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程患者宋定力,男性,56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10年,加重5+年,再发3天于2010年11月9日入院,病史自叙,可靠 一、病史特点: 1、患者老年男性 2、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悸、伴头昏,持续约2-3分钟可自行缓解,无胸痛及放射痛,无出汗、恶心、头痛、黑蒙、晕厥,未重视治疗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最长可达5-6小时,憋气及刺激咽喉部能缓解近5+年来症状发作较前频繁,曾在安顺地区医院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天来心悸症状再发,伴胸闷,无胸痛、头昏、黑矇、晕厥症状,每日发作一次,持续1小时左右后终止,现为行射频消融术如入我科治疗 4、查体:血压110/75mmHg,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扣清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约7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丰满,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5.辅查: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均79次/分),A型预激 二、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分析 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分析:患者10年来无明显诱因心悸,反复发作,症状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发作时曾于外院行心电图,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合该患心悸发作症状特点故诊断明确,可进一步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明确 三、鉴别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 分析:室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瓣膜病等该病患者可有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表现,听诊心律轻度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度可变化心电图可见3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相反,心室率100-250次/分,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本患者无上述特点可排除 四、入院时处理措施 1.床边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术前三项、凝血机制等; 2.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五、进一步诊疗计划 择期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术前讨论讨论时间:2010年11月11日10:30 讨论地点:心脏介入导管室 主持人 : 医师 参加人员:医师等 病史汇报:患者男性,56岁;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悸、伴头昏,持续约2-3分钟可自行缓解,无胸痛及放射痛,无出汗、恶心、头痛、黑蒙、晕厥,未重视治疗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最长可达5-6小时,憋气及刺激咽喉部能缓解。
近5+年来症状发作较前频繁,曾在安顺地区医院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天来心悸症状再发,伴胸闷,无胸痛、头昏、黑矇、晕厥症状,每日发作一次,持续1小时左右后终止,现为行射频消融术如入我科治疗查体:血压110/75mmHg,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约7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丰满,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辅查: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均79次/分),A型预激 发言记录: 医师:根据患者病史、症状特点及心电图,目前考虑房室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旁道考虑为左侧有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的Ⅰ类适应症,但患者年龄较大,手术风险高,术前签署手术协议书 主任医师:同意主任医师意见,术中严防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住院医生:心内科研究生术后记录今12:00在心导管室1%利多卡因局麻下行心内电生理学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术前诊断:预激综合征(A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左侧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穿刺左股动脉成功建鞘并肝素化,导入大头消融电极,寻找到理想靶点放电,见室房分离,再次电生理检查未再诱发出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成功。
术后诊断:左侧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拔鞘、加压、止血包扎,患者安返病房嘱左下肢穿刺伤口处加压6小时、制动12小时,右下肢制动6小时,卧床24小时,注意穿刺伤口处有无渗血、血肿及肢端血运、周围神经功能情况,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