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山行》教案【精华3篇】

工****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66KB
约12页
文档ID:357219407
幼儿园《山行》教案【精华3篇】_第1页
1/12

幼儿园《山行》教案【精华3篇】 《山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二、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2)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1)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2)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3)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4)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三、作业  完成课后的习题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山行》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山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诗的意思,图文结合体会诗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体会诗的意思和意境  三、教具:  挂图、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橙黄橘绿时” 指的就是绚烂的秋天  你觉得秋天什么最美?  揭题:有一位诗人,他也喜欢秋天的景物,他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山行》(板课题:山行),这位诗人就是杜牧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杜牧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许多诗篇有一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诵千古这首诗就是《山行》  2、初读感知  (1)“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呢?  翻开课本到十四页,自由朗读《山行》,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学生自由朗读约5分钟)  (2)指名朗读,请两位同学朗读  (3)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3、精读感悟  (1)诗中有哪些景物?  板书: 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  枫林晚、霜叶红  请同学们欣赏挂图,看看图中有没有这些景物  (2)现在让我们跟随诗人去欣赏这些美景 (用小黑板出示古诗)  ①(结合挂图)诗人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他首先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径) 为什么诗人说这座山是“寒山”呢?  若学生不能理解,则引导:深秋时节,天气渐凉,山上草木枯黄,阵阵秋风向诗人吹来,诗人会有何种感受?  石径就是石头小路  “远上寒山石径斜”,诗意:山间的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②诗人抬头看,又看到了什么?“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句诗中,有没有你们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看图,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虚无缥缈,就先人间仙境)  人家又在什么地方?  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③诗人这时突然叫道:“停车这是为什么呢?“停车坐爱枫林晚”  同学们现在都是坐着上课的,但是这里的“坐”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一样,这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因为它比较特殊,所以同学们像这样,用笔在书上记一记。

  ④这样的景色太美了,诗人太喜欢这景色了,以至于发出一句感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  诗人为什么说“霜叶”啊?引导: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的景物被秋霜打过的枫叶就是“霜叶”  二月花就是春天的鲜花,请同学们有一个词语来形容二月花如学生无法回答,我会提示:老师会用漂亮来形容二月花,也会用五彩缤纷来形容二月花  二月花是如此的美丽,但是诗人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艳,诗人将霜叶与二月花作比较,可见霜叶是有多美啊,诗人是多么的热爱这景色啊!同学们带着喜爱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诗  4、现在你们就是作者,用你的话向我们介绍这些美景指名回答  游戏:老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老实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5、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带着赞美、热爱的语气朗读,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这些美景  五、作业  钢笔描红 《山行》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课后2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的吟诵诗歌并能背诵  2、理解古诗中字,词,句的意思,继而理解古诗的意思  3、理解古诗中诗眼爱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喜爱枫叶,喜爱秋,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  1、出示词语练习:秋天  小朋友们,看到这个词语,它留给你什么印象?(金色的、火红的、迷人的、凉爽的)  2、秋天瓜果飘香,农田里金光灿灿,多美的季节啊!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个季节吗?  唐代的诗人杜牧也喜爱秋天,(图)这就是晚唐的诗人杜牧,我们还会背他的诗《清明》呢!他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古诗《山行》图)  山行是什么意思呢?(在山中行走)是谁在山中行走呢?(杜牧在山中行走)  学习古诗之前,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每一片枫叶后面都有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会读嘛?(径,霜)  学习写字径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径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偏旁部首是双人旁霜是上下结构,上扁下宽,是雨字头 (教师临写,学生描红)(课件:生字词)  还有谁来读一读? 寒山、石径斜、白云、霜叶、枫林  讲到白云时告诉学生:云是地面的水蒸气蒸发上升,聚集在空中所形成的  枫叶在被霜打过之后,叶子当中的花青素会大量的形成,以帮助叶子抵御寒冷的气候  3、读完了这些词语,老师相信你们能把古诗读得更流利出示古诗)(1)一句一句地读,(2)读整首诗要求: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3)齐读  4、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朗读,注意和你们读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节奏,有停顿  5、你们的耳朵真灵敏,古人把我们所说的朗读诗歌叫吟诗,吟诗就要吟出节奏,吟出韵味你们愿意试试看吗?(强调音停而气不断)(评价:有点古人的味道了)(二)、解释词句  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吟诗的第一步:吟节奏。

