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找空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为幼儿提供了开拓视野,探究世界的机会本次教学活动是针对学生自然探究的特点,以观察、思考、实验为主要手段,引导幼儿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及重要性2. 引导幼儿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探究空气3. 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围绕空气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空气的存在及性质2. 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3. 空气的压力4. 空气的变化:温度、湿度等5. 空气实验(做纸飞机、吹气球、玩气球、吹香蕉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唱歌、短片、PPT等形式引入空气话题将观察实际环境与空气相关的现象,如:放置的香蕉变色;在喷气泉旁的衣服会湿;用手指在嘴前试试哪边有风,等等2.发现环节(20分钟)教师分小组让幼儿发现更多与空气相关的现象,并鼓励他们提问例如提问:什么是空气;空气是什么颜色,你怎么知道?空气对人以及物品有什么作用?3.探究环节(35分钟)在探究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活动并组织幼儿进行探究和实验例如,活动一:吹纸飞机让幼儿根据模板自己制作纸飞机,并在室内飞试验,不断调整、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空气对于纸飞机的影响。
活动二:玩气球给孩子们准备一些气球,教师可以手动充气或用气泵放气,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进而让他们发掘其中的道理活动三:吹香蕉给孩子们以香蕉为物品,通过鼓动他们亲身实践从而掌握气流对物体的影响让幼儿将香蕉对着嘴吹,探究气流对物体的效应4.与评价环节(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探究活动中的发现与发掘,让幼儿梳理整个学习过程,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和评价同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探究科学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探究活动的教学实践,教师和幼儿们都有了固实的体验和认知,有好的互动传递,最终得出了良好的效果和感受:1. 教师让幼儿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参与探究,由此让不同的想象成为现场探究的素材,形成互动的学习环境;2. 教师灵活地使用空气类的活动,从而让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和互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3. 教师通过回归孩子自己的感受与经验,引导幼儿产生针对性的问题,这样能够提高探究的深度并且对孩子们的求知心理极有利4. 教师通过评价和肯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价值,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总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结合,使幼儿在课堂上中得到了主动发现和自觉探究的机会,最终实现了更深入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