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美学概论周国平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 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事实上,尼采的美学尽管不太受 专治美学史的学者重视,对于艺术家却有极大的魅力,影响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的人生观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在这方面,别的美学理论恐难与之匹敌一、 日神与酒神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可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在这部著作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弄清这两个象征的确切含义,乃是理解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 因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缘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反倒是缘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 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日神是光明之神,它的光辉使万物呈现美的外观。
尼采说:“我们用日神的名字统称美的外观的无数幻觉在日神状态中,艺术“作为驱向幻觉之迫力”支配着人, 不管他是否愿意可见日神是美的外观的象征,而在尼采看来,美的外观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幻觉梦是日常生活中的日神状态在艺术中,造型艺术是典型的日神艺 术,表现在荷马史诗和希腊雕塑中的奥林匹斯众神形象堪称日神艺术的典范日神冲动既为制造幻觉的强迫性冲动,就具有非理性性质有人认为日神象征理性,乃是一种误解其实,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批评欧里庇得斯的“理解然后 美”的原则,指责他以冷静的思考取代日神的直观,业已与这种误解划清界限我们应记住,尼采始终视理性为扼杀本能的力量,谴责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性哲学 扼杀了希腊人的艺术本能—包括酒神冲动和日神冲动酒神象征情绪的放纵尼采说:酒神状态是“整个情绪系统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在酒神状态中,艺术“作为驱向放纵之迫力”支配着人不 过,酒神情绪并非一般情绪,而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深度的悲剧性情绪酒神的象征来自希腊酒神祭,在此种秘仪上,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滥醉,放纵性欲尼采 认为,这是为了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对于个体来说,个体的解体是最高的痛苦,然而由这痛苦却解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源,获得了与世界 本体融合的最高的欢乐。
所以,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醉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状态在艺术中,音乐是纯粹的酒神艺术,悲剧和抒情诗求诸日 神的形式,但在本质上也是酒神艺术,是世界本体情绪的表露总之,日神和酒神都植根于人的至深本能,前者是个体的人借外观的幻觉自我肯定的冲动,后者是个体的人自我否定而复归世界本体的冲动在一定意义上,两者的关系同弗洛伊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有相似之处,均属非理性的领域二、 艺术形而上学尼采常常谈到“审美形而上学”、“艺术形而上学”、“艺术家的形而上学”、“至深至广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艺术”,赋予艺术以形而上学的意义艺术形而上学可以用两个互相关连的命题来表述:“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艺术形而上学的提出,基于人生和世界缺乏形而上意义的事实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这意志的现象,二者均无意义他得出了否定世界和人生的悲观结论尼采承认世界和人生本无意义,但他不甘心悲观厌世,为了肯定世界和人生,便诉诸艺术艺术形而上学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组成日神和酒神是作为人生的两位救世主登上尼采的美学舞台的日神精神教人停留在外观,不去追究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这涉及尼采的一个重要思想,即艺术与真理的对立柏拉图早已提出艺术与真理相对立的思想,但立足点与 尼采相反他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是真理;现实世界不过是它的影子和模仿;艺术又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所以,他用真理来反对艺术尼采否认 理念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它是永恒的生成变化这 个世界对于人来说是残酷而无意义的,所以悲观主义是真理但是,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用艺术的“谎言”去掩盖 某些可怕的真理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就不致毁于真理这正是艺术的“形而上的美化目的”由此可见,从日神精神的角度看,艺术之具 有形而上学意义,是在于它对生命的价值,艺术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形而上学然而,这只是艺术形而上学的一个方面形而上学是要探本溯源,追问本体;仅仅停留在外观,未免有悖形而上学的本义所以,艺术形而上学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酒神精神三、 悲剧世界观日神精神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酒神精神却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前者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 剧。