那么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时候到底看到些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的步伐一起去山中走一走吧!§1  1、诗人坐着他的小马车走进了一片山林中,你能从第一句中找到诗人走的路是什么路吗?(石头铺的路,石径)  2、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图,手示图)(弯弯曲曲的)这石头小路除了弯弯曲曲的,还有什么特点呢?(向上延伸的)诗中哪个词告诉你小路向上延伸的?(远上)  3、诗人就坐着他的小车,在这弯弯曲曲向上延伸的小路上行走着,边走边看着外面的景色,他看到了什么?(寒山)  4、这山为什么被诗人称为寒山呢? (1、深秋季节气温低,冷;2、感觉上:树叶往下落,枝条光秃秃的)  5、是呀,你瞧这深秋的山林里,没有苍翠的树木,没有嫩绿的小草,植物都凋谢了,天气也让人感到了丝丝的寒意,你能读好这句吗?读出寒山的感觉指名读)  6、深秋的山林里凉风习习,寒意逼人,树上只有光秃秃的的枝丫,一片凄凉,我们一起来读读秋天的寒  7、小朋友,我们刚刚学习了词语的意思板书:说词意)  8、老师告诉你,古人作诗的时候为了要诗句押韵,常常会把语序颠倒,那么我们在解释的时候就要把语序顺一顺这也是我们学习古诗意思的第二步,叫顺语句。

板书) 老师现在告诉你这句话的语序应该是:寒山斜石径远上,你能试着解释这句吗?(深秋时节的山林里,一条弯弯曲曲石头铺的小路向远处延伸着sect;2  1、诗人顺着这条石头小路继续向上走着,抬头一看,看到了什么?(图)  2、读一读第二句,哪些词你懂了?那些词是你不懂的? 先说一说你看懂的词白云,人家:住户,住家) 不懂的呢?(生)  3、老师在字典上查到生有这些意思:出生、产生、活、不熟的你来选一选会是哪个意思呢?  4、是的,白云产生之后就聚集在一起,随着风而飘动,远远看着它们一团团在山峰的周围围绕着不断的向上升腾,就如仙境般朦胧优美而这些住户就住在这白云缭绕的仙境中,逍遥自在,无忧无虑,谁能读好它?(你能把我们带入那如诗如画的仙境吗? 老师觉得你真像神仙一样逍遥 谁还想领我们到仙境中走一走?)齐读  5、看句子,你能解释吗?想一想,语序需要调整吗? 那就直接解释  6、诗人在这丝丝寒意的山林中发现了如梦境一般的仙境,心情悠然而舒适,谁能吟好这两句?(男女生比赛读,齐读)§3-4  1、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眼看傍晚了,心想着得赶紧找找晚上借宿的地方呀,瞧瞧山上那白云缭绕着的农家应该是可以收留他的,于是加紧步伐朝着山上走去。

只在此时他突然大叫停车停车!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诗人为什么要停下车吗?自读第三句先找一找哪个字的意思是你不明白的?(坐:因为)现在请你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停下车?  3、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你在解释的时候有些语序发生变化了?是怎么变的?(停车坐晚枫林 坐晚枫林停车)谁能连起来解释这句话?  4、诗人停下车来欣赏这傍晚时分的枫林,看一看第四句,你准备怎么学习这句话呢?回忆老师教你的首先要解释字词,第二要看看语序,第三再解释句子  5、学生讨论,向老师汇报成果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于:比还 二月花:春天的花)(语序:霜叶于二月花红)  6、那么这枫叶在诗人的眼里为什么会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还要美呢?(1、 自然的现象,2、霞光照耀:诗人更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林,3、整片,满山的枫林)  7、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诗人开始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吗?(寒山)  那么现在呢?你瞧满山遍野的枫林在晚霞的照耀下映得如此的红艳,整座山像是一团团的火球在燃烧一样,那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呀!你能读好这两句吗?  指导:和前面的丝丝凉意比起来,这里还冷吗?在寒意的秋天里找到了火样的热烈,有激情的读好这两句  8、小朋友们,诗人从开始看见住家住在仙境中的悠然自得的心情一下子爱上了这激情四溢的枫林,你能读好这首诗吗?让我们听出你对枫林的喜爱。

  三、感悟升华  1、学到这里,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强烈喜爱枫叶的字是哪个?(爱)  是的,这就是诗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是的眼睛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要传递给我们的情感,这个字就表达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也是对大自然的喜爱让我们带着这份热情,这份爱读好这首诗 第 12 页 共 12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