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铜及铜合金化学及电化学抛光.doc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KB
约7页
文档ID:537863371
铜及铜合金化学及电化学抛光.doc_第1页
1/7

铜及铜合金化学及电化学抛光:化学抛光 (1)普通型化学抛光溶液配方及工艺规范见表1 (2)清洁型化学抛光溶液 ①工艺流程上夹具一超声波脱脂一热水洗一三级逆流漂洗一除膜一化学抛光一流动水洗一无铬钝化一流动水洗一封闭干燥一成品下架 ②清洁型化学抛光溶液配方及工艺规范硫酸(H2S04)450mL/L表1铜及铜合金化学抛光工艺规范配方工艺规范12345硫酸(H2S04,密度1.84g/mL)/(mL/L)250~280 400~500硝酸(HN03,密度1.50g/mL,质量分数)/%40~50 mL/L106~829.5~6.440~60g/L磷酸(H3P04,密度1.70g/mL,质量分数)/% 5440~ 5070.5~95.6 冰醋酸(CH3COOH)/% 3035~45 铬酐(Cr03)/(g/L)180~200 盐酸(HCl,密度1.19g/mL)/(mL/L)3 尿素/(g/L) 40~60明胶/(g/L) 1~2聚乙二醇/(g/L) 1~2温度/℃20~4055~6540~6025~45<40时间/min0.2~33~53~101~215~30s用途适用于比较精密度高的制品适用于钢及黄铜制品适用于铜和黄铜制品,降低温度至20℃,可抛光白铜制品适用于铜铁组合制品适用于黄铜制品 添加剂70mL/LOP乳化剂1.0mL/L温度40℃时间l5s ③抛光液各成分对抛光质量的影响 a·硫酸。

主要作用是溶解剥离铜及其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与抛光添加剂A配合使用,可起到光亮整平作用硫酸浓度高时,抛光速度快,表面光亮度好但浓度过高时,抛光效果会变差硫酸浓度低时,抛光速度慢,光亮度差 b·抛光添加剂抛光添加剂分为A、B两组分A为添加剂,B为调整剂添加剂A是抛光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能起到促进反应速度和提高光亮度的作用添加剂A含量高时,抛光速度快,光亮度好,但含量再高时,无明显作用含量低时,抛光速度慢,抛光表面达不到镜面光泽在添加时,抛光添加剂A:H2S04—1:10(体积比),混合后再加入抛光添加剂B为调整剂,用于抛光液性能的调整当抛光表面亮度下降、只加入H2S04和抛光剂A也无法解决时,应适当加入抛光添加剂B,但应注意不要过量,否则,抛光表面会出新c·OP乳化剂0P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铜基体与抛光液间表面张力的作用,阻止工件凹处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能起到整平作用 d.工艺条件对抛光质量的影响 (a)温度溶液温度对抛光质量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抛光速度加快,表面光亮度好,但是温度过高会对表面光亮度产生一定影响当温度低时,抛光速度慢,表面光亮度容易控制 (b)时间抛光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抛光时间过短,工件表面光亮度不够。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得镜面般光亮的表面,应坚持短时、多次抛光的原则 (c)搅拌在化学抛光过程中,要求对抛光液进行搅拌或抖动工作,否则,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沿工件表面逸出,形成不规则条纹或痕迹,影响抛光质量但是对溶液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工件凹陷处的气泡迅速逸出,会造成溶液的整平性能下降 (d)铜制品基体表面状态基体表面状态对抛光质量影响很大表面光洁度较高的制品抛光的质量也高,对表面光洁度较差的制品,可增加抛光次数,逐步提高制品表面光洁度 e.工艺维护 (a)工件出槽时,应在槽液上方停留一定时间并抖动工作,以减少抛光液的带出工件入槽时,应尽量减少水分的带入,以避免稀释溶液,改变抛光液的成分组合 (b)当抛光工件亮度变差时,首先按H2S04:抛光液A=10:1添加补充,如果亮度仍然不理想时,可加5%H2S04,如果效果还不明显时,补加抛光添加剂B l%~2%,如果调整无效,可以用虹吸法将槽底部20%~30%左右的抛光液吸出,更新c)抛光过程中,溶液会产生硫酸铜成分的积累,必须及时清除干净,否则会影响抛光质量可采用结晶交替去除净化溶液,即用两个槽交替使用,一个槽使用一段时间后,补充10%H2SO4,静置降温,用另一个已处理好的槽子继续生产,每次更换槽子时应先例槽,去掉已结晶的硫酸铜。

