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力发展历程感想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21KB
约29页
文档ID:438792082
电力发展历程感想_第1页
1/29

电力发展历程感想电力多种经营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困惑及政策思考电力系统根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了多种经 营,创办了阵容庞大的多经企业,吸纳并安置了近百万社会青年和下岗分 流人员就业或再就业,创造了蔚为壮观的经济成果通过多种经营,为电 力工业的改革、发展以及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多经企业将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同 时也直面许多困惑,面临着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淡出内部市场另辟 蹊径的抉择围绕这个命题,笔者作了一些调硏,结合参阅一些文献,发 表以下几点浮浅看法一、电力多种经营的起步及发展历程1、电力多种经营的起步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后, 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停止了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的做法,加上“文革”期间留待就业的大批人员,使社会待 业人员陡增,就业压力相当大在此情况下,全国各行各业各单位积极响 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先是建立了返城知青生产自救式的生产基地,后 又组建了大批劳动服务公司,电力系统各企业也是如此后来,水利电力部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电力系 统各单位把安置返城知青和待业青年的劳服公司改变成为多种经营的基本 企业。

随着电力系统贯彻“减员增效”战略,大量的电力职工分流安置到 多经企业从业,使多种经营成为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力多经企业 得到巩固和发展一是安置待业人员的需要,一是安置分流人员再就业的 需要,这就是电力多经企业起步和成长的渊源2、电力多种经营的发展轨迹电力多种经营从起步、成长、壮大到现在,历经了五个阶段,其轨迹 简述如下:第一阶段,1979 年至1987年起步形成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党中央国务院为妥善解决和安置“上山下乡”返城知青就业,保持社 会稳定,先后作出一系列决定,并于 1980 年 8 月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会 议,1981 年10 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 解决城镇就业问题若干决定》,要求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一定要做 好返城知青和待业青年的就业安置工作一个以兴办集体企业,组建劳动 服务公司为形式的就业安置热潮,很快地在全国展开当时,水利电力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确定在水利 电力部劳动工资司下设立集体企业处,负责组织和推动全国各网、省、市 (区)电力工业局和各电力企业开办“劳动服务公司”等集体所有制企业, 妥善做好安置工作。

这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电力系统内部诞生了 一大批集体厂、安装队、劳动服务公司;一大批电力职工待业的子女和返 城知青得到了就业1984 年10 月水电部在江苏望亭电厂召开了“全国电 力工业企业管理和体制改革现场交流会”,正式把发展集体经济,开展多 种经营列入电力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轨道,确定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的改革发展方针,并把系统内所办的“劳服公司”等集体企业统称为“多 种经营企业”次年12 月在湖北丹江口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电力多经工 作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在全国电力企业实行“一厂两制”的改革方向,要求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并存发展,后经企业整顿和立章建制,电力 多种经营工作体系和电力多经企业的管理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据统计,到1987 年底,全国电力系统多种经营集体企业发展到3755 个,拥有流动资产3.4亿元,固定资产原值7.45亿元,1987 年经营总收 入达32.6 亿元,实现利润4.23亿元,净利润1.86亿元,人均创利 755.9 元,当年向国家上缴税金2.79 亿元,职工队伍发展到25.9 万人, 其中安置职工待业子女就业9.8 万人,职工家属和为新建电厂吸收的农民 工 11 万人,富余职工 4.3 万人。

这个时候,湖南电力系统也已办了集体 性质的多经企业123 家,从业人数达到5724人,其中从主业委派到多经 企业的职工有796人;当年多经企业总收入达到7965 万元,实现利税 1093 万元,取得了起步发展的好成绩第二阶段,1988 年至1991年为成长巩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使多 种经营更好地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发展需要,使多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得到 巩固提高,逐步向生产经营型发展1988年 12月在能源部召开成立大会的同时,在北京昌平召开了第三 次全国电力多种经营工作会会上,能源部党组明确作出了“大力发展多 种经营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要求全国电力企业 “把多种经营作为产业来抓”同时,还提出了“多经企业要由安置型、 福利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进入主业以外的资源开发,拓宽经营领域”的 要求1991 年能源部党组又进一步确定了“电为核心,多种产业,三大 支柱,协调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并指出“电力多种经营要向产业化、集 团化方向发展”通过贯彻落实能源部党组新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部署,进 一步明确了电力多种经营发展目标,多经企业的经营效益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四年的努力,到1991 年末,全国电力多种经营总收入已经达到 81.47 亿元,实现利税12.44亿元,从业总人数已有40.4万人。

湖南电 力多种经营当时处于全国电力系统的中上水平,全年实现总收入2.34亿 元,实现利税总额2509 万,从业人数已突破一万,达到11286 人,其中 主业委派的全民职工已有3571 人之多第三阶段,1992 年至1997年发展壮大阶段这个阶段的电力多种经 营,主要是结合电力企业的改革、减人增效,向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 “两个效益”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鼓舞并坚定了电力系统发展多种经营的 信心能源部在大连召开的“电力系统加速发展多种经营现场会”,充分 肯定了发展多经的“十六字方针”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要坚决贯彻 落实不动摇为了把这种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能源部 作出了《关于加速发展多种经营的决定》,使电力多经工作的发展,多经 企业的建设壮大,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在第三阶段的六年中,多种经营异乎寻常的发展速度表现在各项数字 的高速增长,1997 年全国电力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820亿元,实现利税 72.4 亿元,从业总人数已经达到82.5 万人,其中从主业分流来的全民职 工 34.8 万人,各项数字都比六年前成倍数增长。

