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wm****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5页
文档ID:41667597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_第1页
1/5

1-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培育航天科技英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雷凡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高科技战略型企业集团,也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多年来,我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托重大工程实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有序发展一、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有序发展一是分层把握科技人才成长特点目前,集团公司拥有31 名院士、300 多名国家级和集团公司级专家、400 多名型号领军人才通过总结航天科技人才成长特点,我们将科技人才分为骨干、专才、将才、帅才和大家等 5 个层次其中,骨干是承担型号任务的主体力量,专才是各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将才是组织型号研制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帅才是实现航天里程碑式跨越的型号系列总师和领域首席专家,大家是引领航天技术战略发展方向的技术开拓者和杰出科学家我们按照“工程实践,培养骨干;长期积累,成就专才;一专多能,培育将才;艰辛砺炼,造就帅才;重德修身,成就大家”的育才规律,有意识地把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2-向将才、帅才培养,对那些执着专业、精于钻研,但性格相对内向、甘于寂寞的专才,鼓励他们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专家。

在人才的不同层次和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努力做到因才施育、因才施用最近,我们遵照源潮同志的批示,组织力量专门编写了《航天科技人才成长之路》,对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分类畅通科技人才发展通道我们在原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基础上,根据型号研制和技术创新等不同技术岗位的特点,建立了研究、设计、工艺、质量、标准化以及产品化等专业技术队伍,设置了从技术主管到总师和首席专家的不同等级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明确了相应的管理要求、任职资格以及考核办法,逐步建立起分层分类、进退有序的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明确了 11 大类、27 个航天主体专业,形成了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厂所)级专家组成的三级专家队伍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引导了科技人才在学术上发展、技术上进步,促进了科技人才有序发展二、依托重大工程实践,加快培养青年英才二、依托重大工程实践,加快培养青年英才一是搭建工程实践平台,用航天事业吸引凝聚优秀人才我们大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强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每年投入近 20 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大-3-规模开展航天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搭建开放式的工程实践平台。

目前,已经建成 10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3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 个国防科技工业研究应用中心和 13 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等 15 所高校建立了 35 个产学研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空天技术研究院通过建设这些技术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和高新武器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吸引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共引进了 1700 多名博士生、1.15 万名硕士生以及 300 多名海外优秀人才,其中 10 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计划”二是实施人才接力计划,着力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我们始终坚持工程推进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着力实施人才接力工程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在重点型号研制、重大技术攻关中考察德才表现及时选拔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工作实绩优的专业人才担任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让他们在创新思维最活跃、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黄金期得到重用通过实施让贤制、竞聘制、助理制,及时将后备人才放到重要项目、重要岗位强化砺炼,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对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通过型号之间、单位之间的多岗位锻炼、交流,加快提高他们的技术掌控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对年轻的科技领军人才,做到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每年向型-4-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颁发型号任务责任令,严格考核,强化履职责任目前,集团公司 400 余名正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中,45 岁以下的近 60%,平均年龄仅 44 岁;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工程正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仅 38 岁;月球探测工程设计师队伍中,35 岁以下达 70%这一大批朝气蓬勃、极富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青年科技英才正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栋梁和骨干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科技人才追求卓越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科技人才追求卓越一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不断传承航天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几代航天人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也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十分注重实践经验与作风传承相结合,坚持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院士和专家群体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带徒,不仅将专家群体长期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时传授给“弟子”,同时也将严慎细实的航天文化和科研作风代代相传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做好科技人才的思想指导和文化引导,积极倡导技术民主,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切实形成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

目前, “以成功报效祖国、以卓越铸就辉煌”已经成为广大航天科技人才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二是加大对优秀人才激励力度,带动广大科技人才快速-5-成长2010 年,我们设立了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和航天贡献奖,对突破型号研制重大瓶颈、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最高金额达 100 万元,首批 4 位航天功勋奖获得者全部是一线的科技领军人才对一线优秀科技人才,实行政治荣誉、物质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目前,集团公司 14 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 11位是一线科技专家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都直接联系一线科技专家,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人才有多大的作为,就会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才华,就会有多大的舞台正是有了这支激情昂扬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的航天事业才会有今天的勃勃生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源潮同志的重要指示,按照王勇同志的重要部署,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加快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