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课件隐患查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1、设备设施及附件不全(缺人孔盖、温度、压力、液位指示等)l 2、现场化学品摆放凌乱无消防和操作通道;l 3、储罐无位号、介质、容量等标识和危险告知;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4条l 4、无防火堤;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l 5、无防雷、静电接地设施;《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2 3.3 及GB1251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l 6、未按照GB50016、GB50140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l 7、地面无防止渗漏处理(应设置围堰、收集池) GB50351l 8、储罐爬梯无防护笼,顶部无围栏;GB405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l 9、储罐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GB50016-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l 10、现场无洗眼器、淋浴器(服务半径要求小于15m),未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lHG20571-9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l 11、现场露天堆放的化学品不符合存储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列》第十六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1.转动设备电机皮带无防护罩;不符合GB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l 2.作业人员未佩带安全帽;作业人员衣着不符合安全要求,需纯棉衣服,不能穿短裤。
不符合HG20571-95l 3.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配电箱及电线裸露不防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l 4.职工坐在物料桶上,不符合GBZ1-2010有关职业卫生要求;l 5.物料桶蓝色桶无标识,乱堆放,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五条;l 6.现场未发现任何消防设施;l 7.图右边的平台应设置防护栏,不符合GB405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l 8.现场无警示标示和安全操作规程(应贴墙上);l 9.现场6S管理很差,电机周围有油污,易发生火灾;l 10.水杯不应放在电气操作柜上;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1、塑料管卸车不符合要求,甲醇属于甲B 类易燃液体,根据GB50160-2008l 2、卸车地点不符合要求,应设置专门的卸车站及卸车泵,装卸车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10 m;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l 3、图下方有一塑料桶用于装可能泄露的物料,摆放位置不对,且材质不符合要求,塑料容易起静电;l 4、车辆上的标示不清,品名、种类均无标识,不符合GB 13392-2005《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有关要求l 5、卸车现场无专人监护,按要求应有站台人员专人操作,押运人员配合操作。
l 6、卸车促无车辆无限位及防撞装置;l 7、未见静电消除及报警装置;l 8、罐区为水泥混泥土围堰,不具备放渗漏功能,不符合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议做环氧树脂涂层;l 此外,消防设置、洗眼冲淋设施、危险告知牌、警示标志等图中也未能反应出来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一、GB/T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l 4.25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l 4.11移动使用的配电箱(板)应采用完整的、带保护线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作电源线,同时应装设漏电保护器l 4.16在使用移动式的I类设备时,应先确认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已可靠接地,使用带保护接地极的插座,同时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禁止使用无保护线插头插座l 二、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l 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l 3、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l 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杠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l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l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l 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l 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l 三、GB50194-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l 具有3个回路以上的配电箱应设总刀闸及分路刀闸每一分路刀闸不应接2台或2台以上电气设备,不应供2个或2个以上作业组使用l 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l 四、其他不规范之处: l 1、离施工场地过近,未采取密闭、隔离措施;l 2、未一电一闸;l 3、多余电缆不能缠绕在配电箱上;l 4、开关箱不应设在钢筋上; l 5、母线电缆绕在配电箱上,易发热;l 6、箱内有未用的闸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1. 未分区、分类、分库贮存不符合& R' w: V6 r; |+ S) vl《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6.1.3.化学品应按其化学物理特性分类储存,当物料性质不允许同库储存时,应用实体墙隔开,并各设出入口;l 2. 地面无防泄露应急设施(防渗漏地面、收集池) GB50351l 3. 易燃液体卸车及铁通应设置静电接地及报警仪,不符合GB1251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l 4. 作业人员未佩带安全帽、衣着不符合安全要求,需防静电服,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或防毒面具。
