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已修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贾峪镇楚村小学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课 文 72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组 别:三年级数学组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学期 一、课程简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 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与二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对于这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求知欲望很浓厚,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学期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单元单元专题 序号 1、秒的认识; 认识秒、感知秒,会2、时间的计算: 第一时、分、秒 单元 的简单换算; 念的感性认识 计算简单的经时间单位之间计算;丰富对时间观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7~9课时 主要内容 单元训练重点 课时安排 过时间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第万以内的加二、法和减法四单 元 4、整理和复习 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第三测量 单元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第五倍的认识 单元 1、 1、口算乘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整整十整百书乘一位百数乘一位数,两位第六多位数乘一数、估算; 单元 位数 2、笔算乘法:不连绩不满十);会正确笔续进位、连续进位、算乘法;根据具体情数乘两位数几分之一; 一、几分之几;初步几分之几。
认识分数的大小;会的含义并会计算;培养估计意识和能力 第八分数的初步2、分数的简单计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5~8课时 单元 认识 算: 数的加减法;在此基同分母分数的础上,会解决简单的简单加减法; 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1减去几分之际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1、服装搭配; 第九数学广角 单元 3、简单的组合 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 2、简单的排列; 和组合数;感受有的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3~4课时 第十总复习 单元 总复习 总复习 3~4课时 实施 一 教学方式: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方式 学生以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为主,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途径,学习和使用数学二,完成学习任务 四、有效性评价: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多样化 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预习情况 课堂学习状态 学习态度评定等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分; 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A、B、C、D 具体评价措施: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及时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充分发挥表扬栏的激励作用 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及家长对孩子作业的关注度,给予适当的定量评价; 注重学生错题成因的分析; 引导学生以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巩固知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坚持课前五分钟口算练习,课后五分钟小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把好单元测试关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平均错误率4%以内,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道题;动手操作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关注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间月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