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韩经济贸易合作.doc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1KB
约7页
文档ID:544912625
中韩经济贸易合作.doc_第1页
1/7

中韩经济贸易合作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中韩关系的新篇章,促进了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与发展这符合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98年江泽明主席与金大中总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确定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关系,同时也为中韩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韩建交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环境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中韩两国以各自具有的经济优势为基础,从过去以经香港等地区为主的间接贸易,向直接贸易转变,贸易方式的变化直接体现在贸易规模的迅速增加中国现在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国,韩国也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国,实践证明两国已经互相成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和申办2008北京奥运会及2010上海世博会成功,使两国经贸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一、两国从零起步的明间贸易开始,经贸合作发展很快,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一)1979--1984年中韩经贸合作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出于历史和政治原因,两国相互贸易依存度很低,双方均通过香港地区进行转口贸易,即采用间接贸易方式二)1985--1991年中韩经贸合作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中韩双方虽以间接贸易为主,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1987年韩国“北方政策”的推进,即通过保持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的同时,也广泛的与东欧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并以奥运会为契机,直接贸易有了初步发展,开始部分取代间接贸易,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三)1992--1997年中韩经贸合作进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1992年2月1日“中韩民间贸易协定”开始生效,废除了中国对进口韩国商品征收5-30%的高关税中韩双方相互实施最惠国待遇和最低关税率,为两国贸易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直接贸易开始成为两国最基本的贸易方式四)1998--2001年中韩经贸合作的恢复调整阶段韩国逐步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贸易规模迅速恢复,贸易结构也有了新的调整五)2002--至今中韩经贸合作逐步进入成熟阶段2002年是中国加入 WTO的第一年,中国的关税按照入世的承诺进行调整,这有利于韩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内地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韩国的第2大出口对象国中韩两国在贸易双边投资、产业合作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人员往来、旅游和环境等领域的合作也发展迅速二、近年来,中韩双方相互投资不断扩大一)在韩对华投资方面:韩国对华投资方面由原来的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平均金额不足100万美元韩国对华投资快速增长,投资项目、金额和层次不断高,投资区域也逐渐向广东、福建等其他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延伸,韩资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外资来源之一。

中国目前已成为韩国第1大海外投资对象国二)在华对韩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对韩投资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中方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操作预算向韩提供了3笔共计6.81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三)韩资企业在华动向: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以韩国三星、LG集团为例,1994—1997年迅速完成了在中国生产基地的布局,将工厂建在华北的天津,华东的苏州、上海、南京,华南的惠州,其所涉产品线基本落户中国1999年三星电子与LG电子依据发展潮流,分别为自己做出了明确定位——“三星数字世界”、“数码创导LG”,并将之在中国推进落实三星将从原先建立以低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基地的战略中走出,探索以产品的高级化、个性化为基础的品牌中心战略,从而构筑以移动通讯产品、IT产品及数字多媒体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中国事业框架LG、三星不仅强化在华的生产基地建设,还建立研发中心LG中国总部大楼“北京塔”这说明韩资企业将中国作为“后院工厂”的策略三、友好合作不断加深中韩两国目前已展开全方位合作,两国的合作不再局限于贸易、投资领域,而且已扩大到金融、环境、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并建立了多层次的友好合作关系。

一) 金融合作2002年中韩银行间签署了两项合作协议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2002年7月22日在北京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韩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是中韩两国央行落实《清迈倡议》的具体行动增强本地区金融稳定以及进一步巩固中韩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努力中国工商银行与韩国外换银行于2002年7月15日在北京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业务范围包括汇款、授信、信用卡和信息交流等内容有利于中韩两国商贸往来的资金付款二) 环境合作 韩国气象厅在2002年7月11日宣布,该厅已经与中国国家气象局就两国共建5座沙尘暴观测站达成协议以实现两国沙尘暴的早期预报和防范双方将于2004年在中国辽宁省等沙尘暴发源地和主要经由地建成5座观测站,并在两国气象机构之间实现观测资料和数据的实时互换另外,双方在这次会议上还商定在沙尘暴多发期的每年2~5月互派工作人员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并将每年举行一次共同研讨会三) 旅游观光合作 中韩双方在人员往来、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也发展迅速1)两国的旅游资源都丰富朝鲜半岛素有“三千里锦绣山河”的美称,还有现代大都市首尔、国际港口釜山、济州岛度假胜地、历史名城仁川以及著名军事分界线——“三八线”都是吸引中国游客的风景。

中国拥有众多的名山大川,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从南到北的四级风光,多姿多彩的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文化,对韩国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2)两国空间距离接近,旅游费用较低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旅程短而且,两国主要城市之间有35条定期客货运班机航线,每周421个班次从首尔直飞北京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方便快捷3)历史文化的共通性,文化的交流增多中韩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保持了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韩国文化受中国古代传统的儒、释、道家文化影响很深近年来,韩国掀起了“华流热”,而中国则有了“韩流”4)两国政府都采取积极的旅游政策和措施而且中韩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是加强交流的强大动力四) 友好合作关系 截至2001年5月,中韩两国间建立了58对友好省道和友好城市关系中国于1993年成立中韩友好协会,韩国则成立有韩中友好协会、韩中亲善协会、韩中文化协会和21世纪韩中交流协会等多个友好团体中国在韩国釜山设有总领馆,韩国在上海和青岛开设了总领馆,驻广州总领馆也即将开设,韩驻华使馆领事部还在沈阳设有领事办公室2002年8月2日,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访韩时同意韩国驻华使馆沈阳领事办公室升格为总领事馆。

四、 发展前景 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势头良好韩国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外向型、全球性的,中国经济又处在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形势下,市场不断扩大,因此,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增加很快,这对中韩经济都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中韩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随着中国按照WTO原则逐步开放电信、金融、农业、服务业市场,将为韩国的通信、银行、保险等服务性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进入中国的韩资企业可以通过开拓新的经营领域来获得更大的发展中韩民间经济协议会将为推动解决双方经济交流中的问题发挥积极的作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带来的挑战,人才战略将更加关键中国的国内企业将面临人才外流的挑战,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将在人才本地化方面面临考验 (二)中韩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将进一步扩大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韩国企业可以由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可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各个层面上进一步拓展中韩两国加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从而使韩国的对华投资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高技术贸易合作的潜力很大。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中韩两国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在高科技和信息产业方面的合作双方在信息、金融、能源、钢铁等领域进一步开展互利合作,会为两国全面合作关系增添更为实质性的内涵 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韩两国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