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8.50KB
约44页
文档ID:502913083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1页
1/44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   【教学目标】   《阿长与‘山海经’》一共有30个自然段,其内容从时间分隔来看可以分成两部,前26个自然段写“过去时空”(对人与往事的讲述),用儿童的口吻,后4个自然段写“眼前时空”(讲书的保管影响,以及人故抒情),用成人的口吻   从抒发情感看,文章设伏着一条情感波动起伏之线,将30个自然段拉得很紧:第1-2段开宗明义点出“憎恶”( 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第3-12段写讨厌;第13-17段写“敬意”(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第18自然段又回到“憎恶”(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第23-26段写“新的敬意”(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后面4段写思念   从抑扬方法来看,前26个自然段亦可以分成两部,前22个自然段是抑,写人物的 “种种不是”,后4个自然段是扬,写人物“宏伟一是”;“种种不是”包括:身份(第1段)、名字(第2段)、切切察察和睡相(第3-5段)、规矩(第6-12段)、神力(第13-19段)等,细思可明,阿长身份卑微,言行俗鄙,愚昧无知,守旧落后;“宏伟一是”即是阿长买书送“我”,助我圆梦 (第23-26段), 从中可知,保姆对养子天经地义之爱,一俊遮百丑。

  从课文的美点来看,除上所述,充满童真饶有童趣的语言,对人物传神的白描勾勒技法,都不可忽视   课文以多事写人,行云流水般讲述,內修抑扬之道,潜藏-人物复杂(只是那么一点儿)性格,才是与学生接近的最特又,阿长买书送“我”助我圆梦一节,是课文美轮美奂的时刻,精彩无限,值得涵泳故此,把教学定在向文本学习写作之道上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之一:明结构知事件悟重心   学生读文,解决生字词之后,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1、写“过去时空”(对人与往事的讲述),用儿童的口吻讲述的部分(第1-26段)   2、写“眼前时空”(讲书的保管影响,以及人故抒情),用成人的口吻讲述的部分(第27-30段)   3、前面部分记事写人,具体倚重,比较好玩,是文章的重心   教学环节之二:明素材知人物悟方法   重点学习课文前面记事写人部分(第1-26段),分三步走:1、明素材;2、知人物;3悟方法   1、“明素材”:划好板块,用给板块加小标的形式(备选答案形式,多选一),引学生读懂板块内容,领悟组文之素材   2、“知人物”:在上面读懂素材的基础上,由表及里,引学生感悟作者笔下人物的内在特征,即作者用这些材料实际上想告诉我们,阿长是一个什么样人?   3、“悟方法”: 在上面两步读懂素材、感知人物内在特征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领悟本文的写作构思之法。

引学生思考:写人物内在特征的这些片断按什么顺序排列?最后一个片段与前五个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安排顺序的潜在用意是什么、能否任意调换它的位置?这种写法有没有名字?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魅力?   细部品读课文精词美句、精华片段,涵泳文章文学之美 教学环节之三:明精华细涵泳悟匠心   1、玩味动词,动词准确   2、玩味人物描写,片语传神   3、玩味“买书送我助我圆梦”之片断,多角度领会文学之美   教学环节之四:悟写技得写法练写作   教学环节之四:悟写技得写法练写作   经前面层层铺垫后,教学重头戏期以最终于写作上达成   学习写作方法,引学生领悟写“一个复杂一点儿的人物”构思下笔之道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认识人物的品格风貌,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4、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3、4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提到鲁迅,大家并不陌生,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鲁迅的相关知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那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呢?(《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在这些文章中,你们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的家乡,家乡的亲人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深深的眷恋、无尽的思念)   3、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过去被誉为“匕首”、“投枪”,但在这些作品中,尤其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而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人和事的眷念在他的记忆中,家乡几乎已经幻化成了一个梦境般的美好世界   4、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好蛇的故事吗?(指名复述故事)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长妈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   5、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   A、交待“阿长”的来历;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C、她懂得许多规矩;D、讲“长毛”的故事;E、给“我”买《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四、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从而全方位感知阿长   学生可能会这样说: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教师小结: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设置问题情景二:   教师:总之,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个复杂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试从课文中标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讨论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教师补充:1-17段对阿长多用抑笔,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怀念吗?   讨论交流:“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和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里,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包含同情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   参考: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他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设置问题情景四:   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对于买《山海经》,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描写,作者只是随意的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他却真的买了回来,这令作者对他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对孩子关心、爱护   第二课时   一、语言品味,方法借鉴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请你细细品味,你将会感受到无穷妙趣请同学们试着美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小组交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例1:“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物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例2:“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的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你能分析一下吗?   A、传神的描写:   ①细节描写:   ②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   ③心理描写,突出中心   B、对比、映衬法:   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   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C、先抑后扬法: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二、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   代长妈妈说的话: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