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桡骨下端骨折扈诗兴重庆文理学院体育系1. 解剖概要解剖概要n桡骨下主要由松质骨组成,与腕骨组成桡腕关节.在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2~3CM处,为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部位,容易发生骨折n桡骨下端具有掌、背、桡、尺4个面掌面光滑凹陷,有旋前方肌附着;反面稍凸,有伸肌腱经过的4个骨性腱沟;桡侧面向下延伸为桡骨茎突,肱桡肌附着其上,并有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经过此处的骨纤维性腱沟;尺侧面与尺骨小头构成下尺桡关节正常桡骨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倾斜20~25°,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长1~1.5CM 一一.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colle’s fracture〕〕n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亦称科勒斯骨折,多见于成年和老年人1.病因n多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暴力传达至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2~3CM处,引起横断或粉碎骨折远骨折段向近侧及背侧移位,近骨折段那么向远侧及掌侧移位,两骨折端常相互嵌插,往往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n直接暴力呵斥者,多为粉碎骨折2.临床表现和诊断n伤后部分肿胀n疼痛,有明显压痛n腕关节功能妨碍n骨折移位明显者,腕及手面侧面观呈典型的“餐叉〞畸形或“枪刺〞畸形。
n腕部正、侧位X线片可见桡骨远端关节面向尺侧及掌侧的正常倾斜度减少,消逝或反向桡侧和背侧倾斜3.治疗n(一) 无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位置尚好者,可用硬纸壳或短臂石膏托或前臂掌、背侧夹板固定3~4周n(二) 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位置不良者,普通均需施行手法复位复位后,用超腕关节夹板固定4周左右亦可用前臂前,后石膏托或短臂管形石膏固定腕关节于掌屈尺偏位,7~10日后改为腕关节功能位或中立位固定[手法复位法] 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法n骨折复位后,在维持牵引下,将横垫置于桡骨远骨折段的背侧及桡侧(不要压住尺骨茎突),平垫置于近骨折端的掌侧,两纸压垫均用胶布条固定,然后将4块木板分别放于前臂的背、掌及桡、尺侧n背侧及桡侧板均应超越桡腕关节,以限制手腕桡偏及背伸n用3条布带捆扎,前臂放在托板上,腕关节中立位,悬吊胸前 功能锻炼n麻醉消逝后,即可作握拳,伸、屈掌指关节等活动去除固定后,积极活动腕关节和锻炼前臂旋转功能二二. 桡骨下端屈曲型骨折〔桡骨下端屈曲型骨折〔smith fracture〕〕n多因跌倒时手背着地,腕关节忽然掌屈,或暴力直接作用于屈曲的手,腕背侧所致n骨折部位与伸直型骨折一样,但远骨折段向掌侧,近侧及桡侧移位,外观呈与“餐叉〞畸形相反的畸形。
n治疗:有移位的骨折可进展手法复位及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整复方式及纸压垫放置与伸直型者根本相反,固定时间及功能锻炼与伸直型者根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