即使暂时记住也不能持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