不符合HG20571-95l 5. 现场无消防通道及灭火器材;《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 第二十条l 6、现场未发现通信、报警装置、可燃或有毒气体检测仪不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一条l 7、卸车管采用塑料管达不到防静电要求,管口径与物料桶不匹配;充装的时候进料管应该深入物料桶底部;l 8.库房未见强制通风、排风设施;l 9、现场未见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牌、毒物周知卡、危害告知等;l 10、无专用卸车站台,卸车与仓储不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l 11、卸车人员注意力不集中;l 12、地面为非防静电地板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1、 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l2、 在受限空间外未发现安全警示标志l3、 作业现场未见应急用品,如消防器材l4、 挖出的泥土堆放处离坑边沿很近,不到80cml5、觉应该系安全带或安全绳,一旦发生问题应该及时将作业人员拉出来l6、如果地面有积水,作业人员应该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还要检查照明是否使用安全电压0 r; n" @& f: ` cl7、监护人站的位置不能很好的观察井下动火作业情况,不能尽到监护职责;l8、没有安全通道。
l9、作业区没有用安全带警戒l10、焊接作业的连线不规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1、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5.1.12' s+ }" A5 Q6 l0 }* Y% t: b3 ]l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l 2、乙炔气瓶无防震胶圈,未固定,不能确认有防回火装置;l 3、气管颜色不对,不符合GB/T 2550-2007 《气体焊接设备, r! ~8 V6 B7 rl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7.2条之规定,乙炔气管应为红色,氧气管应为蓝色l 4、焊机的回路线没有接到最的近的焊点处,接在了地线上;l 5、配电柜门未关闭、上锁,并设置警示标示不符合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l 6、电焊机二次侧输出端裸露,无绝缘保护不符合GB50484-200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l 7、作业现场未见警示标识;l 8、现场未见消防灭火器材;l9、气瓶与焊机、配电箱应保持10m以上的距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1、氧气瓶、乙炔瓶未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同车混放,间距不足,且未用非燃隔板隔开;其违反如下规定:l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7款: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隔开;l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修订版)》第76条 第4款:瓶内气体相互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得同车(厢)运输;l 2、氧气瓶、乙炔瓶上没有防震圈、没有瓶帽;其违反如下规定:l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版)》第44条: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l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修订版)》第76条 第2款:必须配戴好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l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2条 第6款:应戴好瓶帽l 3、氧气瓶、乙炔瓶同车混放时捆绑不牢靠,不能有效的防滑、碰;其违反如下规定:l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2条 第4款: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和倒置;l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修订版)》第76条 第2款:必须配戴好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4、推车无防滑动、防倾倒措施,且无人员看护;l 5、未设专用仓库存放危险化学品,且将危化品堆放场所设置在管廊下方;其违反如下规定:l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22条: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l 6、堆场处未装设周知卡,也没有相应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警示标识;其违反如下规定:l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第11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及各省关于“设置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的相关规定)l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23条: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l 