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摘要: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笔者运用常用数据统计方法,对08年、09年度我院在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科学全面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院共有2318名学生参加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等3个方面的7项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台阶试验)2)方法:依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中[3]的方法进行测试:①身高、体重;②台阶试验;③立定跳远(男、女);④仰卧起坐(女)、握力(男);⑤肺活量二、结果与分析同类选测项目测试与评价:(1)身高、体重测试测试结果统计分析:我院学生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较低体重率男生高于女生,正常体重率女生高于男生,超重率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从测试结果来看,造成营养不良(4.87%)、较轻体重(45.47%)的原因,主要是那些生源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使得身体的生长与同龄学生存在差距。
反之,那些超重(3.97%)、肥胖(4.83%)的学生大多数同家庭条件较优越、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2)台阶试验测试结果统计分析:从测试结果来看,我院台阶实验指数表现良好,良好成绩占了48.4%,达标率达到99.7%,表明我院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但是,不及格有7人(男生),女生成绩略好于男生3)立定跳远(男、女)测试结果显示总体成绩较差,达标率只有93%,不及格率占到了总比率的7%,女生不及格人数较多,反映出我院学生的下肢力量处于薄弱环节,身体的协调性和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有待提高4)仰卧起坐(女)、握力(男)仰卧起坐(女)测试结果分析:由于它能比较安全地测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在做仰卧起坐时主要是腹肌在起作用,髋部肌肉也参与工作,因此这种测试既评价了人腹肌的耐力,也反映了髋部的耐力由于女生这两部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与其某些生理功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将仰卧起坐单独列为女生的一个选测项目测试显示女生的力量和耐力优秀率低,不及格的人数偏多,占到了所测学生人数的13.77%仰卧起坐测试是评价力量和耐力的方法之一握力(男)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男生的力量素质表现良好,达标率达到99.57%。
握力体重指数可以反映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公斤体重的握力,说明发展是均衡的5)肺活量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肺活量指数在测试的内容中比较低,达标率为95.77%,但还有4.23%的学生不及格,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心肺功能方面的锻炼三、健康体质测试成绩汇总表四、结论1、学生的体质属于中等以上,优秀、良好与合格的比例占据了大多数,未合格的比例只有1.51%这表明学校的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以及校外的体育运动给学生们带来了良好的体质2、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短距离跑的练习比较侧重,对耐力跑、球类和健身类活动内容安排的相对较少3、存在部分肥胖、营良不良和体重较轻的学生,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有针对性地安排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4、教学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的比重分配与面向全体学生存在偏差五、建议1、体质测试为体育教学服务,学院各级领导在组织管理上应加强重视,测试应独立进行、系统组织,从形式和机制上保障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减轻教学任务的负担2、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测试过程必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集约化。
以往的测试数据多来自教师人工的测量、记录、整理和统计,工作繁重且数据误差率较高应注重对我院教师对此项测试工作的培训,以保证测试结果科学、严谨、准确,极大地提高测试工作的技术含量和采集效率3、测试工作是项系统工程,其方法应更加先进,手段应更加科学建议调整部分测试顺序,在测量基础静态数据后,先进行立定跳远测试,后进行台阶测试,以保证被测试者的正常体力发挥和测试结果的客观真实一些测量项目,如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的测试仪器不够成熟,耐久性较差,故障频繁,建议根据实际效果进一步改进维护仪器,提高耐久性和可靠性,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4、应进一步加强测试动作的标准化控制例如,在台阶试验上下台阶时,许多被试学生的膝、髋关节无法实现完全伸直;由于无法实现测试动作的标准化控制,一方面降低了测试结果的科学有效性,另一方面为减少被试学生犯规而增加了的测试工作量5、任课教师应进一步增加对测试工作的责任感,主动耐心地做好部分学生的动员和释疑工作,保证被测试学生的全面代表性总之,落实《标准》的测试工作还处在试行阶段,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也还是初步的,尚需广大体育工作者们集思广益,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形成理论并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广大学生对测试工作是支持并积极参与的,但他们主动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我调节、自我锻炼有效方法的掌握也刚刚起步在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学生们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和整个社会予以关注并设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参考文献[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S].2002[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S].200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