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孟子论养气》翻译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公孙丑问道:“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孟子说:“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② 曰:“不动心有道乎?” 孟子说:“做到这点不难,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不动心了 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③: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④,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⑤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⑥:‘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孟子说:“有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培养勇气的方法,)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些,但孟施舍是把握住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公孙丑说:“请问,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必去寻求道理;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于意气’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意气,这是可以的;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寻求道理,这不可以心志是意气的主帅,意气是充满体内的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 (公孙丑问:)“既说‘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又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这是为什么呢?”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返动其心 孟子说:“心志专一就能调动意气,意气专一也能触动心志譬如跌倒和奔跑,这是意气专注的结果,反过来也使他的心志受到触动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 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何谓知言?”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识别各种言论?” (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