不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规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7、危化品包装上没有加贴或栓挂安全标签;其违反如下规定:l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4条: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安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安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l 8、危化品堆场处没有配备适量的干粉灭火器(图外边上设有室外消火栓);其违反如下规定:l《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6条: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9、液相危化品堆场处没有设置防液体流畅的围堤或斜坡;其违反如下规定:l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6条规定l 10、危化品堆场没有设置警戒隔离用的围栏,没有划定堆放区;l 11、不同的危化品没有分类、分区堆放,且有部分超限堆放;其违反如下规定:l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第6条贮存安排及贮存量限制l 12、危化品堆放场所内堆放紧密,未预留必要的通道(巡检或紧急处理时用);其违反如下规定:l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版)》第14条第6款: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l 13、危化品堆放场所的简易棚腐蚀严重,且有部分已被大雪压塌;其违反如下规定:l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23条: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1、液碱罐体没有中文标识、容积;l2、管道物料中文标识和流向欠缺;l(不符合《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2003版)》、《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第6条安全标志和报警信号、《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第7.1 条: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的图形、符号、文字、颜色等均必须符合GB2893、GB2894、GB6527.2、GB15052等标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22条: 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硫酸属于强致癌物质)l3、操作阀门处未挂牌;l4、没有看到罐体的防雷防静电接地; 5、现场没有看到复合式洗眼器;l (不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6、浓硫酸储罐区没有看到踏步通道;l (不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第条第6款: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应设置人行台阶或坡道,同一方位上两相邻人行台阶或坡道之间距离不宜大于60m;隔堤应设置人行台阶l7、浓硫酸罐与液碱罐间的隔堤高度不够、且未形成密闭区间,区间内的容积也不够;l (不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第条第2款:隔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隔堤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10%第条第3款立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卧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3m。
l8、酸碱罐区围堰穿管处没有严密封闭,有缺口及未堵孔洞;l (不符合(不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第条第4款:管道穿堤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封闭这里随可对不燃材料不作要求,但也应进行严密封闭且做好防腐措施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9、罐区围堰防腐不全(围堰上半部分未做防腐处理);l(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6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l 10、现场未看到消防设施和报警设施 p9 i* V- Q7 {6 _ s) ^l (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8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l 11、第二图中仪表、硫酸、碱液管线位置太低,位于围堰内,事故状态下将被淹没腐蚀l 12、部分法兰未做放喷溅罩,l 说明:l l1)此图中地面已做了防腐处理(环氧树脂+玻纤布)并铺耐酸碱瓷砖,不存在裂纹问题;l l2)酸碱储槽位于同一大罐区内,并不违反现有规范,但存在之间隔离不完全,隔离堤高度不够的问题;l l3)好多人说碱罐腐蚀问题,这是视觉问题,碱罐外有蒸汽管,并做了保温处理,腐蚀部门为保温铝皮外壳;l , H0 q! X6 K2 L7 p3 }9 q* G6 b3 x ]l4)围堰外有危害告知牌和洗眼淋浴器,只是图片未能反应出,防雷静电情况也是类似的未能有效反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 一、无扫地杆:l 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l 6.3.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l 二、立杆无底座; 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l 6.3.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l 7.3.3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l (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l (2)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l 三、设置剪刀撑不规范:l 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5 P9 L( d+ r! C( w' ?