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27KB
约2页
文档ID:438804321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_第1页
1/2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摘要】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化学结 构的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稳定性本文探讨了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 定化方法关键词】 中药制剂;稳定因素;稳定方法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 素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化学结构的有效成 分,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处方因素和外界因素 处方因素主要是指pH值、溶剂、离子强度、赋形剂与附加剂等;外界因素主要 包括制剂工艺、水分、空气(氧)、温度、光线、金属离子、包装材料等这些因 素对于中药制剂处方的设计、剂型的选择、生产工艺和贮存条件的确定,及其包 装的设计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讨论如下:1.1制剂 工艺的影响药物的不同剂型,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同种药物即使制成相同的剂 型,因制备工艺的差别亦可以引起药物稳定性的变化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包括 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和成型等阶段,多数需经水、醇和热的处理,各阶段都 可能发生一些重要阿物理、化学变化,导致制剂中有效成分的降解和损失1.2 水分的影响水分对中药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特别重要,水分是许多化学反应 的媒介,固体制剂吸附了水分以后,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降解反应就在膜中进 行。

微量的水分可加速许多药物成分的水解、氧化等降解反应1.3空气(氧) 的影响 氧化也是最常见的药物降解反应,药物分子失去电子称为氧化,有机化 学中常把脱氢称为氧化制剂中药物的氧化分解,通常是在大气中氧的影响下进 行的缓慢的氧化过程,称为自动氧化药物氧化的结果,不仅使含量降低,而且 可能改变颜色或出现沉淀,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制剂的质量空气中氧 是引起中药制剂自氧化反应的根本原因1.4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 高,反应速度加快根据Van' t Hoff经验规则,温度每升高10°C,反应速度约 增加2—4倍由于不同反应增加的倍数可能不同,所以该规则只是粗略的估计 1.5 pH值的影响 中药制剂中酯类、酰胺类、苷类等有效成分常受H+或0H- 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称为专属酸碱催化(specific acid—base catalysis)或特殊 酸碱催化,其水解速度主要由pH值决定1.6光线的影响 光可以提供反应分 子所需的活化能,引发化学反应中药制剂成分的某些化学变化,如氧化、水解、 聚合等常可因光线照射而发生所以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贮存过程中,还应考虑光 线的影响2中药制剂稳定化的措施2.1延缓水解的方法2.1.1调节pH值 药物的水解常受到溶液中H+或0H-的显著影响。

通过实验或查阅资料确定最稳 定pH值是研究液体药剂处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pH值的调节除了要考虑制剂 的稳定性以外,还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人体适应性2.1.2降低温度药物的水 解和其他化学反应一样,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所以降低温度可以使水解反 应减慢2.1.3改变溶剂 在水中很不稳定的药物,可采用乙醇、丙二醇、甘油 等极性较小,即介电常数较低的溶剂,或在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非水溶剂可延缓 药物的水解2.1.4制成干燥固体对于极易水解的药物,无法制成稳定的可以长 期贮存的水性液体制剂时,应制为干燥的固体制剂如粉针剂、颗粒剂等在制 备工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水分接触2.2防止氧化的方法2.2.1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可使药物氧化降解的速度减慢中药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加热 提取、浓缩、干燥、灭菌等操作,应注意温度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工 艺条件对于含有易氧化有效成分的中药,应避免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的前处理 过程2.2.2避免光线 光化反应可伴随着氧化,氧化反应也可由光照引发对 光敏感的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要避光操作,将药物制为一环糊精包合物或胶囊 也是很好的避光方法,包装应采用棕色玻璃瓶或在容器内衬垫黑纸,避光贮存。

2.3其他稳定化方法2.3.1制备稳定的衍生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是决定中 药制剂稳定性的内因,不同的化学结构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对不稳定的成分进行 结构改造,如制成盐类、酯类、酰胺类或高熔点衍生物,可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2.3.2制成固体剂型某些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考虑制成固体制剂如 天花粉中的引产活性成分为毒蛋白,对光、热均不稳定,毒蛋白干粉中含水量高 也可加速变性,若制为水针剂,室温下很快失效,冰箱放置也仅能保存数天采 用冷冻干燥法将天花粉蛋白制为粉针剂,是为了防止变性而失去活性口服药物 不稳定者可以制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剂型但应注意固体化工艺过程 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尽可能采用低温,或快速的干燥方法2.3.3改进工艺条 件 在中药制剂的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和成型等工艺过程中,某些有效成分 会因接触湿热而降解因此对于湿热不稳定的有效成分,在制剂生产上应尽量减 少与湿热接触的时间,或采用不接触湿热的工艺条件在成型工艺过程中,一些 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可以采用直接压片或干法制粒包衣也是解决片剂、丸剂 等固体制剂稳定性问题的常规方法之一目前薄膜衣已在中药固体制剂中较多地 应用。

薄膜衣与传统的糖衣相比具有抗潮性好、不易开裂和不易变质等优点个 别对光、热、水分很敏感的药物,如酒石酸麦角胺,有药厂采用联合式干压包衣 机制成包衣片,效果良好参考文献[1]吴勇梅.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稳定性监测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2) [2]杨国营.侯士良教授对中药制剂与疗效的 认识[J].中医研究,2007,(09)⑶迟利锋.关于药品有效期的探究[J].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2011,(0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