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感器及应用》教案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0KB
约69页
文档ID:527256684
《传感器及应用》教案_第1页
1/69

传感器及应用教案章节课题项目一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模块一 传感器的定义与作用模块二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投影仪、课件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掌握传感器的定义、作用2.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能力培养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思考理解物理现象的能力德育渗透点学好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传感器的定义、作用难点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学法引导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举例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传感器所涉及的一些物理量的知识参考资料《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唐贤远 编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自动检测技术》,吴训一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传感器技术手册》,袁希光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测试技术及应用》,王启广,中国矿业大学出版课后体会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点名、稳定学生情绪2.说明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3.介绍本课程的学时安排4.说明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块一 传感器的定义与作用任务一 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任务二 传感器的作用和应用领域1.通过把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把传感器比作人的感觉器官,执行器比作人的四肢,就可以制造出工业机器人2.用途:信息收集、信息数据的交换、控制信息采集的功能3.传感器的应用范围:(1)在制造业中(2)在汽车中(3)在智能楼宇中(4)在家用电器中(5)在安全防范中(6)在机器人中(7)在人体医学上(8)在环境保护中(9)在航空航天中(10)在摇感技术中(11)在军事上的应用任务三 传感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传感器在现代科学技术、农业及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起到基础和支柱作用,在世界各国也成为一种重要产业模块二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任务一 传感器的组成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将收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转换电路:将无源型传感器输出的电参数量转换成电能量任务二 传感器的分类1、按输入量分 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生物量传感器2、按物换原理分 结构型、物性型、复合型3、按输出信号形式分 开关式、模拟式、数字式4、按输入和输出特性分 线性、非线性5、按转能量转换的方式分 有源型、无源型三、课堂热身 这堂课学习了传感器的基本知识、组成与分类等知识,要求掌握并理解传感器的涵义、作用。

四、拓展延伸1.作业布置:课后习题1-1、1-3试述生活中哪些家用电器使用了传感器2.预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让学生讨论后从生活中举例说明传感器的应用学生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教师补充)学生回忆并理解,完成课后习题2分1325分35132章节课题模块三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传感器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能力培养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渗透点好好学习做有用之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难点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理解学法引导1、讲授法2、举例法3、讨论法4、提问法 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自动控制原理的传递函数知识参考资料《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唐贤远 编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自动检测技术》,吴训一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传感器技术手册》,袁希光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测试技术及应用》,王启广,中国矿业大学出版课后体会教案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点名、稳定学生情绪2.复习提问(1)什么是传感器? (2)传感器的作用和应用领域有哪些?(3)传感器的组成?分类?3.概述内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块三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任务一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在被测量每个量值处于稳定状态下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有1、灵敏度用k表示,是输出量y和输入量x之比,或看成两者的增益之比2、分辨力规定范围内能够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M)通常 ;N为噪声电平,C为常数3、测量范围和量程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传感器能测量的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称为测量范围两者之差就叫量程,4、误差特性(1)线性度 指校准曲线与理论拟合曲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值()的百分比,表示为1)端基拟合直线 由传感器校准数据的零点输出平均值和满量程平均值连成的一直线2)独立拟合直线方程 用最小二乘法求得(2)迟滞 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期间,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现象数值是百分比,用表示3)重复性 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多次测量时,输出特性不一致的程度属于随机误差,记作,为标准误差,为最大误差;(4)零漂和温漂任务二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当输入量(X)随时间变化时(如加速度、振动),讨论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输入输出关系称动态特性三、课堂热身 这堂课学习了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的知识,要求重点掌握并理解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四、拓展延伸1.作业布置:课后习题1-52.预习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与准确度及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学生起来回答学生思考,老师讲解、引导。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2分13分3030132章节课题模块四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与准确度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掌握测量误差的含义及分类2、掌握准确度的计算并学会应用能力培养点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渗透点努力上进,探索求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传感器测量误差与准确度的含义及用法难点传感器测量误差与准确度的含义及用法学法引导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无参考资料《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唐贤远 编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自动检测技术》,吴训一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传感器技术手册》,袁希光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测试技术及应用》,王启广,中国矿业大学出版课后体会教案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点名、稳定学生情绪2.复习提问(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2)传感器的误差特性有哪些?3.概述内容:测量误差的类型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准确度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块四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与准确度任务一 误差的类型1. 按误差的性质分类(1) 系统误差(2) 随机误差(3) 粗大误差2. 按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分类(1) 静态误差(2) 动态误差任务二 基本测量知识1、误差表示方法(1)绝对误差 指示值与真值之差 若设一修正值C,。

2)相对误差 实际误差 ;标称相对误差;引用相对误差1-9有一台测温任务三 准确度(S)传感器和测量仪表的误差是以准确度表示的为最大引用相对误差;例1:有一台测温仪表,测量范围为-200~+800℃准确度为0.5级现用它测量500℃的温度,求仪表引起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由准确度公式得===5==0.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