# a/ V. N1 q/ Cl 6.6.1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l 四、无安全网;不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第条l 五、脚手架附近没有警示标志、警示语:l 六、脚手板不符要求:未铺满及固定l 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l 6.2.3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l (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l 七、尺寸不符合要求:l 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l 6.1 常用脚手架设计尺寸(略)l 7、6.3.3 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8 ]1 L1 m6 z# {9 F3 F6 x* K5 y' G& \l 八、脚手架没有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缺少连墙件;5 {! ]" d3 U6 w$ v! W- s" l* D$ il 不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第条、条;l 九、顶层的脚手架护栏应形成封闭结构。
l 其他:脚手架上挂有桶,易坠落l图一:l1. 现场脏乱差;木工锯没有防护罩,导板、分离刀等安全装备l2、不同锯材混放;l3、锯屑未及时清理,影响电机散热,易引起火灾;l4、现场无消防器材或设施l5.没有设置安全警示l6.木工锯加工厂所应该单独设置一个房子,挂好灭火器,设置专门操作人员,及时清理l图二:l1. 安装漏电保护器,一次线不能超过5m,二次线不能超过30mll2、电焊机禁止放在有易燃、易爆气体、雨淋和潮湿的地方l3、电焊机的配电线必须用胶皮线l4、电焊机的电源线应架高或者埋地l5、在焊接工作场所内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l6.电焊放在钢筋上,容易造成短路l7.焊机上面不应有重物压着l8.电焊机放置直接放置在模板上面,有滚动隐患,须对轮子做固定放置在通风平稳的地方l9.现场应该设置安全警示标识l10.现场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l临时用电电缆裸露,还有一段压在物料桶下,且未架空或套管使用;l2、物料桶上没有黏贴安全标签;l3、插入物料桶内的的抽料管随意套接,没有采用关卡抱紧;l4、抽送易燃易爆性危化品的塑料管线不是防静电塑料管,也没有采用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l5、物料实桶和空桶没有分类分区摆放,且堆放数量过多,超过了一天的使用量;l6、危化品称重,使用敞口容器;l7、没有划定抽料区和称重区,导致现场凌乱;l8、缺少管道标色、流向标识和中文标识;l9、缺少设备中文标识;l10、物料管道未按要求进行静电跨接;l11、砣秤的滑轮没有固定,秤砣也没有固定;l12、电子称等不防爆;l13、现场操作人员擅离职守,无人看护;l14、闲置秤砣没有摆放在规定位置,而是随意放置在秤盘上;l15、现场缺少一些防止碰撞之类的警示牌和标识。
l 1、焊接质量差不符合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2mm为宜,外形应平缓过渡该焊口过于粗糙l 2、温度计安装位置错误,且一般管径较小的管道在安装温度计时需要扩大管径不符合SH3521-2007《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具有代表性和便于观察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取源阀门与工艺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l 3、电缆敷设位置错误不符合SHT_3019-2003《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电气、电缆不易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管道的上方或腐蚀性管道的下方 管道与电缆架距离过近,存在安全隐患l 4、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车间电缆需采用金属材质套管防护;l 5、物料管道没有安全色标、流向标识和中文标识;l 6、压力表安装没有垂直与水平面,不符合安装要求l 7、管道未作防腐除锈处理;l8、等径管连接未采用三通管件;l图一:l①护栏的结构形式不对,应由扶手、中间栏杆、立杆和踢脚板四部分组成;(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2009)》第4.1条规定)/ @5 ?9 k9 P& R! h- Q/ [% b+ Hl②护栏连接处锈蚀,应修复;l③护栏扶手表面粗糙,应保持光滑,以确保手能连续滑动;(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2009)》第和条规定)l④护栏没有设置中间栏杆,应在扶手与踢脚板之间至少设置一道中间栏杆,且中间栏杆与上、下方构件的间距不得大于0.5m;(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2009)》第5.4条规定)- M. M6 k: `, a# O* d! j' Il⑤护栏的立柱间距过大,立柱间距不得大于1.0m;(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2009)》第条规定)! `+ t; n6 w; g0 E7 fl⑥同一根物料管道部分保温部分没有保温;2 A' u4 ]: ]+ w4 G7 D# ~0 Al⑦现场管道没有流向和中文标识;2 l6 B* `9 Y% v: Yl⑧个别管道的防腐已破损,出现锈蚀现象;l⑨有根管道上的压力表与阀门法兰一个过近,不利于检修和读数;l⑩黄色标识的管道有一段估计是后修得管子没有进行标色; {' N: r: X/ h1 S/ ol⑾斜梯底部悬空,没有固定。
r) |5 C, P( Q# B. I: v( Ll图二:l①平台护栏没有设置踢脚板;l②现场的护栏焊接处和平台下方等处的防腐已损坏,出现锈蚀现象,应及时修复;l③现场管道没有流向和中文标识;l④钢直梯的色标应将蓝色改成黄色或黄黑相间的颜色;l⑤钢直梯在顶部出口处应设有高出进出平面1.2m的护栏或护笼;(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2009)》第5.7.7条规定)l人的不安全行为l1.作业人员安全帽的帽带没有正确佩戴;l2.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带;' l3.动火作业时,动火点下方应该隔离,避免火星飞溅l物的不安全行为l1脚手板没有固定措施,且简易搭设的作业平台中间留有大的空隙;l2作业平台支撑力全部集中在两根水平的槽钢上,力矩很大,应有垂直支撑或斜拉杆分担作用力;*l3现场没有监护人l4现场气瓶管、电缆线、绳子等线绳混放在一起,且有根绳子吊在了电缆线上;l5氧气管、乙炔管、电缆线等在动火点下方,焊渣直接触碰其上,须避免;' l6管道、设备上没有流向标识、中文标识;l7护栏没有踢脚板;l8现场没有看到消防设施器材 l 1、操作人员未在仪表盘前监视;l 2、电气仪表控制室与生产装置在同一场所,应单独隔离处控制室;l 3、现场有不是防爆的电气设备;l 4、通知贴在了电控柜上;l 5、缺少设备中文标识;l 6、缺少管道流向标识和中文标识l 7、现场较乱,物料桶、纸箱、线绳等没有分区规范堆放,且存在空实桶混放现象,同时其堆放数量过多,超过了一天的使用量;l 8、员工没有佩戴安全帽,且安全帽随地乱扔,没有按规定放置在指定位置;l 9、抽送易燃易爆性危化品的塑料管线不是防静电塑料管,也没有采用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l 10、管道法兰(少于6颗螺栓)没有进行静电跨接;l 11、办公桌放置在电控柜前,影响检查和操作;l 12、现场放置暖水瓶、水杯,不符合职业卫生防护要求;l 13、暖水瓶、水杯等装水容器紧贴电控柜放置;l 14、现场有一控制柜贴墙设置,不合理,应至少离墙50厘米装设;l 15、物料桶上没有粘贴相应的安全标签;l 16、玻璃管液位计未做防护;l17、现场临时用电的电缆线没有保护和固定措施。
