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医文献学 一、概论 (一)、文献的概念: 《论语八佾》记载了孔子的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宋代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国家标准局《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作的定义:“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古典文献专至古籍而言 文献含有的三大元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文献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关系密切,概括起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献是人们获取、传承知识的重要媒介 2、文献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共同向前发展高尔基:书是人类进步之梯) 3、文献可以为科学研究服务 (二)、历代中医文献概况 《礼记曲礼》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含义)(孔颖达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若不习此三书,不得服食其药。
1.先秦两汉时期 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15种古医籍(医学帛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 马王堆医书与《汉书艺文志》所载均属西汉及其以前的作品,其中医经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及用针、石、汤、火等诸法治病的理论著作 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病论》 2.晋唐时期 古医籍文献碾转流传,讹误自然难免,特别是在手工抄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文讹字、衍字增句、忘删误改、缺页错简等问题,所谓“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含义) 3.两宋金元时期 4.明清时期 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成为了时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据《中国医籍考》的记载: 《内经》:53种,234卷;《难经》:15种,53卷;《伤寒论》:138种,481卷;《金匮》,16种,9卷考据成风原因:1.科举;2.文字狱 二、中医文献的载体与形制 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
在殷商时期,人们在龟甲兽骨上镌刻文字、符号,来记录某些史料、事件,甲骨就是在哪个时期的主要文献载体西周时期,青铜冶炼已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人们在铸造青铜器物时,将文字浇铸在器物上,于是青铜就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要文献载体自春秋至两汉,人们主要用竹木简、缣帛作载体来记录各种文献,世称简策、帛书东汉以后,随着纸的发明和应用推广,纸成了主要文献载体,又逐渐形成卷轴唐代以后,由于调版印刷术的发明,各种文献逐渐从手抄变为印刻,并进而装订成册-----线装书 (一)甲骨、金石 1.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18101年清代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因患疟疾而服用中药,不经意 一、概论 (一)、文献的概念: 《论语八佾》记载了孔子的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宋代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国家标准局《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作的定义:“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古典文献专至古籍而言 文献含有的三大元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文献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关系密切,概括起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献是人们获取、传承知识的重要媒介 2、文献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共同向前发展高尔基:书是人类进步之梯) 3、文献可以为科学研究服务 (二)、历代中医文献概况 《礼记曲礼》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含义)(孔颖达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若不习此三书,不得服食其药 1.先秦两汉时期 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15种古医籍(医学帛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 马王堆医书与《汉书艺文志》所载均属西汉及其以前的作品,其中医经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及用针、石、汤、火等诸法治病的理论著作 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病论》 2.晋唐时期 古医籍文献碾转流传,讹误自然难免,特别是在手工抄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文讹字、衍字增句、忘删误改、缺页错简等问题,所谓“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含义) 3.两宋金元时期 4.明清时期 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成为了时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据《中国医籍考》的记载: 《内经》:53种,234卷;《难经》:15种,53卷;《伤寒论》:138种,481卷;《金匮》,16种,9卷考据成风原因:1.科举;2.文字狱 二、中医文献的载体与形制 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 在殷商时期,人们在龟甲兽骨上镌刻文字、符号,来记录某些史料、事件,甲骨就是在哪个时期的主要文献载体西周时期,青铜冶炼已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人们在铸造青铜器物时,将文字浇铸在器物上,于是青铜就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要文献载体自春秋至两汉,人们主要用竹木简、缣帛作载体来记录各种文献,世称简策、帛书东汉以后,随着纸的发明和应用推广,纸成了主要文献载体,又逐渐形成卷轴唐代以后,由于调版印刷术的发明,各种文献逐渐从手抄变为印刻,并进而装订成册-----线装书 (一)甲骨、金石 1.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18101年清代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因患疟疾而服用中药,不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