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治理与防止并举 保护与发展并重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9KB
约14页
文档ID:234116286
治理与防止并举 保护与发展并重_第1页
1/14

治理与防止并举 保护与发展并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新余市治理孔目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的实践与思考孔目江是新余市惟一一条全境内河流,发源于分宜县洞村乡西北 的石牛滩水库,流经洞村乡、欧里镇、观巢镇、毓秀山办事处和城北 办,从城南办贯下村注入袁河,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531平方公 里,河宽20-80米之间,属低山丘陵地貌,是归属新余市管辖的最 大地表径流由于当前全市饮用水源地袁河受上游城市或新余自身工 矿企业污染水质下降,未來影响其水质的不可控因素仍在增加,孔目 江的城市水源地价值日益凸显加之新余主城区己呈东、南、西三面 工业带半包围态势,孔目江流域更成为新余城区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撑 点对该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是新余市当前不可冋避必须解 决的重大课题孔目江流域历史发展情况及采矿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区域历史发展情况新余虽然是人口、地域小市,但自古就因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全国,不仅催生了明代全国十三所大型铁冶所之 凤凰山铁冶场,还铸就了当代江西最大的钢铁生产基 地、水泥工业和特色非金属矿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据2000年一份《江 西新余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资料显示,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31 种,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黄金属、费金属和燃料等五大矿类, 占全省发现矿产总数的18.7%,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矿产23种,列入 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12种,占全省总数的12. 5%o在列入省矿产资 源储量表的12种矿产中,有10种居全省前5位,其中:钮第1位; 铁、硅灰石第2位;磚第3位;钳、煤、硫铁矿第4位;熔剂用灰岩、 水泥配料用粘土第5位。

12种矿产潜在经济价值为320亿元,占全 省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的3.6%正是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全市 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37家,生产了全省50%以上的钢和绝大部分镒铁 合金,矿业从业人员45900余人,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5. 13%o孔目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采矿区,以煤、铁、金、铅、锌、石灰 石、高岭土等矿产出名,辖区内废弃的渣山、尾砂坝、矿井、遗留的 山塘、一些以工矿区命名的村庄等随处可见,据考证,是宋应星《天 工开物》记载的工矿区的所在地进入现代社会,孔冃江流域内依 然以采矿业为主,不仅拥有全市31种矿产资源中的25种,占全 市矿产资源储备总量的23%,还拥有充足的孔目江水资源,所以当 时637家矿业企业中有180余家位于孔目江流域,主要有铁矿、铅锌 矿、煤矿、石灰岩矿等,另外还有砖厂、采石场和各类矿产加工作坊 200多家,矿业从业人员达到12000余人,其中欧里镇以煤炭、观巢 镇以生石灰最为著称,不但满足全市需求,还畅销峡江、安福、新干 等新余周边县、市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很好地拉动当地经 济发展的同吋,也严重破坏了区域生态自然环境由于长久以来的开 采、加工,不仅山体和植被结构遭到损坏,到处呈现出“千疮百孔” 的场而,农田土壤也重金属污染严重,污染而积达60余平方公里, 土质常年为【II类,使农作物生长困难,农田大面积荒废。