l 1、切割物件前,穿好合适的工作服,先戴好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避免飞溅物伤人、金属粉尘伤害l 2、电源线路必须安全可靠,严禁私自乱拉,应在电缆线外设置金属套管防护,以防电缆线表皮损坏l 3、砂轮机正面无防护挡板.l 4、传动装置和砂轮的防护罩必须安全可靠,并能挡住砂轮破碎后飞出的碎片端部的挡板应牢固地装在罩壳上,工作时严禁卸下砂轮防护罩的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90゜防护罩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大于等于30゜时必须设挡屑屏板l 5、加工的工件必须夹持牢靠,严禁工件装夹不紧就开始切割切割时应用手握紧切割机手柄均匀用力,不得用力过猛,不允许坐在手柄上进行切割l 6、操作时身体不能正对切割机,斜侧45°为宜,并戴好防护眼镜l 7、切割机的15m范围内禁止堆放油漆桶l 8、.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识l9、.现场没有消防器材l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l5.1.10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棚子后面好像是储罐区,距离太近同时,刷漆点距动火点距离太近,白色大桶是否是装稀料用的 j8 b. A+ q2 s, Dl2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t& e5 Q8 \+ el2、切割物件前,穿好合适的工作服,先戴好(手套、口罩、眼镜),避免火花飞溅伤人9 i* M1 [$ E, Al3、切割时应防止火花喷射造成烫伤的措施 \7 S3 y6 F8 Z" Bl4、不符合“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l第13条 气瓶外表面的颜色、字样和色环,必须符合GB 7144《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并在瓶体上以明显字样注明产权单位和充装单位' 2 f: ~% b0 `* k9 m9 X' rl第50条 气瓶附件包括气瓶专用爆破片、安全阀、易熔合金塞、瓶阀、瓶帽、液位计、防震圈、紧急切断和充装限位装置等 y' A& N- S) e7 c) i8 x6 `$ pl5、管线乱搭,施工材料乱堆放现场混乱l6、施工现场无消防设施l7、现场无安全监护通道堵塞,地面泥泞 v9 f& C* h# D* vl8.雨天未做好防护措施,没有划定施工作业区l9.临时简易棚不牢固,有倒塌的隐患l10.现场没有有效地排水和防积水设置l11.搬运气瓶的不是专用车俩。
且没有防雨的设施7 T k) P- m7 `+ t( _l12.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识牌、提示标识牌,划定的气瓶放置区的护栏上没有相应的警示标识牌等;9 W0 k; I& ^- o' Ql13.管道没有介质流向和介质标识l14.如果罐区为甲、乙类液体,则架线槽不能从储罐上方通过,应保持1.5倍以上高度距离l 作业人员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未佩戴好$ ~" t, 着装不符合要求l 监督作业人员带护目镜,没有防护罩l 高处作业无安全带作业下方无安全网l 吊篮过于简易,无防护栏,易造成人或物高空坠落l 吊篮未固定,在空中易晃动旋转吊篮中物品未有效固定l 吊篮底板为木质材料,紧邻电焊作业点,易引发火灾;且应进行焊渣接挡l 吊篮的绳索不符合要求,手动葫芦为自制式的,不符合要求l 吊篮的固定位置不对,固定在平台上不安全l 梯子固定不牢靠,就站人作业不安全旋梯焊接应及时加焊栏杆l 步梯上放置有焊条及其他材料,易掉落伤人 _1 P& `. nl 电焊线缠绕在吊篮上存在安全隐患/ m2 J, p$ Y% q$ t焊接线存在接头电焊线应高挂,不能随托随用l 高空作业没有安全警示标志。
l 高空动火无消防安全措施,无火花防护措施l 作业下方不知是否拉了警戒线l图一: l 1、吊车的支撑腿直接接触地面,没有用枕木垫支腿l 2、指挥人员没有看见;如果指挥人员就是现场的人,没有穿黄色马甲,没有指挥的小旗l 3、吊车起重臂作业半径内不应该有人l 4、起吊现场应该拉警戒线l 5、应该清理通道及吊装地点上的杂物l 6、有施工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l 7、吊装时离管网过近,无防护l 8、起吊的工件底座上不应搭载其他物品l9、吊装箱边框上应贴有黄黑相间的警示标识l图二: l 1、设备吊装洞的临边防护没有设置l 2、孔洞没有临边防护或加盖挡板l 3、指挥信号不明确;如果指挥人员就是现场的人,没有传黄色马甲,没有指挥的小旗l 4、设备吊装应该使用吊装带l 5、平台上杂物较多l 6、临边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l7、存在没有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帽佩戴不规范的人员l1、无防火堤,不符合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6.1.1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储罐基础、防火堤、隔堤及管架(墩)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hl2、两罐间距不足不符合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6.2.8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卧罐);l3、玻璃液位计设置不合理,且没有套管保护,辛酯罐的液位计下导淋阀手柄方向错误;l4、放料使用塑料胶管,没有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l5、未见强制通风、排风措施;l6、缺少标识(罐体容积、名称、位号)和安全警示牌;l7、物料桶没有相应的安全标签;l8、物料桶应划区、分类规范堆放;l9、未见消防设施器材、有物料周知卡、职业卫生防护装置、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等;l交叉作业,上方电焊没有相应的焊渣防护措施,应采取防措施防止焊渣溅落到下方,伤害下方作业人员及产生火灾l2、移动脚手架作业平台没有防护栏;) W7 n3 l! ?/ C3 Ml3、未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安全帽、护目镜、工作绝缘手套l4、登高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l5、气瓶倒放,没有防震圈;l6、划分作业区的警戒线掉落在地上;l7、作业区应设立相应的警示标识;l8、监护人员站位错误,不应站立在脚手架上;t h, C5 R8 j8 {2 g" q* V Y3 P/ Jl9、现场物品摆放凌乱,应划区分类摆放;l10、灭火器应配备至少2支。
