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方仙道的养生法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50KB
约5页
文档ID:466455437
方仙道的养生法_第1页
1/5

方仙道的养生法关于方仙道的方术种类,蒙文通先生将其分为导引行气、 服食炼养以及房中养生三大流派他说:是古之仙道,大别为三, 行气、药饵、宝精,三者而已也《晚周仙道分三派考》,《蒙文 通文集》第一卷第335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行气一词也作食气,它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养生方法从《山 海经》、《吕氏春秋》中所说的食气民、无骨子、饮露吸气之民, 到《行气玉佩铭》、《庄子》及《却谷食气》中记载的炼功理法, 都证明行气之术在战国、秦汉之际相当流行《行气玉佩铭》是现存最早且完整地描述炼气过程的一件出土文 物,郭沫若先生认为它是战国初期的作品, 于省吾先生认为它是 晚周作品全铬共计四十五个篆文,今译为:行气,深则蓄,蓄 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复,复 则天天机本在上,地机本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译文参见郭沫若《奴隶制社会》、陈邦怀《战国行气铭考释》,后文载于《古 文字研究》第七辑这些铬文说明炼气首先要注重蓄气,从其强调深、伸、下的要领 来看,这个气自然是蓄于丹田正如东汉荀悦《申鉴俗嫌篇》中 所说:若夫导引畜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疾邻脐二 寸谓之关关者,所以关藏呼吸之气,以禀授四气也。

故长气者 以关息,气短者其息稍升,其脉稍促,其神稍越,至于以肩息而 气舒;其神稍专,至于以关息而气衍矣故道者常致气于关,是 谓要术桓谭《仙赋》亦曰:积气关元气沉丹田,神凝关元, 由于不断的蓄积,能量加大,渐渐的丹田之气就会运转,从下而 上,通过尾闾、三关,沿背部督脉上升头顶,故曰固则萌,萌则 长,长则复,复则天显然,这样一个内炼神气的过程,与后世 道教文献中所描绘的气功中的周天功景象十分相似《庄子大宗师》曰:真人之息以踵所谓踵,是指足底涌泉以 此来理解天机本在上,地机本在下,则《玉佩铭》所言这不仅仅 是气功小周天功夫, 而当为内丹大周天功夫 其轮廓与过程与汉 唐内丹法相近,它应是道教内丹法的雏形胡孚琛先生也认为, 此玉佩当为先秦时的内丹学文物他说:历史资料证明,秦汉方仙道已秘传内丹修炼之术,这也可在《太平经》 、《想尔注》等道 书中找到踪迹胡孚琛、吕锡琛《道家通论》第 523 页,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所谓玉佩, 无非是古代贵族阶层的一种装饰品 然而在这样一件 小小的玉佩上, 却提纲挈领、 言简意赅地刻上了古代气法的关键 要领,犹如后世的一首丹诀, 这本身就充分表明气功活动深入王 朝,作为一种养生方法, 大抵已成为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

并由之而形成了以王乔、 赤松为代表的先秦行气 派《淮南子齐俗训》 曰:今夫王乔、 赤诵子,吹呕呼吸, 吐故内新, 遣形去智,抱素返真, 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同书《泰族训》说: 王乔、赤松,去尘埃之间,离群特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乏 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蹀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性矣 后汉桓潭《仙赋》亦说:夫王乔、赤松,呼则出故,翕则纳新, 夭矫经引,积气关元,精神周洽,鬲塞通流,乘凌虚云,洞达幽 明《艺文类聚》 卷 78 引)这些文献中把王乔、 赤松列为一派, 并指明他们的功法重点在于吐故纳新, 积气关元, 这恰好证明其 与《行气玉佩铭》的渊源关系据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曰:王乔,蜀武阳人也,为柏人令, 得道而仙赤诵子,上谷人也,病疠,入山导引轻举假上也蜀 之武阳,在今四川彭山县境 《续汉志》中有武阳县,刘昭注引 《益州记》曰:县有王乔仙处,王乔祠今在县下今彭山县境北 平山,即王乔炼养成仙处后张陵创教,于此立北平治 《无上 秘要》卷 23 引《正一气治图》 说:北平治上应室宿, 山上有池, 纵广二百里,中有芝草神药,昔王子乔得仙之处赤松子亦在巴 蜀活动,《列仙传》说他至昆仑山,常止西王母石室中。

今四川 松藩有古赤松子观,谓为赤松子修道成仙之处此外,《列仙传》中精通气法者尚有邛疏,周封史也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至数百岁有羌人葛由,周成王时修道绥山,师从者颇众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 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足仙,亦 足以豪 他们均以内练神气而闻名当时, 成为先秦方仙行气派的代表后来赤松之术经川北流至陕西、 中原, 故关中地区行气派推重赤 松子,至西汉张良犹言愿从赤松子游 王乔、彭祖之术则沿长江、 汉水流域,传播于荆楚吴越,成为南方丹法系统的先祖楚国屈 原作《楚辞远游》 篇讲内炼丹法, 即师承王乔、 彭祖之遗教《远 游》曰: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淡 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矣, 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 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日延奇傅说之托辰 星矣,羡韩众之得一又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餐正 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精气入而粗秽除, 顺幽风以从游兮, 至南巢而一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一气之和德曰:道可受兮 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魄兮,彼将自然。

一气孔 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 门这是讲仙游还是内炼呢?后世学者议论纷歧 惟明王船山独排众 议,确定其系内炼丹法著作他说:此篇之旨,融合玄宗魏伯 阳以下诸人之说,皆本于此,迹其所由来,盖王乔之遗教乎!所 述游仙之说,已尽学玄者之奥,后世魏伯阳、张平叔所隐秘密传 以诧妙解者,皆已宣泄无余即指明《远游》篇为战国之丹经, 而与王乔之仙道实有一脉相传之渊源此说证以《行气玉佩铭》 所言丹法,当属可信第 #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