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之EBD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EBD能够根据由于汽 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 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制动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汽车安全,而制动稳定性与制动时车轮是否抱死以及前后车轮的抱死顺序密切相关前轮抱死车辆将失去转向能力,后轮抱死则会发生侧滑甚至甩尾,后果更严重理想的前后桥制动力分配曲线(简称I线)如图2-1所示,它只与汽车的总重及质心位置有关,因此空载和满载时的I 曲线是不同的实际上前后桥上的制动力分配是由前后制动器的大小决定的,因 此它只能是一条直线即0线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通常都通过在前后轴制动管路间增加一个比例阀来限 制后轴的制动力,以避免制动时后轮先发生抱死侧滑,从而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制 动力分配曲线,但后桥的附着利用率仍然不是最好,其附着损失见图2-2中阴影图2-2带比例阀的前后桥制动力分配曲线 图2-3带EBD的前后桥制动力分配曲线EBD采用电子技术替代传统的比例阀来控制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前后桥制动力分配,其基本思想:尽可能增大后轮制动力,由传感器监测车轮的运动情况, 一旦发现后轮有抱死趋势,电子控制器控制液压制动器降低制动压力。
由 于EBD调节频率高、调节幅度小、控制精确,可使0线始终位于I线下方且无 限接近于I线(图2-3所示)因此EBD在保证制动稳定性的同时,使后轮获得了 最大制动力,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制动效能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迅速延伸,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 快,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 制造部门的重要任务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在汽车上的开发成功,使汽车的制动性能得到质的飞跃ABS解决了汽车紧急制 动时附着系数的利用,并可获得较好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及较短的制动距离,然而 它不能解决制动系统中的所有缺陷在车轮滑移率还没有达到ABS的控制范围 时,作用在四个车轮上的制动压力同时一致增大,然而前后车轮上的垂直载荷发 生了转移,前后车轮达到最佳滑移的时间并不一致,这时ABS系统对地面附着 力的利用并没有达到最大因此ABS就进一步发展衍生出了电子制动力分配系 统(EBD)EBD是ABS的一种辅助系统,在ABS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功能 装载有EBD的汽车性能要远高于只有ABS的汽车,见图2-4■有 ABS + EBD+EDS图2-4有无EBD时车辆制动性能对比图EBD相对于ABS并没有任何硬件上的附加,而只是控制程序、功能上的优 化与增强,甚至可以说EBD是ABS衍生出的辅助功能,通过改进,增强ABS电 脑软件控制逻辑,使运算功能更复杂,在一些汽车的产品说明书上就是以“ABS+EBD ”来标明。
汽车工程师们除了在编著电脑运算程序时需增加一定的 控制程序之外,并没有过多的硬件投入EBD在制动时能根据车辆各个车轮的 运动状态,智能分配各个车轮制动力大小,以维持车辆在制动状态下的平稳与方 向而且,即使ABS失效,EBD也能保证车辆不会出现因甩尾而导致翻车等恶 性事件的发生EBD在汽车制动时即开始控制制动力,而ABS则是在车轮有抱死倾向时开 始工作ABS与EBD都是对作用在车轮上的力矩进行控制,能防止车轮相对于路面发生滑动,以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系数,防止因左右道路附着系数不同而造 成附加转向力矩引起车辆方向失控虽然 