l 1.动火作业没有拉设警戒带划定作业区,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牌;l 2.动火作业现场没有配备消防灭火设施器材;l 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l 3.氧气瓶、乙炔瓶没有专车搬运;l 4.放置氧气瓶、乙炔瓶的手推车没有固定,有滑跌翻滚的危险;l 5.乙炔瓶使用过程中不得倒放,应直立放置,并由放置倾倒的措施;l 不符合《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3款:乙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l 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 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l 6.氧气瓶、乙炔瓶间的间距不够;l 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 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l 7.氧气瓶、乙炔瓶与动火点及配电柜间的间距不够;l 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 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l 不符合《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2款:乙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l 8.乙炔瓶泄露使用;l 不符合《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10款: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严禁在泄漏的情况下使用;l 9.监火人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且将安全帽坐在屁股底下;l10.监火人背靠配电柜,存在触电危险;l 11.监火人睡岗;l 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l 12.监火人不能发现乙炔瓶泄露,也不能制止动火人的违章作业行为和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处理突发事件;l 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l 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l 13.动火作业人没有佩戴防护眼镜;l 14.动火人的操作姿势错误,不稳固,且长时间后易使下身发麻;l 15.气割件没有摆放稳固,且下方垫有木板(已着火,应将木板用水打湿或采用其他不燃性材质板);l 16.气管放置混乱,且压在气瓶下方l1、地面应做硬化处理,并且装置区应该设置围堰,防止事故状态化学品外泄进入雨水系统l2、部分管道未做保温,已经做了的保温也不全,无外壳;l3、现场管道没有中文标识、流向标识;l4、设备无中文标识及位号;l5、管道、阀门锈蚀;l6、作业现场没有拉警戒划定动火作业区; l7、作业人员未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l8、动火区域周边没有清理易燃物;l9、动火点没有动火监护,已经引燃未处理;l10、动火周边没有灭火器材;l11、氧气和乙炔管就在着火点的旁边,有被引燃的危险;l ⑴平台养护不到位,护栏焊接点腐蚀严重,其他地方也有部分腐蚀,应补做防腐保护;l ⑵阀门处的操作平台太小,离阀门距离远,不利于操作、检修,且人员不方便进出,应延伸;l ⑶阀门处的操作平台没有护栏,没有支撑,应补做;l ⑷部分管道没有保温或保温遭到破坏,且部分保温外保护层接缝不合理,应修复;l ⑸阀门未做保温或保温层未做保护处理;l ⑹管道没有物流中文标识和流向标识,阀门无编号,应补做;l ⑺爬梯上平台处有护栏,不方便应急撤离;l ⑻爬梯穿过工艺管道,不合理;l ⑼细管路法兰存在泄漏;l ⑽平台与管道太近,不方便检修;l ⑾平台下管道密集,并且是热的汽液体管道,不利检修;l ⑿部分护栏间隙太大;l ⒀排污阀直排,不安全,位置不方便操作;l ⒁管线保温有踩踏痕迹,违章操作。
l 1、乙炔瓶的气瓶外观锈蚀、安全色漆脱落,且即没有防震圈,也没有防倾倒固定措施;l 2、放置氧气瓶的车辆并不是气瓶专用车,且即没有防震圈,也没有防止车轮滚动的限制措施;l 3、乙炔瓶、氧气瓶间的间距不足10m;l 4、乙炔气管被铁质管件压制在下方;l 5、移动式压缩机放置在氧气瓶、乙炔瓶之间,且没有防止车轮滚动的限制固定措施;l 6、移动式压缩机皮带转动部位的防护罩蚀烂破损;l7、电气开光随意摆放,没有防雨措施;l 8、电缆线没有架空或采用套管保护;l 9、空压机电机接线处用塑料膜包裹,说明接线处有裸露,不规范,易漏电;l 10、l施工现场应拉设警戒线,划定施工作业区,并设施相应的安全警示标示牌;l 11、: i+ J/ Y$ o5 u3 y4 cl管件、气瓶、移动式压缩机等横放在通道上,堵塞通道,应划区分类规范堆放;l 12、l人字梯放置位置不平,存在倾倒的隐患;l 13、2 B5 I) L$ ^& E/ T: D, Ll现场管道、设备缺少中文标识和流向标识;l 14、l部分管道没有防腐处理,部分管道缺少安全色标;l 15、- Y; K' a! x$ W, y/ pl现场无人员看护管理;l 16、l现场没有消防灭火设施器材;l 17、l现场各种管件、工器具等凌乱,应分类分区规范堆放;l 18、l远处的危化品库房中堆放的危化品没有看到安全标签;l 19、l远处的危化品库房旁没有看到安全周知卡、警示标志牌、消防灭火设施器材和消防报警设施器材;l20、l远处的管廊架水泥支柱发生倾斜。