最佳答案(二)电解抛光常见问题1.电抛光后,表面为什么会发现似未抛光的斑点或小块?原因分析:抛光前除油不彻底,表面尚附有油迹解决方法:选用“云清牌 除油除蜡液”,1:10兑水使用,60-90℃条件下浸泡5-20分钟如长时间使用后应考虑更换新液2.抛光过后表面局部为什么有灰黑色斑块存在?原因分析:可能氧化皮未彻底除干净局部尚存在氧化皮解决方法:加大清除氧化皮力度,可选用“云清牌 不锈钢氧化皮清除液”,“不锈钢氧化皮清除膏”等产品因除锈除氧化皮产品较多,具体适用产品可咨询威海云清化工开发院3.抛光后工件棱角处及尖端过腐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棱角、尖端的部位电流过大,或电解液温度过高,抛光时间过长,导致过度溶解解决方法:调整电流密度或溶液温度,或缩短时间检查电极位置,在棱角处设置屏蔽等4.为什么工件抛光后不光亮并呈灰暗色?分析原因:可能电化学抛光溶液已不起作用,或作用不明显解决方法:检查电解抛光液是否使用时间过长,质量下降,或溶液成分比例失调5.工件抛光后表面有白色的条纹是怎么回事?原因分析:溶液相对密度太大,液体太稠,相对密度大于1.82解决方法:增大溶液的搅拌程度,如果溶液相对密度太大,用水稀释至1.72。

在90~100℃条件下并加热一小时6.为什么抛光后表面有阴阳面,及局部无光泽的现象?原因分析:工件放置的位置没有与阴极对正,或工件互相有屏蔽解决方法:将工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工件与阴极的位置适当,使电力分布合理7.抛光后工件表面平整光洁,但有些点或块不够光亮,或出现垂直状不亮条纹,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可能是抛光后期工件表面上产生的气泡未能及时脱离并附在表面或表面有气流线路解决方法:提高电流密度,使析气量加大以便气泡脱附,或提高溶液的搅拌速度,增加溶液的流动8.零件和挂具接触点无光泽并有褐色斑点,表面其余部分都光亮是什么原因?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与挂具的接触不良,造成电流分布不均,或零件与挂具接触点少解决方法:擦亮挂具接触点,使导电良好,或增大零件与挂具的接触点面积9.同一槽抛光的零件有的光亮,有的不亮,或者局部不亮原因分析:同槽抛光工件太多,致使电流分布不均匀,或者是工件之间互相重叠,屏蔽解决方法:减少同槽抛光工件的数量,或者注意工件的摆放位置10.为什么抛光零件凹入部位和零件与挂具接触点接触附近有银白色斑点?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的凹入部位被零件本身或挂具屏蔽了解决方法:适当改变零件位置,使凹入部位能得到电力线或缩小电极之间距离或提高电流密度。

