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年度经典语录第一篇:《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净空法师:要先度自己 1 六祖说得好,佛法是自悟、自修、自证、自度 2 佛教给我们信自己,没有教我们听命于他,佛教给我们自觉 3 佛是教人自觉、教人自信,佛宏大不同于一般宗教之处就在这个地方 4 佛不度众生,因为是你自度的,你自悟、自修、自证,自度的 5 《金刚经》上说“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就是这个道理 6 为什么实无众生得度者?每一个都是自度自证的,佛不过是给众生做个增上缘而已 7 佛来为我们作一个增上缘,给我们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教给我们如何复原本性,如何复原自己本性里面原来具有的才智德能 8 佛来是做这个的,只是增上缘,事实上,复原本性是你自己的实力,佛在那里诱导 9 我们以蜡烛作譬如,佛的蜡烛是点亮的,我们的蜡烛是熄的,我们借他的光点一点,光明是自身发的,不是他给的 10 我们的才智德能亦复如是,明白这个道理,才真正体会到佛不度众生,众生是自悟自度所以我们修行,胜利与失败都要自己负完全责任 11 阿弥陀佛因地自己修行,除自己修行之外,很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化他”。
12 诸位要晓得,协助别人就是自行,自行跟化他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 13 假如只有自行不愿化他,这个心量不简单拓开,我执不简单打破 14 菩萨行里面,说实在话,教化众生比自行还要重要 15 念念想一切众生,把自己就忘掉了,“我”与“我所”自自然然没有了,心就清净了 16 心得清净就有感应,清净心就是我们讲的功夫成片,这心清净 17 假如见思苦恼没有了,那就得事一心不乱;无明能破一品,就得理一心不乱 18 清净心从哪里修?我劝同修念念为一切众生,不要为自己 19 为自己,说诚实话,就念这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为自己 20 为自己,只有这一桩事情除这一桩事情之外,念念都利益众生 21 我们前面说过,菩萨教化众生,比自行还要重要可是,我们是六道凡夫,是以自度为主 22 我们是以自度为主,度他是附带的宾主不能够颠倒,本末次第必须要认得清清晰楚 23 我们讲度众生,度众生是谈不上,我们哪有资格讲度众生这个话呢? 24 我们协助别人修这个法门,是附带的,自己求生是主要的,宾主要分清晰。
25 等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悟无生法忍,这个时候倒驾慈航回到娑婆世界,那是以度众生为主,自修为其次 26 说实在地,这个“化他”不简洁,自行功德圆满了,这才化他 27 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佛教衰到这个样子,细致去视察没有不痛心的,我们能救吗?无能为力 28 怎么办?赶快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救不了别人,先救自己,这个要紧! 29 我们净宗道场,是一个小小的净土,在佛教里面还没有受染污 30 我们专讲《弥陀经》、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我们是这么一个道场 31 我们有很多事情,像印经、布施、流通光碟,都是附带的,没关系的 32 要紧的是念佛,是求生净土,这一点我们必需相识清晰! 33 《无量寿经》里面告知我们,有无量的菩萨发菩提心,住菩萨道 34 所谓住菩萨道就是心里面常怀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假设 35 菩萨是用这六种心自行化他,这叫住菩萨道 36 菩萨自行化他,自度是自受用,化他那么是他受用 37 自度要清净,度他要慈爱慈爱是对别人不是对自己的,清净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的。
清净是自受用,慈爱是他受用 38 因为大慈大悲,所以教化众生不疲不厌,真正能随顺众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大慈大悲详细的表现 39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他们怎样化他?换句话说,他们用什么方法协助众生成佛?就是念佛法门 40 世尊告知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念佛成佛的等觉菩萨也不例外,他自己也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41 菩萨虽然是要普度众生,可是你要记住,要先度自己自己没有度要能度人,佛在经上说“无有是处” 42 可是我们在大乘经上也曾经看到,自己未度,先度别人,叫菩萨发心 43 这话怎么讲?自己未度,那个“未度”是指自己不急着成佛,先去度别人而不是说自己还在六道轮回,那个不行! 44 我们有实力超越六道轮回,我不焦急成佛,我作菩萨广度众生,这叫菩萨发心 45 大经里面时时教诫我们,菩萨发心要想度一切众生,先决的条件是要先度自己 46 自己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想度别人诞生死轮回,无有是处! 47 首先要自度,自度之后这才有实力,才能够倒驾慈航来度脱一切众生 48 诸位要记住:菩萨是念佛求生净土,菩萨是以这个方法自行化他! 要先度自己 其次篇:《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己》 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己 从前有一个叫化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总要乞讨一些粮食积攒起来。
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那么一点米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准备弄个明白 一天夜里,他静静的躲在一个角落看着他的粮食结果,他望见一只大老鼠来偷吃他的粮食于是他很生气,就对老鼠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突然,老鼠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乞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老鼠对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于是,叫化子下了决心,要去西天向佛祖问个明白,看看究竟是什么缘由才有此命运? 叫化子其次天就启程了他一路乞讨,走了好多路有一天,他好不简单赶到天黑才见到一户人家,便上前敲门,出来一个管家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讨点饭吃正好员外出来望见了,就问叫化子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赶路?叫化子就说了他的命运,说要去问佛祖一个明白 员外听了赶快把他请到屋里坐下给他拿了好多干粮和一些银子叫化子问这是为什么?员外说明缘由,他说他家女儿都16岁了还不会说话拜托他去西天帮助问问佛祖,是什么缘由? 员外曾经发过誓说谁能让他的女儿说话,她就把他的女儿嫁给谁叫化听了觉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顺便帮帮他去问一下佛祖也好,于是叫化容许了。