l防护罩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9 }3 [' D8 Y( p6 c0 A- C+ }3 z7 U# a- qla、GB5083-1999_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l6.1 可动零部件/ M5 p6 u( o* H" K6 c i/ b w- w1 Kl6.1.1 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 {, L* O5 \( J; Hl6.1.2 对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g0 D" j7 x6 d5 {- ^l6.2.1 高速旋转零部件必须配置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合适形态、尺寸的防护罩l6.2.2 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或突然中断动力源时,若运动部位的紧固联接件或被加工物料等有松脱或飞甩的可能性,则应在设计中采取防松脱措施,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装置 C1 X0 G! U4 U$ ^7 r1 F" F8 _5 O- _3 t9 `l根据《GB/T8196-2003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 c4 b9 j2 o3 I/ b" W. @4 l- {# ]4 wl该防护部位应选用——封闭式防护装置,防止从各个方向进入危险区的防护装置l防护罩的间隙过大,不能达到预计防护要求;(不符合《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5083-1999)》第6.1.5条第1款:使操作者触及不到运转中的可动零部件)lb、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87 ;l1)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
l2)、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l3)、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l4)、为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l5)、为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0mml2、无警告标志;lGB5083-1999_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l7.1 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l3、防护罩未除锈、防腐;l4、防护罩应该涂装黄色,以便引人操作工注意l5、现场杂乱,未清理、地面未硬化处理;l7、设备无基础;l8、现场杂物易进入转动部位,引发意外事故;l9、装卸操作工未采取可靠措施,防止设备坠落;l 1、 进行吊装作业时,起重臂下坐人l 2、未设置警戒区域及警戒标识,无监护人员或监护人员不尽职(可能坐在吊车下面)l 3、现场有其他人员进入。
l 4、现场未见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或特殊颜色的安全帽;l 5、起重物下有人,人体配重l 6、吊索长短不一样造成吊物不平衡,吊钩无自锁器l 7、工作人员站在被吊装的钢板边上,而且是车的边缘,没有防止坠落措施,不安全l 8、牵引吊挂物应该以绳索进行牵引不应用手直接拉,容易遭受吊挂物撞击;l 9、对外这种大型块状的重物起吊,应采用四角捆绑起吊,而不是二角;l 10、工作区域禁止饮食,不卫生;l1. 左上方那道门应该是关着的,有个禁止图标可能是禁止长时间开启,危险重地的门应该关闭l2. 上方有禁烟图标,但是却有人在抽烟l3.图上方的配电箱随意开着: M4 l/ Q& F( u* h+ {/ kl4.绿色安全通道的门被堵死了,根据消防法规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q5 m: j/ R, a9 Cl5.清洁工清洗地面绝对不能用消防栓里的水,且冲洗的水没有引流措施 N+ ]7 j: L4 cl6.清洁工清洗地面没有围栏,没有作业标识和防滑标识l7.吊机的下方有物品,而且有人要从那里走过去l8.场内作业钢管等比较重的物品要用拖车移动,并在规定的拖车标线内移动l9.栈板上桶装化学品要立着放6 Z" j9 ^9 f |6 l/ t( il10.浅蓝色桶装化学品有一桶盖子没有盖,发生泄漏5 ^) U: D) x/ ^7 f+ u7 d( Kl11.物料不可以放在地上,要放在栈板上( W) C4 \! s+ k5 ~% r& {+ Nl12.栈板只能放物料,禁止人员脚踏,坐卧!而且旁边在进行化学品倒入,很有可能溅到他身上反生事故( M* N; i! c* Q1 t3 Sl13.黄色衣服的员工对化学品操作不规范6 N, k( N, j0 t a6 K# }3 X3 ~6 ~1 Yl14.气瓶要放在推车上移动,不能在地上随意拖拽; l15.拉车的员工没有佩带防护用品l16.左下角桌子上物品容易滚动,人也在附近,很可能发生砸伤: v8 r3 E! v" {6 l Y& q( El17.放物品的桌子旁边的插座脱落l18.脱落的插座旁边电源线混放/ R/ z2 H3 N$ S# J7 n1 z2 El19.混放电源线旁边的插座一头接着,一头放在地上,容易法伤触电事故- h2 g( B R; z/ K0 [* Bl20.扛长管件人员走在吊装区域,且前方视野被挡; |' P0 X- J/ h; tl21.吊机的操作按钮放在桌子上,显然重物挂在上面很长时间了,而且没有人看护,这个是不允许的* G1 J V) _8 B$ G' V" s7 |' Dl现场方面:* q8 T# v/ W9 vl22.危化品没有专库堆放;3 q+ x3 g' J. [, _1 N+ M! W( ~l23.现场消防设施器材布置不够;现场缺少操作规程上墙、缺少危险化学品周知牌, J现场人员松散、随意性太强,须加强规范管理!l 1、设备转动部位没有防护罩;l 2、风扇防护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l 3、电气开关箱的箱盖敞开,应常闭,以防煤粉尘进入;l 4、前面这个电气开关箱上放置白色电源箱且没有固定;l 5、现场地面没有硬化处理;l 6、现场桶、闲置设备及各种杂物没有分类、分区规范堆放;l 7、现场没有看到消防灭火器材、消防报警设施;l 8、现场缺少各种安全警示标识牌;l 9、电缆线没有套管防护,且放线凌乱;l 10、有操作开关放置电扇上,存在掉落损坏、漏电等隐患;l 11、设备设施应做好防腐、润滑管理工作;l 12、设备场所整体缺少防雨措施;l 13、其他:如该作业场所是否需要防爆等。
l 1、配电柜是问题,不应该和易燃物在同一个房间;l 2、配电柜的门没锁,没有安全警示标志"有电危险,禁止靠近";l 3、作业现场物料堆放凌乱,未分区,没有标签,现场5S差;8 X1l 4、配电柜前方堆放物料,导致配电柜操作不便,不符合安全规范;l 5、安全通道被挡住,门应向外开启,无疏散标识; l 6、物料直接放置在地上,会被污染;l 7、没有配置灭火用具;l 8、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l 9、生产现场未张贴安全操作规程,无危险物品安全标签等;l 10、易燃品库房,现场电气部分电缆穿线不符合要求,应使用金属保护管;l 11、现场无任何通风设施,图上显示现场空间狭小,不符合环境健康要求;l 12、电源线不应该紧贴门口上方过,漏电有危险;l1.吊钩上缺少防脱钩; l2.操纵开关悬空放置;没有固定; l3.控制开关且与吊物距离太近,在起吊时易刮碰l4.图中吊钩出现铁锈,应注意抹油保养;l5.现场电缆线等各种线管凌乱;电源箱没有相应的安全标识l6.现场物品未分类、分区放置;l7.有物品放置在吊装作业区内;l8.起重机械停放处应设置护栏隔离,防止人员在下方走动;l9.图中现场缺少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和现场操作说明~l10.航吊使用完成后应停放在规定的区间,不应停放在工作场地内;l11.门口杂物堵塞;没有安全通道l12.现场放置竹梯是不合理的且不牢固。