尤其是许多 孔目江沿线企业在生产加工后,直接向江内排放废水和尾矿废渣,加 之农村、农业而源污染以及医疗废水直接排放等原因,致使孔目江水 质非常低劣,据2008年检测数据显示,孔目江水猛、铁、铅、锌、 锯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部分重金属超标达百倍以上,水面常年呈 现锈红色、深绿色、黄褐色等颜色,水质为劣V类,对沿线数万村民 及全市市民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如主要交通要道 粉尘遮天蔽日,煤矿采矿区氟严重超标,以小煤矿开釆为主的欧里镇 带元村、洲上村很多人家痴呆,残疾比例很高一些村庄变成空心村 或无人区,不仅水不能饮用,种的蔬菜、瓜果等也不能食用以下游 湖陂村为例,2006至2008年非正常死亡多达17人尤其是该村的 铁山村小组,人口最多时有农户32户、人口 103人,但平均每年出 现农民非正常死亡就有2人,蚩寸100余亩耕地只有10余亩可耕种, 其他地方几乎寸草不生,家禽家畜也经常出现饮用孔冃江水后死亡现 象,为此村民们纷纷搬离,铁山村曾一度成为无人村二、治理污染措施和生态绿色产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破坏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巨大影响,给新余市委、市政府 敲响了环境改造的警钟针对环境污染的状况,新余市委、市政府确 立了以保护孔目江全流域为主线、以治理重金属污染为重点、以开展 生态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为着力点的管治并举、生态 修复的思路,致力于走出一条治理污染、发展生态的新路子,以达到 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牛:态保障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有机统一的冃标。

实施孔目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孔 冃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起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并 要求县(区)配套相应专项资金,保障整治工作需要出台了《孔目 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孔目江水质保护办法》等文件,明确流 域保护范围和整治冃标,对水源区实行三级区划,分级保护,对流域 生态治理保护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职责分工和责任追究制度 等二)组建专门机构进行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着眼于孔目江水环境治理取得的初步成果,2010年6月,市委、市政府将观巢、 欧里两镇与毓秀山办事处合并组建孔目江生态经济区全区共辖28个行政村,面积181.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5.1万专事孔目江流域和周边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同吋承担新余 最大民生工程白梅水利枢纽工程的立项中报与建设工作,尽快开辟新的饮用水源地,确保让全市人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三)管治结合,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新余市在孔冃江污染治理中可以说大手笔,大投入仅以孔目江生态经济区为例,几年 来就累计投入超过1. 2亿元一是坚决整顿关停工矿企业对辖区所 属孔冃江沿岸的工矿企业进行整顿和治理,先后关停、搬迁铅锌矿、 漂染厂、采石厂、砖厂、小煤矿、洗煤场等工矿企业180余家,铁矿 釆矿区12K m2o在2011年与33家煤矿、非煤矿企业签订了 3年内自 愿关闭合同。

今年又投入3000万元,对辖区剩下的采石场、砖厂等 污染企业进行关闭全区关闭工矿企业已达300余家二是有效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先后关闭了沿江1公里范围内万头大型养猪场3个、 中小养猪场35家 并要求沿江1公里以外养殖企业全部建造沼气池, 实现污水达标排放;要求全区所有山塘水库停止投饵养鱼,实现“人 放天养”;在所辖孔目江流域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部退出棉花 种植,改种果蔬、葡萄、西瓜等农作物,同时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 等先进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对水质的污染四是全力阻断农村面源 污染按照“户收集、组运转、乡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模式,兴建农村垃圾收集点700余个,并购买10辆垃圾清运车、聘 请150余名保洁员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的清运,使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达85%为使各类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在孔目江沿线兴建 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31套,集镇污水处理池5套,医疗废水处理 池4套,有效减少了沿线的污水排放量五是改造山体林相面貌对 破坏较重的山体尤其是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关闭T矿企业的基础 上,开展了乱开采、乱排污、乱砍伐、乱搭建、乱葬坟“五乱”行为 的综合整治行动,严格查处违规采右、取土、破坏植被案件,规范农 村坟葬行为,并大力实施“改、造、封、管”等措施,即对森林公园 进行林相改造、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和弱势林木抚育管理,使毓秀山 森林公园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四)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新余市抓住全省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的契机,加快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提出以孔冃江生态经济区为核心,到2015年全市花卉 苗木面积达到20万亩的目标,以发展花木产业的方式来修复废弃矿 山、治理污染,同时带富当地农民,新余市还提出针对不同的污染种 类,进行分类治理一是在品种选择上,讲求科学根据清华大学环 境研究院和中国亚林中心的研究成果,选择适合清除重金属污染树种 和花草,如大面积种植红豆杉、桂花、香樟、泡桐,大面积推广本地 野生草本植物莺尾、扁担草二是在废旧矿山治理上,清除表层污染 较重土地恢复原貌,取新土覆盖一米以上的厚度,然后在上面种植利 于牛存的草皮或树种三是引进种植兰花、玫瑰、香根草、薰衣草, 提炼精油,从而避免二次污染据了解,目前孔目江生态经济区通过 退耕还林、退矿还林、荒山造林等方式腾岀土地面积33000余亩,己 发展花卉苗木20000亩,其中原受重金属污染的区域发展苗木6000 'Wo种植包括红豆杉、香叶树、红叶石楠、香樟等100多个品种五)积极申报建设白梅水利枢纽工程由孔冃江生态经济区负责开展的新余最大民生工程白梅水利枢 纽工程(坝址位于孔目江上游,为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申报 立项工作,目前止在积极编制可研报告和12项专题报告,力争在今 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