ABS能够保证后轮的稳定性,但 是ABS作用时的舒适性差而EBD只采用滑移率,相对ABS来说EBD的滑移率 门槛值更低一些(如图2-5所示),制动压力调节的升压及降压梯度明显低一些, 且优先考虑持压其结果是制动液消耗少,且由于电磁阀工作少,液压泵不工作, 因而噪声小,制动舒适性好,故有“高舒适性的后桥ABS”之称EBD的优点 还在于在不同的路面上都可以获得最佳制动效果,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灵敏 度和协调性EBD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它的随动性当车辆的载重或乘员数发生 变化时,EBD仍能根据各个车轮车速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主动、适时、合理地 进行制动力的“智能”分配,从而保证制动过程中车辆的直线行驶状态和车身的 稳定性,让危险夭折于萌芽状态。
图2-5纵向力及侧向力与滑移率关系曲线图3.1 EBD的组成fr-E星尼 U-E艮EBD ABSEBD系统由转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和液压执行器三部分组成转速传感 器安装在4个车轮上,检测车轮转速液压执行器主要由控制后桥压力的常开阀, 常闭阀和低压蓄能器组成,低压蓄能器的作用是暂存降压时所排出的制动液电 子控制器接收转速信号,根据这些信号计算车辆的参考速度及滑移率,当识别出 后轮有抱死趋势即滑移率大于某一个值时,控制器向液压执行器中的电磁阀发信 号,使后轮制动力降低,以保证后轮不会抱死EBD压力调节过程分为升压、保压和降压三个阶段制动时通过助力器制 动主缸建立制动压力,此时常开阀打开、常闭阀关闭,制动压力进入车轮制动器, 车轮转速迅速降低,直到电子控制器识别出车轮有抱死趋势为止当电子控制器 识别出车轮有抱死趋势时,电子控制器即关闭常开阀,此时常闭阀亦处于关闭状 态,系统进入低压阶段,若此时后轮仍有抱死趋势,则进入降压状态,此时常开 阀关闭,常闭阀打开,车轮压力降低降压所排出的制动液暂存在低压蓄能器中 制动结束后,制动踏板松开,制动主缸内的制动压力为零此时再次打开常闭阀, 低压蓄能器中的制动液经常闭阀、常开阀中的中单向阀返回制动主缸,低压蓄能 器排空,为下一次电子制动力分配调节做好准备。
3.2电子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图2-6 EBD电子控制器硬件组成框图图2-6中电源变压器把汽车电源电压12V变为处理器用的5V电压转速传 感器信号经滤波后由触发器把正弦波模拟信号变为一系列的矩形波脉冲信号在 本设计中采用了两个微处理器(处理器I和处理器II),这是考虑到汽车制动系统为 主动安全件,因而采用了冗余设计两个处理器以相同的控制逻辑进行控制运算, 仅当两处理器的输出结果完全一致时才会向电磁阀驱动电路送控制信号,同时电 磁阀的监控信号通过电磁阀信号反馈电路送回处理器,以确保电磁阀工作在有效 状态两个处理器互相间有数据交换以实现相互监控两个看门狗结构完全相同, 但彼此独立运行,全过程监控处理器中的程序运行、控制处理器的初始化、识别 过压及欠压故障,并在发现功能故障时通过电源驱动电路断开电源负极一旦发 现故障情况,警告灯驱动电路就会点亮警告灯3.3 EBD的软件控制及控制执行图2-7 EBD软件控制逻辑框图图2-8阶段识别及门槛值参考车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的输入信号为车轮速度信号,而控制输入为 滑移率为此须根据轮速信号计算出车辆的参考速度和滑移率控制阶段识别及其门槛值:图中圆圈中的数字分别代表:1——S>Alkm /h时,进入控制;7——S>Alkm /h时,进入控制;2— —退出控制; 8——S>^2km /h时,进入控制;3——S<^2km /h时,进入控制;9——S>^2km /h时,进入控制;4——S>^2km /h时,进入控制;10 ——退出控制;5——S<^3km /h时,进入控制;11——退出控制;6——S> △2km /h时,进入控制;上式中△ 1,A2,A3分别代表不同的门槛值。