湖南电力多种经营也在 这个阶段快速成长,经营总收入连破几大关,已经达到21.3 亿元,实现 利税1.97亿元,从业人数达到2.9 万人,其中有主业全民职工1.06万人 这些数字标志着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已经进入产业化发展“两个效益”并重 的发展新阶段第四阶段,1998 年至2002年,战略性改革发展阶段电力多种经营 进入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战略发展思路,实现与市场接轨,谋求按市场 规则构建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的新格局1998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 再就业工作会议》,要求国有企业既要切实做好减人增效,又要认真做好 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工作为贯彻这个会议精神,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召 开了《再就业暨多种经营工作会议》会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是国家电力公司整体改革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分,要紧紧围绕电力主业,大力发展多种产业,把多种产业视为电力主业 的延伸和幅射”的新思路,同时确定了“以电力为主导,发展多种产业, 提高科技含量,全面进入市场,兼顾两个效益,实现协调发展”的多种经 营三十六字发展新方针2000 年国电公司又在山东召开了《多种产业暨 减人增效工作会议》,对多种经营提出了“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 管理科学化,发展产业化”和建设“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 多经企业奋斗目标,提出这个“四化两体”的目标要求,给多种经营的战 略地位作了进一步的提升,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电力多种经营的增长在数量上有了新的提升,在 质量上有了更大的提高,截止2000 年,全国电力多种经营已经有独立法 人企业 9652家,经营总收入1312 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661.6 亿元,实 现利税总额 104.9 亿元,从业总人数增加到84.9 万人,其中属主业调入 的全民身份的职工有32.1 万人这些指标,与国家统计局当年公布的全 国 20 个主要行业经济指标排位相比,相当于中间水平,是一个十分可观 的结果第五个阶段,2003 年至现在,寻求改革突破阶段2002 年初,国务 院颁发了《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在方案中提出“对现有 国家电力公司系统所拥有的辅助性业务单位和‘三产'、多种经营企业进 行调整重组”的要求这两年来,多种经营的企业,普遍在探索调整的方 向及重组的途径问题,同时也在加快市场化的进程,抓紧规范化管理的探 讨和实践,进一步推动多种经营的发展通过寻求市场化规范化发展的突 破,使多经企业走上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道路3、电力多种经营的历史作用循着电力多种经营的发展轨迹,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二十多年来, 电力系统发展多种经营成果是显著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具体地说,笔 者认为电力多种经营在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对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里略举四点为证:(1) 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排解了老电力职工的困难据粗略统计 全国电力系统多经企业,从1981年至2000 年累计安置系统内职工的待业 子女、返城知青和从主业分流的职工就业或再就业共计79 万人,还安置 了大批因建设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既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又为老电 力职工解决了子女就业的困难问题2) 为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节省了成本全国电力系统多种经营的 从业者逾80 万,如果是由国家拿钱建设安置型企业,需要数百亿元的资 金投入从主业分流安置在多经企业的30 余万全民职工,国家未曾拨付 过安置费,反而为电力工业节省了大笔的工资性支出可见,通过多种经 营所创造的效益,实际上是为电力改革节省成本3)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仅从1991年至 2000 年10 年 时间计算,全国电力多经企业创造了总收入有近7000 亿元,创造的利润 近 400 亿元,上缴的税金近 300 亿元,这是国家预算外的收益二十多年 来,电力企业对多经企业依法扶持的资产,经过权威部门界定共有34亿 元,而多经企业用纳税的形式回报给国家的有10 倍于所扶持的金额。

所 以说,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是有积极 贡献的4) 支持了电力工业发展电力系统开展多种经营二十多年来,国家 电力工业总体能力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1987 年,全国电力发电装机总 容量刚达到1 亿千瓦,1995 年达到2亿千瓦,2000 年达到3 亿千瓦, 2003 年就达到 3.9 亿千瓦,发供电能力提高了数倍然而,现在全国电 力职工总人数,还比1987 年1 亿千瓦的时候少30 万人这里面的原因, 除了大量采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和高自动化设备之外,创办多经企业实现 减员增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说明通过开展多种经营,有力地促进电力工 业的快速发展二、电力多种经营面临的困惑1、舆论对电力多经的困惑目前,有一种舆论认为,电力系统办多经无非是通过多经企业转移利 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认为电力多经创造的效益,都是“问题效益” 这种舆论使电力系统及其多经企业深感困惑事实上在全国电力系统近万 家多经企业中,确实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良莠不齐的情况极少数多经企 业,靠主办单位的效益转移养人,并对主办单位回馈利益,成为主办单位 谋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这种违规违纪的企业是作茧自缚,不能代表整个 电力多经企业。

站在总体角度看,绝大多数多经企业是为了应对电力体制改革需要, 为了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