乞丐又走了很多山路走到一座山上望见一个庙,就进去讨水喝望见一个老和尚拄着一根锡杖,很老的样子,但很精神,老和尚给了他水喝并且叫他休息一会,遂问他要到哪里去叫化子说明去向,老和尚赶快拉住叫化的手说,拜托你必须帮我去西天问问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说早该升天了,为什么还飞不起来?于是叫化也就容许了这个老和尚 再往前走,又过了很多沟沟坎坎叫化子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江里没有一条船叫化子焦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过去?叫化子哭了起来说,莫非我的命就该这么苦吗?突然,江里一个大老龟浮出水面老龟说人话了,问叫化子在这里哭什么?叫化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龟对他说,我都修行了1010多年了,按说早该成龙飞走了,为什么还是一个老龟?假如你去了西天能够帮我问问佛祖,我就把你驮到对面叫化子很开心的容许了 叫化子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可是怎么也见不到佛祖叫化子纳闷了,心里想到,佛祖究竟在哪里?西天按说早该到了啊叫化子很难过,于是恍恍惚惚的就睡着了突然佛祖出现了,叫化子很开心,佛祖问叫化,你这么大老远来这里必须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来问吧?叫化子说,是的,我要问几个问题,盼望佛祖能够给我说个明白。
佛祖说好啊,不过有个条件,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因为始终以来都没有人问三个以上的问题叫化子容许了,心里想到,我问哪几个问题? 叫化子觉得自己的问题太不重要了,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了很不简单,它的问题应当问问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也很辛苦,他的问题也应当问问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的出去?他的问题也应当问问 于是叫化子不假思索的问了第一个问题 佛祖告知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才变不成龙的,它的龟壳里有二十四颗夜明珠在里面假如它把龟壳去了,就可以化成龙了 其次个问题佛祖答复,老和尚成天都拿着他的宝贝锡杖,心里成天记挂着,他的锡杖是个宝藏,用它在地上一扎,地上就会有清泉出现,假如老和尚舍得扔掉那个锡杖,他就可以升天了 叫化子很开心,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答复,假如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突然佛祖不见了 叫化子觉得自己的事也没有什么,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就赶快往回赶路叫化子来到那个江边,老龟已经算到叫化子该回来了,就急着问佛祖是怎么说的?叫化子说,你先把我度过江去我给你说老龟把叫化度了过去,叫化子说了缘由,老龟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叫化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就把它送给你了。
于是老龟立刻就变成龙飞走了 叫化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佛祖怎么答复的?叫化子说了缘由,老和尚一听特别开心,于是就把那个宝贝锡杖送给了叫化老和尚立刻就腾云飞走了 叫化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大姑娘大声喊道:那个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也跑了出来,他很惊讶他的女儿怎么突然会说话了叫化子说了佛祖的话,员外特别开心就把女儿嫁给叫化了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为别人着想,必须就有人想着你,这就是因果,这就是规律 当您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种选择: 1.你可将它传播出去,传播一些踊跃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睬它,就像你从未望见一样 可能您一个小小的共享动作,就可能照亮多数人的人生!人因幻想而宏大、更因行动而胜利、你因学习而变更!请把您的爱心传递下去协助更多人成长,感谢您的支持! 这就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传播正能量,拥有正思维,正能量! 让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 第三篇:《成就别人就等于成就自己》 成就别人就等于成就自己 ------听高德福主任讲座有感 上周六学校组织了一次讲座,通过这次学习,受益匪浅。
这次讲座给我最大的体会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势必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他不会对出现的教学问题由之任之,而是想方设法的去解决在教学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良„„其实一个老师的成长正是得益于此,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老师的专心付出,所换来的正是学生的更加充分的开展和自我的丰富与完善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处在成长开展中的个体,要做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当做一个个亟待开展和完善的个体来对待,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其实就表达在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落实上,只要将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充分了,就更简单形成合力但有一点须要提到的是,学习〔狭义的〕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肯定不是学生成长开展过程中的全部,除了要满意学生的学习需求外,还应关注学生的那些稳定的、关键的素养的熬炼〔比方各种实力、各种品质等〕,那些关键的、稳定的素养的提高会反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有的教师比拟注意思维训练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要做一个了解学生的教师对于教师而言,其所面对的这个群体是有差异的,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