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近代中国史

ji****7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9.50KB
约22页
文档ID:29806928
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近代中国史_第1页
1/22

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近代中国史,1919年~192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时间范围:1919年~1949年,共30年二、基本线索:中心内容是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三、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⒈同:⑴社会性质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革命任务相同:都以反帝反封建作为革命的任务;⑶革命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⒉异:⑴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⑵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⑶群众基础不同:资产阶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无产阶级广泛发动群众;⑷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⑸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没有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⑹所属时代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阶段特征】一、政治:⒈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⒉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高潮二、经济:一战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三、思想: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考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国民革命运动;孙中山三民主义考点解析】一、五四运动1、原因:⑴国内原因:①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②阶级:“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③思想: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⑵国际原因: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⑶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过程:3、结果:胜利原因: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巨大作用4、意义:5、五四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2、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23日,上海⑴主要内容:①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⑵意义:标志中共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⑴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⑵代表的阶级利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⑶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⑷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中共二大(1922年)⑴内容:①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一大”上提出);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⑵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能够提出科学纲领的原因: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就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1927年)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⑴背景:⑵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⑶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⑷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2、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3、主要成就:北伐的胜利进军,4、失败:⑴失败原因: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主观:年幼的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⑵教训:5、意义:,四、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名题演练:1、(00年上海历史卷)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这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注意,仅仅对问题作“是”、“否”式的判断是不给分的,应当解释或论证你的判断。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给,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1)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哪两个显著的变化?孙中山思想两个显著变化是: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生活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3) 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若能指出:帝国主义在这个实行分裂剥削政策,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可加分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书》,1925年3月)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对孙中山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与共产党合作之路,2、(07年全国文综Ⅰ20)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军事权力?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北伐战争 D.迁都南京3、(08年广东历史卷10)“尽管他衣着简要,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

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4、(08年海南历史卷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5、(08年上海综合卷10)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6、(07年广东历史卷7)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