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执着人生,后者超脱人生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与日精神相比,酒神精神更具形而上 学性质,且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外观的幻觉一旦破除,世界和人生露出了可怕的真相,如何再肯定人生呢?这正是酒神精神要解决的问题尼采从分析悲剧艺术入手悲剧把个体的痛苦和毁灭演给人看,却使人生出快感,这快感从何而来?叔本华说,悲剧快感是认识到生命意志的虚幻性而产生的听天由 命感尼采提出“形而上的慰藉”说来解释:悲剧“用一神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的和充满欢乐的看悲 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也就是说, 通过个体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快感从“听天由命”说到“形而上的慰藉”说,作为本体的生命意志的性质变了,由 盲目挣扎的消极力量变成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但是,尼采曾指责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等等是对悲剧快感的非审美说明,并要求在纯粹审美领域内寻找悲剧特有的快感那么,“形而上的慰藉”如何成其为一 种审美说明呢?尼采的办法是把悲剧所显示给我们的那个本体世界艺术化,用审美的眼光来看本无意义的世界永恒生成变化过程,赋予它一种审美的意义。
世界不断 创造又毁掉个体生命,乃是“意志在其永远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的一种审美游戏”,我们不妨把世界看做“酒神的宇宙艺术家”或“世界原始艺术家”,站在他的 立场上来看待自己的痛苦和毁灭,这样,现实的苦难就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就化作了世界的喜剧尼采认为,如此达到的对人生的肯定乃是最高的肯定,而悲剧则是“肯定人生的最高艺术”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就是尼采由悲剧艺术引申出来的悲剧世界观,也正是酒神精神的要义无论怎样审美化,“形而上的慰藉”毕竟有宗教气,后来,尼采要求把它连同一切形而上学当作浪漫病抛掉,转而主张“尘世的慰藉”这表明了他在为人生寻找形而上学根据问题上的困境四、 审美的人生关于《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惟一价值,“全然非思辨、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 是该书承认的惟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尼采后来提出“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 的思想早已蕴含在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中了当时他就宣告:“我们今日称做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
后来又指出:“我们 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科学)的 人生态度重估一切价值,重点在批判基督教道德,审美的人生态度首先是一种非伦理的人生态度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万物都属于永恒生成着的自然之“全”,无善恶可 言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视生命本能为罪恶,其结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恶感和自我压抑审美的人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罪恶感,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 和生命的欢乐其次,审美的人生态度又是一种非科学、非功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精神实质上是功利主义,它旨在人类物质利益的增值,浮在人生的表面,回避人生的根本问题尼 采认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避而不看人生的悲剧面目,因而与悲剧世界观正相反对科学精神恶性发展的后果,便是现代人丧失人生要基、灵魂空 虚,无家可归,惶惶不可终日尼采并不否认道德和科学在人类实际事物中的作用,他反对的是用它们来指导人生人生本无形而上的根据,科学故意回避这一点,道德企图冒充这种根据而结果是否定人生所以,如果一定要替人生寻找形而上的根据,不如选择艺术审美的意义是人生所能获得的最好的意义。
有一个时期,尼采受实证主义影响,表现出扬科学抑艺术的倾向事实上,在此前后,尼采对于艺术能否赋予人生以根本意义始终是心存怀疑的他一再谈到艺术能 否赋予人生以根本意义始终是心存怀疑的他一再谈到艺术是“谎言”,诗人说谎太多,他厌倦了诗人但是,问题在于:“倘若人不也是诗人,猜迷者,偶然的拯 救者,我如何能忍受做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拯救》所以他不得不求诸艺术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 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 生态度的真实含义五、 醉与强力意志 尼采早期沿用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概念指称他心目中的本体世界—那个永恒的生成变化过程,但在理解上与叔本华比较已有积极与消极之别后来,为了与叔本华 的悲观哲学划清界限,易名为“强力意志”强力意志”实际上就是用酒神精神改造过的“生命意志”,强调自然界中生命的丰盈、过剩,世界不是一个万物求生 存的消极过程,而是一个万物求生命力扩展的积极过程强力意志”说提出后,尼采在美学中愈来愈把各类审美现象与生命力的强度联系起来,在主张审美的人生 态度时更加强调人生的力度了。
在尼采后期美学中,“醉”是一个关键概念以前,醉只是酒神状态的别名现在,尼采明确地把日神状态和酒神状态都归结为醉,视为醉的不同类别,确认醉是一 切审美行为的心理前提,是最基本的审美情绪而醉的本质是“力的过剩”,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是“高度的力感”由生命力高涨洋溢的醉产生出种种审 美状态日神的美感是把生命力的丰盈投射到事物上的结果酒神的悲剧快感更是强大的生命力敢于与痛苦和灾难相抗衡的一种胜利感艺术是改变事物、借事物来 反映自身生命力的丰盈的冲动艺术家都是一些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人,受内在丰盈的逼迫,不得不给予相反,生命力衰竭的人绝无美感,与艺术无缘尼采得出结 论:“‘美’的判断是否成立和缘何成立,这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力量的问题所以,一个人能否对人生持审美的态度,是肯定人生还是否定人生,归结到 底取决于内在生命力的强弱盛衰六、 艺术生理学尼采在《尼采反对瓦格纳》一书中写道:“当然,美学不是别的,而是应用生理学他还曾手拟一个题为“艺术生理学”的十八条提纲,准备在《强力意志》中以 专门章节论述这个问题这项计划未能实现不过,“艺术生理学”的思想仍可散见于他后期的著作及他妹妹整理的《强力意志》中。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第一、 肉体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