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私家园林的文化之美外国语学院 俄语(2)班20113817甘露浅析私家园林的文化之美综合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点,将其分为以下艸类: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寺院园林、自然郊区园林本文主要就私家园林蕴含的文 化之美进行分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阶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 饱读诗书,文化修养很高一方面,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积极入 世,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在“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压力环境中,他们的诸多理想受到现实环境的压制,很难实现,与 此同时,在官场中难以保持自身的高洁这样,在黄老思想的影响下, 很多士人便以隐居山林不出仕为官这种比较消极的方式保持自己的 人格理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 活一则因为陶渊明式的生活太过清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使养尊处优的士人阶层难以接受,二则士大夫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 响,有着兼济天下的理想,单纯的隐逸难以实现自身价值那么,如 何才能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城市中营造出自 然山水的美丽,这样,私家园林便应运而生了由于私家园林是士人口常生活、文化活动、涵养心智的主要场所, 因而它也就很口然的要以艺术化的方式突出士大夫的人格理想,表现 士人阶层对人格完善的追求。
我们不妨从以下儿个方面探讨以下一、园林景观的命名在私家园林中,几乎随处可见“寄傲”、“洗耳”等标举园主人格 追求的题额如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园主以荷花自比,表现 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理想人格的追求乂如耦园“无 俗韵轩”,借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名句,表明园主 将实现人格无俗韵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在如网师园的“濯缨阁”, 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典故,表现园主不随波逐流 的高远志向二、园林景观的特点(1) 、山体山体是支撑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形态的骨架园林之 中的山,其本身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瘦、透、丑、漏上如苏州原半 蚕堂“小有堂”前的“寒翠石”,姿态奇绝,孤标雅致,表现园主超 世独立之人格精神,同时,造型奇特的山石使原本单调的园林形态变 的纶动有趣2) 、水体水体是园林的血脉在私家园林中,水体往往不能 过大,因此,“小中见大”是私家园林中理水的主要手法水有动静 Z分,静水一平如镜,动水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而滴水传声,则利 用以动称静的方法,增添空间的意境私家园林在色彩上较为素淡, 不似皇家园林般华丽,这与山林之美是相称的因而,私家园林力求 色调清雅自然,万物之色,水色归为淡雅,“索入镜中飞练,青来郭 外环屏”,形象地点出瀑布落入湖面的清淡。
3) 植物私家园林花木的配置有自身的特点,讲究因地制宜, 自然而然,显示造园者寻求自然天成的审美追求因而,私家园林在 配置花木时,十分注重与周围山水、建筑的协调松柏苍古,宜峭壁 奇峰,水仙兰蕙,宜小室轩窗同时,植物的象征意义在花木配置上 也非常重要,如梅花,松树,翠竹经久耐寒,有着独特的风姿声韵, 三种植物的配置表示岁寒三友之意4)建筑私家园林中的建筑,出于游览观赏的需要,在设计 上十分灵活,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同时,精致美观也是建筑的一大 特点,这既包括整体造型的美,也包括各个部件的装饰由于在园林 之中,山水景观为主,建筑为辅,因而园林的建筑往往起到点缀风景 的审美功能三、园林的意境无论是景观本身的设计,还是园林的组织结构,都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营造出一种无限的审美意境园林的意境不同于诗歌、绘画的 意境,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可以出入其中 的立体空间在意境的创造中,意起着统摄作用境随意高,意随精深境生 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不只是指眼前实际的山水或建筑,而是要欣 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超越眼前有限的景象,感受到更多的景外之景, 感受到一个更为悠远深邃的艺术空间为此,造园者往往采用欲显而 隐,欲露而藏的手法,如狮子林中的卧云室体量高大,但深藏于石林 之中,四周怪石林立,松柏蔽天,楼角在石缝或树隙中忽隐忽现,若 有若无,非常含蓄而耐人寻味。
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私家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 刻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我们甚至无法清楚地指出,每一处景观到底 是如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因为博大精深的文化,已经渗 入这些士人的血液之中,他们并没有刻意的想要表现什么,只是顺其 自然的将万物融于自己的这方天地之中要知道,文人雅士建园林的 口的绝不仅仅是建一处居住的房屋,更深层次的是将一种高洁的人格 理想寄托于此因此,园林景观的命名,设计,以及整体意境的创造, 都离不开儒家道家思想的精髓我们甚至可以说,儒道抽彖的思想经 园林的表现而具体化了特别是当小外园林进行对比时,越能看出这其间的不同西方的 园林植物成行种植,构成齐整的几何图案,而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园林的设计以体现自然Z美为最高标准, 即使是建筑,也体现了这一点综上所述,私家园林的文化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一、 自然之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强调自然之美这 主要与我国小农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在农耕文明中, 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一直 是儒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思想实质 是相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美 学观念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所以,在园林设计上,因地制宜, 努力将人工之物口然化无论叠III理水,述是修亭筑阁,都淡 化人工斧凿的痕迹,使人工建筑如自然环境水乳交融二、 灵动之美西方园林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严谨,将主要的 景观设置在笔直的中轴线上,保持着严格的对称;花草树木被 植成标准的图案;水而也被限制在方方整整的池子中总之, 一切都是按照严格的儿何结构和数学关系进行布局和设计的不可否认,西方园林有整齐严谨之美,但多少缺少些灵性而 中国园林则不同首先,园林赏景不会一览无余,而是在曲曲 折折,不断品味中将观赏者引入另一个境界,正如陆游诗中所 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次,单个景物的设 置,不会按规矩把它设计为某种几何图像如园林中的石头, 形状各异,姿态万千,庭院置一块“丑石”,不仅不以为丑, 反而给整个庭院增加了灵气三、哲学之美任何的人文景观,都会打上文化的烙印而文化最 深层次的,便是哲学哲学体现了人们对世界,对他人,对自 己的看法老庄以“无为”为核心的天地观念和儒家的五行学 说都对园林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园林中的山水不 再是茫茫九派,东海三III,同时,也要具备金木水火土的五行 平衡。
在中国传统社会下,士大夫有“道不明则隐”的清醒认识于是 他们需要一个能与封建权利分庭抗礼的环境,这个环境无需很大,无 需奢侈,无需过多的建筑,而是要在城市的喧闹中造就一种“隐居” 的氛围,使口己的灵魂有一个栖息之所无论世事如何嘈杂,官场如 何浑浊,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壶中天地”,在这里,只有自然 的山山水水因而,以这种冃的修建园林的文人雅士,绝不会将园林设计成一个方正,对称如朝堂的地方,而要尽显其自然、灵动、哲学之美时至今FI,当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再次审视这些私家园林时,也不 得不佩服古人独具匠心的规划和宛若天成的设计一草一木,一山一 水,尽显其美置身其中,一杯清茶,几盏淡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你也会忘记喧嚣的尘世,静心体味园林的美丽, 思索人生的奥秘时间会使建筑褪色,历史会掩埋植物的躯体,但无 法被人遗忘的是私家园林永远不变的传统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