该工程的建设,不 仅可进一步发挥水库对孔目江水质的涵养作用,使孔0江流域水源保 护区水质达到I类标准,实现新余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分离,为 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干净放心的饮用水,还可以通过库区移民整体搬 迁,在移民新镇中发展花木等绿色产业,综合解决农民的“生产、生 活、生态”相统一的问题,另外水库的清淤工程可有效清除土壤的污 染,也有利于孔冃江流域的进一步综合治理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和生态治理,如今孔冃江水质常年稳定在 H类水标准,而湖陂村村民非正常死亡现象也连年下降,到2011年 为零,该村还在2011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孔目江区在此项工作中 投入最大,受益也最大,其森林覆盖率由成立时的56%达到了 69%, 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由4年前的89%提高到了 94%,野 牛:动植物品种恢复了多样性,园区空气质量达到•级;该区花木产业 冃前也成为了全区最具潜力的生态型产业,受到了全省上下的关注 该区还因此先后获得“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毓秀山国家森林公 园”、“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4块“国字号”品牌三、治理孔目江流域环境污染的主要经验既要治理污染、恢复植被、改善土壤,又要发展产业,这是一 个多难的局面,如何变多难为多赢,形成长效机制,照顾多方的利益, 得到持续发展。

这是一开始就摆在新余市特别是孔冃江生态经济区面 前的“拦路虎”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在关停工矿企业上,讲究“方法”一是做好宣传,找准理由颁布了《孔目江流域保护条例》等行 政性法规,对企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期分批关停污染严重的矿 山和企业,用牛态经济区美好的规划前景去说服企业;二是明确把握 拆迁标准,按照全市统一的房屋拆迁标准,机器设备按成本价折旧进 行补偿,谈不拢的由双方认可中介公司按成本法评估后再谈;三是讲 究方法,分步推进即先谈停产,后谈关闭,先从镇村干部有股份或 有亲属的企业关起,后关其他企业;先关手续不齐全的企业,后关手 续齐全的企业;先从停止乡镇、村委租地协议开始;先找到共同点, 后谈分歧点;四是环保、电力、国土、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五是及 时筹措资金,确保补偿及吋到位在发展产业上,加速结构调整近年来,孔目江I乂共关闭企业309家,每年损失主营收入8.1亿 元,税收7680万元同时,搬迁拆除这些企业需要1. 5亿资金这 是一个巨大的缺口该区通过发展总部经济、花木等无烟产业,促进 税收增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税收为例,2011年,实现税 收收入6. 2亿元,比成立吋增长近20倍。

三)在土地流转上,多措并举解决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用地针对不同的土地,采取不同的方法交通沿线,由政府按“一大 四小”的布置造林,而污染严重的废弃矿山由政府一次性收回进行治 理后再种植苗木,政府解决“点和线”的治理工作,大面积的污染区 域,由苗木企业按质论价,在政府干预下以不低于60元、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