其中:初始进入条件为制动减速度大于a go退出控制条件为制动灯开关信号 由“ 1”变“0”或电子制动力分配功能连续工作t1ms控制阶段执行:阶段执行中使用由电子制动力控制逻辑计算出来的阶段信息 和控制条件,计算哪一个阀制动,制动时间多长,两个压力调节动作之间休息多长 时间1)阶段0的执行:无抱死趋势,常开阀打开,常闭阀关闭,压力直线上升2) 阶段1的执行:后轮有轻微抱死趋势,常开阀、常闭阀均关闭,压力保持不变这 是电子制动力分配控制逻辑中优先考虑的阶段,因为它没有噪声,也不消耗制动 液3) 阶段2的执行:车轮有抱死趋势,常开阀持续关闭,常闭阀脉冲通电通电 时间一般取t2ms,间歇时间由Vc及s算出降压停止条件为电子制动力分配功能 进入条件,即车轮减速度小于a・g4) 阶段3的执行:车轮稳定,无抱死趋势,常开阀脉冲通电,常闭阀持续关 闭,脉冲升压,升压梯度为:通电t2ms间歇t3msABS与EBD都是对作用在车轮上的力矩进行控制,能防止车轮相对于路而 发生滑动,以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系数,防止因左右道路附着系数不同而造成附 加转向力矩引起车辆方向失控前面已经详述了 EBD与ABS的关系,我们知道电子制动力分配是在ABS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功能。
虽然ABS能够保证后轮的稳定性,但是ABS作 用时的舒适性差而EBD只采用滑移率,不采用车轮减速度来检测车轮的抱死 趋势,相对ABS来说,EBD的滑移率门槛值更加低一些,制动压力调节的升压 及降压梯度明显低一些,且优先考虑保压其结果是制动液消耗少由山于电磁阀 工作少,液压泵不工作,因而噪声小,制动舒适性好三,EBD的发展过程及 研究现状1. EBD的发展过程因为电子制动力分配EBD是在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新的功能所以它不需要增加任何硬件,只需通过软件即可实现当更精确, 高级的控制策略出现时,只需要进行软件方面的升级即可非常方便目前对EBD的控制大都采用逻辑门限法等单一控制方式,难以消除复杂制 动条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或采用轮速、压力等多种传感器获取信号,通过大量 试验进行匹配研究,开发周期长而EBD产品为提高性价比,往往只用轮速传 感器来获取制动信息,这给EBD控制设计增加了困难汽车制动初期,各轮正 压力、地面附着系数、摩擦力等都不尽相同,使得各轮速、滑移率等都有不同程 度的变化,但很难为这些变化建立完整模型从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力学特性着手,对EBD的控制任务进行划分,用不依 赖于精确模型的分级控制解决EBD较为复杂的控制问题。
在运行级,设计了基 于单轮参考滑移率和轮减速度的模糊智能控制器来计算各轮的预分配制动力在 组织协调级,设计出基于模糊推理的整车制动力协调控制器,根据各轮参考滑移 率的差异对各轮预分配制动力进行调整由此而设计的汽车EBD分级控制系统,见图3-1控制级的4个局部模糊控 制器分别计算4个车轮的预分配制动力;协调级中的协调控制器对各预分配制动 力进行调整,让整车各轮得到最佳的制动力分配轮速传感器g个)图3-1EBD的分级控制系统框图在分析汽车EBD分级控制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充分分析车辆制动时轮胎与 地面接触的力学特性1) 车辆制动模型的建立车辆采用单轮模型,轮胎采用以最佳滑移率为界的双线性模型,制动器模型 简化为一阶积分器,考虑到制动系统的特性,增加延时和比例环节2) 参考车速和参考滑移率的计算根据轮速传感器的信号来计算参考车速,对实现EBD控制至关重要,且这 种方法要具有通用性研究实验中得到多种车辆ABS的大量轮速变化曲线,经 数据处理分析,发现在车轮不抱死的前提下,采用不同轮胎的不同车辆在各种路 面制动时,轮速曲线变化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根据制动压力、轮速和地面附着 力的关系,可将轮速变化分为增压、减压和保压3种状态区间,轮速变化过程反 映了制动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力学特性:制动开始时,车速较高且与轮速一 致,为缩短制动时间需加大制动力,此时轮速下降率最大;随着轮速的迅速下降, 为防止车轮抱死需减小制动压力,导致轮速下降率变小;若继续减压,将不利于 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系数进行制动,因此需要采用保压方式,但保压过久轮速会 有回升趋势,当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又开始下一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