11.已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操作,为什么抛光后零件表面有或多或少的过腐蚀现象?原因分析:是否溶液温度过高或电流密度太大,如果溶液配制没有问题,又严格操作,则可能是抛光前的处理问题解决方法:严格执行电化学抛光前处理的操作,在酸洗过程中避免过腐蚀不要把清洗水留在零件表面,带进抛光槽12.“云清牌不锈钢通用电解液”为什么使用一段时间会出现泡沫?原因分析:工件表面未除油,一些油污浮在电解液表面,对操作带来了困难解决方法:已经出现此情况的,建议将表面的油污捞出,未出现的建议在抛光前进行除油13.电化学抛光液内硫酸与磷酸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因分析:硫酸较多,抛光速度过快,对金属基体可加快腐蚀,磷酸较多,可在工件表面吸附一种黏膜,亮度下降,抛光速度变慢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解决方法:调整硫酸磷酸合适比例也可以选择“云清各种无铬电解添加剂”配方14.工件抛光后表面无光泽,在浅黄色底子上有白色斑点,一般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可能是电解抛光溶液中铬酐含量过高,甚至超过1.5%解决方法:铬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污染环境,可选用无铬抛光液推荐使用“云清牌不锈钢通用电解液”15.电解液成本核算主要是哪些?主要是电费、电解液、整流器、电解槽、极板、铜棒、加热管等。

16.不锈钢各种材质在电解抛光时电流密度是多少?与电解成本有什么关联?原因分析:在市场常规情况下不锈钢各种材质在电解液的密度为:200系列不锈钢材质电流密度在25—50安培之间,300系列不锈钢材质电流密度在15—30安培之间,400系列不锈钢材质电流密度在30—55安培之间解决方法:可选用“云清牌不锈钢通用电解液”200系列不锈钢材质电流密度在15—25安培之间,300系列不锈钢材质在10—15安培之间,400系列不锈钢材质在25—30之间电流密度越大,耗电量越大而在电解成本核算中,电费所占的比例很大17.抛光后经擦拭干净扔无光泽,有浅兰色阴影什么原因?原因分析:可能是电化学抛光液配制后,未进行加热及通电处理,或溶液操作温度偏低解决方案:120℃下加热电抛光液一小时或将电解液加热到规定温度18.抛光后无光并且有黄色斑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可能电化学溶液的相对密度偏小,已小于1.70解决方案:调整电抛光的相对密度或在80—100℃条件下加热浓缩以增大起相对密度或是更换新液19.工件抛光后,为什么从槽中取出就出现褐色斑点?原因分析:可能是电抛光不够,或是时间较短解决方法:首先适当延长抛光时间,如果无作用,则可能是温度或者电流密度不够的问题。

20.电解时为什么容易出现打火现象?原因分析:导致这一现象有三点因素:一是挂具与工件接触点不牢固,二是电解液密度太低,三是电流密度过高解决方法:多换几种挂具与工件连接方法,尽量多增加挂具与工件的接触点如是电解液密度太低,可更换电解液,建议选用“云清牌不锈钢通用电解液”21.不锈钢电解液操作温度对电解抛光有什么影响?最佳温度是多少?原因分析:一般电解液使用温度为50—90℃之间,温度较低,抛光速度较慢,光亮度下降温度过高,液体对工件腐蚀加快,容易引起工件过腐蚀,电解液有效成分容易分解解决方法:温度较低应加热到规定温度,加热可使用各种加热管(如石英,钛材质加热管),长时间工作温度会上升,当温度超过90℃时应停止工作,散热可选用搅拌或冷却循环方式最佳使用温度是50—90℃,“云清牌不锈钢通用电解液”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0—80℃22.不锈钢工件表面凹凸不平,麻点呈凸状,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表面锈蚀较多,电解液只是微观腐蚀整平,较多的锈蚀电解液不能完全清除,如延长抛光时间,大量铁离子沉入电解液底部,降低电解液使用寿命解决方法:将工件表面的锈蚀清除干净推荐使用“云清牌不锈钢活化液”,“除锈水”,“氧化皮清除液”等产品进行清洗除锈。

23.影响电化学抛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温度,时间,工件材质,电解质,电压,电流,工件摆放位置24.在做不锈钢电解抛光时,表面吸附一层浅红色物质,再次放入电解液会有短时间的反应,什么原因?原因分析:用铜挂具,铜离子进入电解液吸附到阳极表面,影响抛光质量,再次放入会有短时间反应是因为电解液将工件表面的铜离子溶解了解决方法:选用钛挂具,在夹具裸露处用聚氯乙烯树脂烘烤成膜,在接触点刮去绝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