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方案为充分发挥山东作为孔孟故里、儒学发祥地的地域优势和山 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培养传承、研究、创新和传播 中国古典学术的高水平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 略,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设立“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 实验班”,作为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的校级基地,并命名 为“尼山学堂”—、培养目标按照古典学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培养一批学科基础宽 厚,能够潜心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继承、研究、创新中国古典学 术和传统文化,能够“继绝学、铸新知”的拔尖人才二、 培养模式1. 采用“1+3+3本硕贯通模式”1”为通识教育阶段,“3+3” 为三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打通安排2. 实行小班授课,实施导师制,设班级导师;研究生阶段 实行导师小组制,导师小组应具有跨学科性质3. 加强与海内外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特别 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国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 世界知名汉学家和汉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学生在学期间可以跨校 园、跨国境选课、参加专题研讨或培训,实行协同育人和国际化 培养三、 学生选拔与管理1. 招生规模招生规模初步定为每年20名左右。
2. 学生选拔(1) 选拔范围尼山学堂”主要在全校各专业大二学生 中选拔其他年级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申请参与选拔,录取后由 专家小组确定进入“尼山学堂”相应年级学习学校将适时推出 面向港澳台、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拔考试学校接受其他国内 同水平高校学生报考“尼山学堂”2) 选拔方式通过教师推荐、学生自荐,教授小组笔试 与面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选拔选拔时着重考察学生已有的古典 学术素养、学术兴趣和发展潜力3. 学生的评价、滚动与推荐免试(1) 综合评价采取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导师评价、 教授小组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基础、兴趣和发 展2) 学生滚动对于不能适应“尼山学堂”学习要求,综 合评价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每学期一警示,两学期一淘汰淘汰的 学生原则上转入原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学习3) 推荐免试研究生第四学年上学期进行综合评价,凡 符合学校校级基地班推免条件的“尼山学堂”学生可转入硕士研 究生学习阶段不符合条件的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补修必要课程 后按本科毕业Me4. 学位管理“尼山学堂,,学生不分专业,本科毕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 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专业毕业,学校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硕士毕业时则根据 主修方向,颁发相应的硕士学位学校同时给“尼山学堂”毕业 生颁发荣誉学院证书四、 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尼山学堂”的课程设置以“本硕打通、中西打通、古今打 通”的方式安排以经史子集等原典研读和专题研讨为主,学生 应按规定修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增加必要的英语课程(部分课 程采用英语开设并引入国外汉学家授课),兼修西方哲学和西学 史等课程,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具体培养方案见附件)五、 运行和管理模式1. 由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尼山学堂”的教学及学生管理2. “尼山学堂”享受校级基地班待遇原“文史哲基地班” 整体并入“尼山学堂”3. “尼山学堂”的教学工作由儒学高等研究院指派一名副院 长负责儒学高等研究院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学秘书和学生事 务秘书各1人,由校内招聘人员担任学生的党团发展等事务由 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4. “尼山学堂”的教师队伍采用专兼职结合方式建设专 职教师主要来自儒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师来自哲学与社会发展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以及海内外高等学校 和国学研究机构教师由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聘任和管理儒学 高等研究院负责发放《导师聘书》,并配套相关措施,吸引优秀 教师到“尼山学堂”授课或者担任导师。
附件“尼山学堂”六年一贯制培养方案年级必修学分选修学分二学年上中国学术源流(一)2说文解字导读2中国文学简史2李杜诗导读2文字学4也说新语导读2四书导读4希罗多德《历史》导读2诗经导读4大学英语读写2大学英语视听说1体育(3)1二学年下中国学术源流(二)2汉书导读2中国史学简史2韩柳文导读2训诂学(尔雅附)4荷马史诗导读2左传导读(公羊、谷梁、 国语附)4第二学年论文2史记导读4体育⑷1三学年上中国哲学简史2木元学案导读2尚书导读4词曲选读2老子、庄子导读2佛教典籍选读2昭明文选导读4音韵学(广韵附)4三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化知识2仪礼导读2礼记导读(大戴礼附)4明儒学案导读2苟了导读2文史通义导读2资治通鉴导读4第三学年论文2四库全书总目导读4四学年上周易导读4周礼导读2文心雕龙导读2明清小说选读2史通导读2当代世界儒学研究2教学实习4出土文献导读2四学年下康德哲学导读2墨了导读2人文高端讲座2古希腊罗马简史2学士论文4五学年上尚书研究3先秦诸了研究2郑杰文文献学3先秦诸了与哲学2曾振宇马克思主义理论3儒家哲学2黄玉顺专业外语2先秦儒学与哲学2颜炳罡第一外国语3山海经研究2刘宗迪一五学 年下周易研究3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2聂济冬春秋三传研究3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研究2徐传武、庄大钧六学年上诗经研究3《文选》研究2王小婷三礼研究3杜诗研究2赵容才六学 年下前沿讲座2二安研究2秦维七学 年上硕士论文中国古典目录学2王承略七学年下中国出版史2何朝晖清代目录版本学研究2杜泽逊近代历史文献学2陈峰、李扬眉石刻文献研究2刘心明汉语词汇专著选读2孙剑艺古汉语语义学2宋开玉中国文论史2戚良德说明中国美学史2傅合远传统审美文化研究专题2周纪文由从事中国古典学术的硕士生导师开设 选修课。
每位导师开设一门特色选修课, 组成全部选修课每门课程2学分,每位 研究生至少选修3门,获6学分中国民俗史2刘德增李浩民俗学史2叶涛王加华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2王学典、陈峰、 李扬眉20世纪儒学专题2徐庆文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2沈顺福第五学年论文2导师第六学年论文2导师课程说明一、 “尼山学堂”课程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一年级所修 课程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一年级未修完之专业课程,不再继 续修读培养方案规定的通识必修课学生未修读的,由学生自行 补修二、 所有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部分学生欲从“尼 山学堂”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和“荣誉学院证书”,需 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89个必修学分和16个选修学分,完成学 校规定的通识必修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四、 “尼山学堂”开设人文高端讲座,学生在本科期间应 累计听讲达到18次以上,填写听讲目录,获得2必修学分五、 课程讲授内容和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