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知识点汇总

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KB
约6页
文档ID:284583925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知识点汇总_第1页
1/6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知识点汇总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思想 的主要创立者,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国领袖 之一主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著名诗词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二、故事背景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24日《人民日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1949年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毛泽东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 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20日子夜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夜,毛泽东撰写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2日2时,新华社全文播发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我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三、理解词义1.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2.摧枯拉朽: 枯 指枯草, 朽 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四、问题归纳1.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 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哪一句?有什么作用?正文的第一句是导语,这句话包括四个新闻要素:何日(二十一日)、何人(解放军)、何事(渡江)、何果(渡过长江)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渡江战役的情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这里用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反衬了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4.文中的 不到 即已 突破 占领 正向 进击 等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文中 不到 即已 突破 占领 正向 进击 等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不到 表明时间短, 即已 正向 表明速度快, 突破 占领 进击 等词语,表现了我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激动的心情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此处为消息的结语,概括前文的内容 英雄式的战斗 坚决地执行 突出了解放军将士一如既往以英勇的气概取得更大的胜利五、课文主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胜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0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故事背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1981年7月9日《人民日报》(原载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毛泽东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 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20日子夜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夜,毛泽东撰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二、理解词义1.击溃:打垮,打散2.业已:已经三、问题归纳1. 文章开头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2. 导语中括号中的 不含 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 不含 即不包括,说明九江并不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内,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我西路军取得胜利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本质,使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句中的 不料 一词有什么作用? 不料 是没有想到,没有预料到的意思起转折作用,嘲讽了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稳固性,从侧面表现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也自然地过渡到对东路军的叙述5. 为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此处作者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何作用? 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这些动词铿锵有力,表现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的气势6.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1)用词准确例如, 冲破 与 突破 词义有所区别, 冲破 指打破某种状态、限制等, 突破 是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 缺口,因此 冲破敌阵 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都运用得很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作者不是一概说 歼灭 ,或者一概说 击溃 ,而是说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再如,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 较为 二字用得十分准确而汤恩伯 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一个 很 字,足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四、课文主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wWw.Wk114.Cn 转载请注明 )第 6 页 共 6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