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参考资料2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 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0个字,会写“陆续、规律、缝隙、静寂、白茫茫"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重点)3.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4. 找出文中描写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5.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变化的写法6.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难点)作者简介生平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出生于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处女作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巴金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文学成就:他的散文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琢,而是在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艺术上的享受,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和光彩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充沛他的散文在娓娓道来的朴实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憩(q)园》中篇小说《新生》等。
他人评价: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鲁迅背景资料阅读《鸟的天堂》创作背景在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有一株500年树龄的奇特的古榕树榕树高15米,独木成林,浓荫蔽日,引来成千上万的飞鸟栖息其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朝出晚归,灰麻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鹤群一出一归,盘旋飞舞,掩映长空,嘎嘎而鸣,蔚(wi)为壮观1933年,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下了《鸟的天堂》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课外知识拓展阅读榕树独木成林的原因榕树是常绿大乔木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言道,独木不成林可是榕树能“独木成林”榕树是一种寿命长、生长快,侧枝和侧根都非常发达的树种它的主干和枝条上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垂落,这些气根多数直达地面,扎入土中,直立的气根活像树干,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片树林因此,榕树往往被人们称为“独木林”气根落地入土后不断增粗成为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同时还支撑着不断向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成为遮天蔽日、独木成林的奇观课外拓展知识——榕树榕树,属大乔木,高可达15-25米,胸径可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
树皮深灰色榕树被评为福建省省树,榕树也被福州、赣州评为市树课文相关知识阅读——“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在距广州市100千米外的新会县天门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1933年,作家巴金来此游览后,写出了散文名篇《鸟的天堂》1984年,巴金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四字,因此,“鸟的天堂”名扬天下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学法指导——辨析词语方法根据读音辨析词语成语中有大量多音字,在理解这类成语时,只要我们弄清它们的正确读音,然后根据读音去判断它们的字义,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应接不暇”,应(yng),应付,而非应(yīng),应该整个成语的意思(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就非常清楚了学法指导——解词方法联系上下文法把词语放到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例如,“应接不暇”联系上文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及下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可知,从榕树上飞出的鸟太多太多,作者的眼睛都捕捉不过来了,这种情况就可以用“应接不暇来形容。
识字教学——字源识字“眉”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像眼睛上长着眉毛眉”的本义就是眉毛课文精读学法指导1. 学习时,要弄清楚作者和朋友经过“鸟的天堂”几次,每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每次的所见所闻会不一样,进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脉络,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 深入阅读时,要抓住描写榕树特点和鸟儿活动场面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美丽风光,体会群鸟齐鸣、竞飞的壮观场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3. 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不同的情景课文朗读指导:本文朗读的总体基调是昂扬赞美的语速为中速;语气是情不自禁地赞赏;要读出赞美的语气读描写大榕树的句子时,读群鸟齐鸣、竞飞的情景时,语调要昂扬,体现出作者的喜悦、兴奋语调波动较大,来体现南国美丽风光的和谐之美尤其是描写大榕树和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群鸟欢腾的景象,这两部分要重点读,注意语气、语调和重音如,“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语气中的赞美稍显夸张,“似乎”“这美丽的”两个词语后面停顿时间稍长一些,如同诗一般的旋律;“每一片”“新”“美丽”“树”都做重音强调,要读得饱满,特殊润色。
课文片段朗读示范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文学常识知识照应: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品下文与上文相呼应,即“回应上文"〖段落层次划分〗〖段解〗:第四部分(14):写“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交流探讨借鉴为什么大榕树会成为“鸟的天堂”?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A:我觉得这株大榕树的位置长得好这株大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那里有水,有小鱼小虾,鸟儿把家安在那里,就能无忧无虑地生活B:我认为那株大榕树长得高大茂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从资料上了解到,这株大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这也为群鸟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地方C: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能保护环境、爱护小鸟课文中不是写“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吗?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打扰小鸟的生活,人们在远处建了一个观鸟楼,可以在上面观看群鸟翻飞的壮观场面,不允许走近大榕树正是人们的关爱,才让大榕树真正成了鸟的天堂。
D:正如三名同学所说的,大榕树的自身条件、生长环境,让群鸟选择在这里做巢安家;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小鸟,让这里真正成了鸟的天堂概括课文内容作者第一次在傍晚时分经过“鸟的天堂”,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榕树,没有见到鸟第二次在阳光照耀的早晨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感受到了鸟儿生活的自由和快乐课文段落层次划分第一部分(1-4):写“我们出去游玩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第二部分(5~9段):主要写了作者第一次经过“的天堂”,只看到大榕树的高太茂盛,赞美了榕树的美丽与蓬勃生机第三部分(10~14段):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群鸟欢腾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与赞美之情第四部分(14):写“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板书设计鸟的天堂 巴金 干:不可计数枝:枝上生根第一次(傍晚)→大榕树 静态美 根:直垂地上叶:充满生机 到处鸟声第二次(早晨)→群鸟 多 动态美 到处鸟影欢:叫、飞、扑主题解说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课文感悟: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纵情歌唱的鸟儿,构成了一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令人怦然心动让我们珍惜这份美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一棵榕树一片林,鸟在林中是主人走进“鸟的天堂”,那美丽迷人的南国风光扑面而来,满眼蓬勃的绿意,生机无限;满树欢乐的鸟儿,纵情歌唱这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令人怦然心动愿我们都能将这份美好珍藏在心底,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思考探讨: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文后思考题1指导前后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带引号,一个不带引号?分别指什么?明确作者的意图后,就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了参考答案: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文中指的是大榕树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很茂盛,给鸟儿们创造了良好的、自由的生活环境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十分自由、快乐,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的天堂作者直抒胸臆赞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思考指导2认真阅读第8、9自然段,找到作者傍晚到鸟的天堂都看到了什么,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感觉; 再阅读第11~1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就能找到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以及傍晚和早晨的鸟的天堂有哪些不同的特点阅读指导思考阅读时,引导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语句,感受大榕树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指导画出枝干和树根两方面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的句子比如:“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它承接第6自然段,表明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形象地说明了枝干数量很多,榕树很大比如:抓住绿叶多的特点表现了榕树的茂盛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可以体会到簇”说明绿叶很多,“堆”写出了绿叶拥挤、密密麻麻的状态,进一步表现了绿叶的多,可见榕树多么茂盛比如:抓住叶子的颜色表现了榕树的生命力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阅读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抓住“场面描写”“点面结合”其中,第12、13自然段是场面描写,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情景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
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有的是对群鸟活动情景的总体描述,是“面”;“一只画眉…”是对其中一只鸟的具体描述,是“点”第12自然段条理清晰,从起初”后来““接着”“继续”可以体会到第12自然段从不同角度活灵活现地描写了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到处……到处…写出了鸟的数量多“大的"“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