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一、几个名词:2、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3、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用“f”表示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所以一个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距1、光心(0):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4、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5、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二、名词如图所示:光心(o)主光轴焦点(F)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三、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透镜光心(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发生折射后,经过焦点3、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1、物体在二倍焦距外,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光源(物体)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V2f),照相机原理2、物体在二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光源(物体)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处(V=2f),无实际意义(无用)3、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光源(物体)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V2f)。
幻灯机、投影仪原理4、物体在一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光源(物体)从图可知:将是两条平行光线,始终不能相交,无像生成,无实际意义(无用)5、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光源(物体)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同侧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原理像与物同侧)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1、成实像的条件:uf2、成等大的实像的条件:u=2f3、无像的条件:u=f4、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但一定是倒立的6、物体越靠近一倍焦距(物距)减小,像越来越大,且像距增大5、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生成的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生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B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B 2、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