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29KB
约26页
文档ID:49104566
2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_第1页
1/26

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 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 l法国:Auguste Comte, Alexis de Tocqueville, Emile Durkheim, l英国:Herbert Spencer, John Stuart Milll德国:Karl Marx, Ferdinand Tönnies, Werner Sombart, Max Weber, Georg Simmell美国:W.E.B. Du Bois, Thorstein Veblen, Charles Horton Cooley, George Herbert Mead, W.I. Thomasl意大利:Vilfredo Pareto第2章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l一、反实证主义与社会学l二、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l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一、反实证主义与社会学l1、德国的反实证主义:浪漫主义、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l2、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新康德主义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等l3、共同立场: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 二、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略)l 生平与背景l形式社会学思想l简要评价齐美尔的社会学著作l齐美尔的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问题》(1892)、《道德科学引论: 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1892~1893)、《货币哲学》(1900)、《康 德〈在柏林大学举行的十六次讲演〉》(1903)、《宗教》(1906)、 《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1908)、《社会学的根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1917)。

l《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三联1991;l《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l《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人民2003;l《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 2000.,台北:联经. 2001;l《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l《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2002;l《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2002;l《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 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l (一)生平与背景l(二)主要社会学思想l(三)简要评价(一)生平与背景l个人生平l著述 l思想背景l研究旨趣Weber, Max(1864-1920 )l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l1864年4月21日生于德国埃尔福特(Erfurt)的一个中上阶级家庭, 1896年迁居柏林父 亲是一位法官和自由党政治家,先后任柏林、普鲁士、德意志帝国议员家中为知识界和 政界名流聚会场所l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主修法律,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 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律,1886年通过法学考试。

l1891年以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取得教师资格,次年开 始以编外讲师身份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1894年被弗莱堡大学聘为国 民经济学教授;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 l1897-1903年,引与父亲的关系以及婚姻问题精神崩溃,1899年入院治疗,1903年被迫辞 去教职,去美国休养兼考察l1903年与桑巴特一起创办《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杂志,1905年出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1908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会,1909年开始撰写《经济与社会》,1911开始比较 宗教史研究一战期间主动要求服兵役,战后参加议会竞选,参与魏玛共和国宪法起草 l1918年在维也纳大学重执教鞭,次年转慕尼黑大学任教,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 韦伯的著作 l韦伯最主要的社会学著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经济与社会》(1920-22) l《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9/ .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1999;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朱红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黄振华、张与华译,台北:时报文化1991;l 《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编译,台北:远流1991. 冯克利译,北京:三联1998《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对大学生的两篇讲演》.王容芬译,北京:国际文化1988;l《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1988/台北:谷风1991/台北:唐山1987/2001/台北:左岸文化1987/黄晓京.彭强译,成都:四川人民1986/黄晓京、彭强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l《经济与社会》(两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1998;l《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2000;l《支配社会学:韦伯选集 Ⅰ》,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3.(下卷第九章第一 - 四节)/ 《支配社会学:韦伯选集Ⅱ》,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3(下卷第九章第五- 六节)/《支配的类型:韦伯选集 Ⅲ》,康乐编译,台北:远流1989(上卷第一部份第三章);l《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3.(下卷第九章第七节)l《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2003;韦伯的著作(续) l《宗教社会学》(上卷第二部份第五章),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3. /刘援、王予文译,台北:桂冠. 1993;l《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等译,香港:牛津1997/北京:三联1997;l《世界经济通史》,姚曾廙译,上海:上海译文1981;l《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89;l《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89;l《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1995/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1993;l《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一、二),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6;l《韦伯文集》(上、下),韩水法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l《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黄宪起、张晓琳译,上海:三联1988;l《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郑乐平编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97;l《入世修行:马克斯·韦伯脱魔世界理性集》,王容芬、陈维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思想背景 l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历史主义(狄尔泰)的“理解”,新康德主义(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的价值哲学,存在主义(雅斯贝斯)的“理解与解释”l经济学中的德国历史学派 :罗舍尔(W. Roscher)、施莫勒(G. Schmoller)l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l同时代的社会学:腾尼斯、齐美尔研究旨趣 l韦伯的学术兴趣十分广泛,涉及法律、经济史、 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比较宗教史、一般社 会学等l研究旨趣集中于探讨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以 及由于这一进程而引起的社会和文化问题l调和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二)主要社会学思想l1、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解释性理解与因果说明,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理想类型l2、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理性与社会行动,权力与社会分层,合法统治与科层制l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及其理想类型 新教与资本主义 理性化悖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l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 会行动l理解社会学:解释性理 解与因果说明l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l理想类型“社会学是一门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其过程和结果,对社会行动做因果说明的科学——《经济与社会》第1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的研究对象l行动(action):指个人赋予其意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内心的;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回避或默许。

l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社会行动是指以行动者的主观意象为基础,并在行动过程中取向他人行动的行动l社会行动的条件: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意义;行动者的行动以他人的行动为目标,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理解社会学l理解(verstehen, understanding)l可观察的理解(observable understanding)l解释性理解(interpretative understanding)l因果性与因果说明:社会历史事件具有因果性,但通常不是完全确定的、线性单向的,而是或然的、多重双向的;社会学的因果说明就是确定两个现象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l价值无涉(value-free):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无条件地将经验事实与他对这些事实的评价区分开来,即区分实然知识与应然知识l价值关联(value-relevance):学术工作的某些方面或过程,比如选题、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实际等,与价值相关l社会科学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观察分析的客观中立理想类型l理想类型(ideal-type):指社会科学家基于其研究兴趣和理论取向而建构出来,用于把握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念工具。

它既不是对经验现实的真实描述,也不是指社会的理想状态,而是指某种现象的典型状态它是一种分析工具而不是评价工具l历史学的理想类型:封建主义、资本主义l社会学的理想类型:科层制、行动的理想类型、结构的理想类型2、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l理性与社会行动l权力与社会分层l合法统治与科层制理性与社会行动l理性:目的理性(purposive rationalit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formal rationality],价值理性(value-rationality)l社会行动的类型:理性行动与非理性行动l理性行动:目的或工具理性行动(合理地导向一个特定目标的行动),价值理性行动(合理地导向一个绝对价值的行动)l非理性行动:传统行动(被传统和习俗决定的行动),情感行动(被行动者的情感状态决定的行动)权力与社会分层l权力及其来源l经济分层:阶级l声望分层:地位群体l政治分层:政党合法统治与科层制l统治及其合法化l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传统型统治(the traditional)、魅力型统治(the charismatic)、法理型统治(the legal-rational)l科层制(bureaucracy)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l宗教的理想类型 :入世禁欲主义,入世神秘主义,出世禁欲主义,出世神秘主义l新教与资本主义:韦伯命题l理性化悖论(三)简要评价l一个在思想和行动上充满矛盾的学者。

l一个社会学家:古典社会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人文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l延迟但巨大的影响:几乎所有当代西方重要社会科学理论和流派,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从韦伯著作中汲取营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