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中连接副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王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50KB
约7页
文档ID:30219314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中连接副词使用的对比分析_第1页
1/7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中连接副词使用的对比分析摘 要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学习者和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并且主要以大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为研究对象虽不乏对研究生学术论文的研究,但以非专业的居多连接副词一直都是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重点、难点据此,本文自行建立中国学习者学术语篇语语料库(CC)和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语篇语料库(NC) 通过对比观察连接副词在各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和类型,探讨其使用差异成因,以期更好的规范高级英语学习者英文学术论文中连接副词的使用关键词 连接副词 学术语篇 语料库 对比分析 0 引言 衔接主要指话语中有助于意义传达的词汇语法手段英语中的衔接手段较有影响的是 Halliday & Hasan (1976) 归纳的 5 种常见类型,即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其中实现篇章语义连贯的手段之一是运用连接成分本文仅考查句间连接成分,也称作连接副词连接副词是表示句子之间各种逻辑意义的衔接手段,在语篇中具有衔接标记的作用基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其他四类衔接手段相比,他更能体现语篇的逻辑联系b 于学术语篇的特性,学术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命题与命题之间,存在着比其它语篇更为突出的逻辑关系,所以对学术语篇的衔接手段研究多集中在逻辑连接词或连接副词上。

近年来, 国内外对二语学习者写作过程中连接词使用特征的研究多采取语料库分析法,如国外对高中生(Field & Yip, 1992;Milton & Tsang, 1993) ,大学生(Granger & Tyson, 1996;Altenberg & Tapper, 1998;Bolton, Nelson, & Hung, 2002) 、研究生(Ali Rahimi & Jamal-addin, 2010)及学者 (Bahman Gorijan et al. 2013)写作过程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的研究国内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赵蔚彬,2003;黄朝俊,2007;邓飞,2010 陈爱兵,2011) 、研究生非专业英语学习者(潘?[、冯跃进,2004)的议论文写作、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者(罗一,2003;Chen, 2006;Lei,2012)写作过程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的研究观察这些文献,我们还发现这些研究大多以大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为研究对象,对学习者学术语篇研究有待丰富,尤其是英语专业研究生所著学术语篇英语专业研究生为更高级的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较少受语言熟练程度的限制而重复使用少数几个连接副词,并且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其特点,我们就可以对其写作语篇中连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描述分析,不会只停留在因语言熟练程度而导致的少用,多用和误用上因此,除去自建专门用途语料库的麻烦,学术语篇中的衔接特征非常值得研究 1 连接副词的分类 本文采用 Biber 等人对连接副词的语义分类,因为他的分类建立在朗文口笔语语料库之上,所以相对确实可信Biber 等人 (2000)按照语义把英语连接副词区分为列举添加,总结,同位,结果/推论,对比/让步和过渡等六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一类表证实关系的副词(如 Actually, in fact, indeed, apparently) ,因为这类副词也具有连接的功能按照这七种分类本文收入了 100 个英语连接副词(本研究所涉及的连接副词在此不一一陈列,有兴趣请于笔者联系) 2 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语料库对比的方法探讨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连接副词使用的异同,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语料收集中国学习者的学术语篇语料库由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写的 21 篇语言学课程论文构成(简称 CC)共 111,720 词其对比语料库是英语本族语者发表在语言类核心期刊上的 14 篇论文组成的英文学术语篇语料库(简称 NC)共 110,082 词。

这两个子库都只针对语言学方向,绝大部分内容为应用语言学在整理语料时,排除论文中的关键词、表格、标注和参考文献等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干扰信息论文都为近几年所著虽然两个字库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能保持一致,但总体字数相对统一这样就确保了两个语料库的代表性和同质性,可比性更强 第二步,借助专业检索和统计工具 本研究先用 AntConc3.3.5w 对两个语料库进行检索,获取各类语义连接副词出现频率同时,对每个连接副词出现的语境进行索引分析,利用手工排除与归类,以备区分同一连接副词的多功能性和正确统计每一类别的频率数用 Microsoft Excel 对词频进行统计,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 进行卡方检验来验证是否有差异,最后分析探讨这些差异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利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从语义分类来讲,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连接副词使用的整体情况是否有差异?并试探其原因 (2)从语义分类来讲,学习者倾向于使用哪类语义的连接副词?并试探其原因 3 结果与讨论   表一列举了这七种语义分类下的连接副词分别在两类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从总体数字来看,学习者连接副词的使用数量要稍低于本族语者其总体分步频率是 2444 和2539,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之前学者们的假设: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越来越小。

其连接词的使用更接近本族语者此结论与 Granger &Tyson(1996)得出的结论吻合表一还显示,连接副词在两语料库的分布上大致相同:较多使用列举和添加关系、对比/让步关系、结果/推论关系,较少使用总结关系、过渡和证实关系本结论与罗一(2003)得出的结论大致吻合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组织其学术语篇时的思维模式大抵相同列举和添加关系在两语料库中使用最多,这可能由学术语篇性质决定Biber(2000)等人指出表列举和添加关系的连接副词在学术语篇中相当普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者还是本族语者都需使用大量的表列举和添加关系的连接副词对前一句话的解释说明,深化前一句内容,这正如 Biber(2000)提到列举和添加关系的连接副词表明论述中的下一个话语,来作为前一个话语的补充   语料库 C 加 79 同位 363 步 707 理 15946444 表二通过对两语料库的卡方检验表明,结果/推理、同位在这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差异性最为明显结合表一、表二可以发现学习者使用表结果/推理关系的连接副词远高于本族语者(?%p2=31.884,p=.000) ,其次是表列举和添加关系的连接词语。

过多使用这两种关系的连接词语似乎是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而本族语使用同位关系、证实关系和结果推论关系的连接副词比学习者多这说明学习者对简单的表达结果和列举的逻辑连接副词掌握得相对较好,因而过多使用但是对于复杂的?辑关系掌握得不好,在行为中不能像本族语者一样应用自如学习者与母语作者相比,在论文写作中较少使用表示证实关系的连接副词,这可能与他们想要建立一种客观的、不带个人主观色彩的科技文体的写作态度有关总的来讲,这一系列的使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汉语隐性语法、螺旋式思维、行文上意合的习惯以及哲学上注重心理时空, 思维上重了悟、不重形式论证, 轻逻辑、轻实证等的影响 4 结语 总体来说,中国英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和本族语者使用的连接词语总体上没有很大差异但学习者在其学术语篇的写作中更倾向使用列举和添加关系、对比/让步关系、结果/推论关系,较少使用总结关系、过渡和证实关系这可能与两类作者的不同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方式,亦或是学习者的连接副词运用能力相关研究还发现因为连接副词比较复杂,有些连接副词有多个词性(如 so) ,有些连接副词有多种逻辑关系(如 then,and 等) ,有些连接副词用来连接短语(如 for example ,and) 。

在检验统计时,不可能穷尽任何一个连接词语的语义关系这是本研究存在不足所在 参考文献 [1] Biber,D. Johanson,S., Leech,G.,Conrad,S. and Edward,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Z].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Crewe, W.The Illogic of Logical connectives[J].ELT Journal,1990,44(4):316-325. [4] Granger, S.& Tyson,S. Connector Usage in the English Essay Writing of Native and Non-Native EFL Speakers of English[J]. World Englishes,1996. [5] 罗一.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6] 吴晓春.语料库多向对比研究逻辑连接词的新发现[J].中国外语,2012(2). [7] 赵蔚彬.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逻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2003(2). [8] 潘?[,冯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现代外语,2004(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