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53KB
约20页
文档ID:551973438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1/2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a.熟悉“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喜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预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留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尝“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沟通、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终于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赶忙翻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欲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妙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欲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似乎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快乐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觉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全都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全都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热爱读书已经到达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喜爱读书的孩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味道.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欢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味道!”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沟通:“我”为何欢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看课文插图,刚刚我们跟随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的确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制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尝“窃读”的“欢乐”与“惧怕”. 其次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缘由鼓舞“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终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沟通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沟通.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假如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牢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是按什么挨次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存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观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展美读积存,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依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欢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小兵张嘎夺枪记 【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把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到达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嘎子的聪慧机灵以及为了爱护战友与鬼子斗智斗勇的坚决英勇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嘎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抗日战斗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与敌人进展了殊死的抗争你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现 2.今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同学们刚刚提到过的一个抗日小英雄——张嘎子首先,让我们来观赏一个片段播放视频) 师:在片段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找2-3名同学答复) 3.师:关于张嘎子的事迹还有许多许多,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张嘎子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26小兵张嘎夺枪记 学生齐读课题,并依据课题进展质疑 师:看到课题,在你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小组沟通,指生汇报,师依据学生汇报内容选择性的板书。

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它是我们通向新学问的桥梁,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只有把字音读精确,才能把课文读正确 (课件出示词语)手腕 扫帚 嚎叫 报仇 踹开 栽倒 灶边 气概汹汹 开火车领读,订正字音 3.多音字的教学(挑 降) 先出示课文中带多音字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让学生用另一个读音造句 4.成语:东()西() 学生先找出书上的词语,再举几个这样的成语,记在采集本上 5.出示会写字,学生指出需留意的字形,并进展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字、词大家把握得很好,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读一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思索: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找2-3名同学答复) 3.从几位同学们的表达中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是围绕这把“枪”(教师在题目“枪”字下面画着重符号)绽开的那么课文以“枪”为线索,根据事情进展挨次记叙了哪几局部内容?请同学们用表示先后挨次的词语来说一说。

小组沟通后指2生答复:先发觉枪,再夺抢,最终比试枪教师板书) 四、深入课文,把握方法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局部(发觉枪)那么在这一局部我们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思索答复:嘎子是怎么发觉枪的? 2.请学生自读1-5自然段,边读边找到答案 指生汇报读文,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局部内容 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嘎子发觉枪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答复—— 师: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心情呢? 让学生默读,用“﹏﹏”画出相关句子 指生汇报,屏幕消失句子: a.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b.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师:抓重点、抓关键词句是读书的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它能帮忙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内容 请学生再读这两句,想一想你能抓住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出什么? 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 学生抓住带点词语分别说体会,教师适时延长并在此处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夺枪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就是神态描写。

通过对嘎子的神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日本鬼子的无比憎恨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嘎子的内心世界吧师范读、指读、齐读) 3.师:在这一局部中,还有哪个地方对嘎子的神态进展了描写? 学生汇报读文 课件出示: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师:请同学们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来体会一下 学生汇报:抓住眼珠子一转 师:此时嘎子遇到了什么状况眼珠子一转需要想方法? 生读第一自然段,理解“猛然”一词 4.师:从这里你看出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汇报)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他英勇? 生汇报:抓住“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 师:这些词语是对嘎子的什么进展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通过动作描写向我们呈现出一个英勇无畏的嘎子形象在这句话中还对嘎子的什么进展了描写?(语言描写)指生读,指导读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当时的情景,让我们一边看着、想着嘎子的样子,一边读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机灵、读出他的英勇 指生读,评读,再齐读 5.师: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嘎子的机灵,英勇? 生默读1-5自然段,找答案。

指生答复 出示句子: a.嘎子有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b. 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 “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让学生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来体会、理解学生汇报 师小结:又一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出小兵张嘎随机应变的力量和镇静英勇应付敌人的品质 6.师:在这一局部当中还有这样几句话 出示句子 学生自读 a.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 b.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 c.鬼子们气概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 师:你又是抓住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师小结:面对这样凶狠的日本鬼子嘎子还是那么镇静英勇,真不愧是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啊!让我们带着对小兵张嘎的鄙视之情和对鬼子无比憎恨之情把发觉枪这局部完整的读一读生齐读1-5自然段) 五、总结 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这些细节描写,使一个聪慧、才智、有心计、英勇的嘎子形象跃然纸上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反映了嘎子的机灵、英勇呢?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小兵张嘎夺枪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