l 1、爬梯护笼很狗血,不符合GB4053.1-2009;l 2、电缆电缆线布设凌乱不规范;l 3、电缆应走穿线管;l 4、人员佩戴安全帽不规范(说了很多次了);l 5、外来人员进入现场着装不规范,没有穿防静电工作服;l 6、管道不规范:存在塑料管和金属管连接,塑料管已经变型;l 7、管道没有相应的防静电导除措施;l 8、照明不防爆;l 9、部分管道缺少流向标识,设备无标识;l 10、泵泄漏严重;l 11、电机未见接地保护;l 12、设备腐蚀,应做好相应的维护保养措施;l13、现场未见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l 1、施工现场非常的杂乱,工作区、存放区不分,未进行定置摆放;l 2、加工工件随意放置,劳保、工具等随意丢置;地面的角钢菱角易伤人l 3、没有安全通道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被各种物件堵塞;l 4、现场没有安全监护人员现场交叉作业较为密集,施工交底,施工监护,需加强在加强;l 5、现场狭小,作业时容易误伤他人l 6、现场接线较为凌乱,电焊机线与气焊管子混在一起,出现问题都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易出事故;l 7、焊机线与气管随意放在地上,被东西压、人踩。
电源电缆线应架空或套管防护布设;l 8、焊机上随意放置物品;水杯放在焊机上;l 9、气管、电缆被角钢挂住;l 10、电焊、气焊与砂轮机等混在一起交叉使用l 11、所有的电焊机用同一个回路;l 12、回路不能用扁铁代替,更不能与气焊线、焊机电源线搭接;l 13、焊机放置在电器柜前,档住了电器柜的门;l 14、砂轮切割机防护挡板、无防火花飞溅措施,切割时铁屑容易将电源线、气焊把子线损坏;15、部分焊机上盖打开、接线处绝缘裸露焊把线有破损,无漏电保护;l 16、由现场的焊机线可知现场的电焊机一次线(不超过5M)与二次线不符合规范(不超过30M)l 17、焊机、配电盘无防雨措施;l 18、气瓶没有放置在规定的存放区,存放的气瓶/使用的气瓶与用电设备放置距离太近,与施工点距离太近;l 19、气割枪直接放在地上,容易碰到起源手阀漏气发生事故;l 20、气瓶没有防震圈等安全附件;而且没有防止气瓶倒地的保护措施;l 21、气瓶安全色已脱落,辨识不清;1 p( m6 ?2 I9 L! al 22、没有看见安全操作规定等安全警示标志;l 23、施工现场无安全警戒线;l 24、动火作业现场无消防设施;l 25、现场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规范;l1、液碱与硫酸属于禁忌物料,应分开存放。
' m/ L# \' G. F( @2 xl2、储罐无液位指示;/ i z& p. Q9 Q1 Y8 }1 R: u) r. v5 il3、现场无安全标识、警示;1 J% R9 e( [! f. k0 ~: U+ Jl4、储罐间距不合适,离围堰距离不足;* r" s3 N; ]4 |9 T* A0 h- q$ A+ Dl5、地面及围堰未按要求防腐;l6、储罐腐蚀;* K5 A* i: Y3 l/ C7 a* o9 Il7、98%硫酸放空不合适,另两罐无放空;& f! ]! g! r5 l5 \l8、泵无防淋;2 k. A* O; K& C/ D# @l9、平台斜梯无扶手;l10、管线太乱,临时管道无固定;5 {$ r P% L( M4 e! }l11、护栏立柱不符合要求,平台未按要求刷漆;$ C9 t4 T& W1 i# ]8 l4 B! `" vl12、罐区与车间距离太近;* t0 z6 d% e: F4 ~l13、无消防器材;l14、现场无照明设施;0 |% e. s2 S1 L$ ]+ X0 Cl15、未见避雷装置及静电接地;" W4 _5 O: Q& n% c v& Y- tl16、管道没有物流中文标识和流向标识,阀门无编号;2 k. r/ ^0 m( Wl17、斜梯夹在两罐之间,不方便行走,也不安全;l18、平台太小,不方便操作;! A$ G/ z- ~8 @0 ml19、储罐无人孔,不知怎么检修;9 t7 [7 v0 z7 }: yl20、料是怎么卸到罐里去的?3 o+ ?+ B* H. G% R: P0 Pl 1.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帽带未带,穿着半袖+ e. d4 c! E* l& ^. }/ v1 N* Il 2.施工现场电缆乱放" T, e+ |8 }7 b5 P' X7 Vl 3.气瓶无防震圈,无防倾倒装l 4.气瓶未按《气瓶颜色标志(GB7144-1999)》规范进行颜色标识l 5. 吊装区域未进行安全警戒隔离l 6. 吊装范围内站人过多;l 7. 现场没有看见有指挥人员l 8. 起吊设备未将液压支架放下l 9.现场未见警示标识l 10. 吊车那侧是几名工人在扶着重物卸车,不安全l 11.移动线辊无保护l 12、现场未见消防设施l13、现场的管线散乱放置l1、脚手架无扫地杆: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3.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W; Y+ M; X* T& hl2、脚手架立杆无底座:不符合6.3.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l3、脚手架未设置剪刀撑:不符合 6.6.1 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N) v" ?: b) ]2 I4 x8 T' x# f- Zl4、无安全网;+ ]+ S& g/ g3 j2 q( K& Jl5、脚手架附近没有警示标志、警示语;5 \0 r+ z& l! [6 N ~6 Nl6、脚手板不符要求,未铺满及固定: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2.3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 S2 \. |; o/ X5 Pl7、脚手架没有与建筑物可靠连接;l8、顶层的脚手架护栏应形成封闭结构;' B3 n& Z! ?) D1 l4 l: Dl9、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 v" U" S* T, C0 G6 `2 tl10、气瓶间距不足,距离施工地点距离不足;l11、 气瓶上缺少防震圈; T) T( V# x ^/ I/ J" Gl12、气瓶立放未固定;l13、罐体处于高压线下,距离不合要求;l14、未划定施工区域;l15、无安全监护人;/ j. n1 d q/ X9 {8 {l16、无消防器材;l17、吊笼悬空放置不安全。
l 1、油桶没有标识,油桶盖用完需盖上,油抽子用完没有在润滑油桶中拔出,油桶上堆了一堆杂物;l 2、集油盘里放了两个瓶子不合规范l 3、作业现场混乱,杂物多,易燃物多,没有执行定置管理;l 4、维修现场地面油渍太多,应该采取措施;l 5、维修占用通道;l 6、维修现场无消防器材;l 7、电动机具电缆应设置三级漏电保护箱,不能穿越物料容易移动的地方;: 电线在现场混乱,电线走向与作业现场交叉,有漏电的风险;l 8、现场无警示标志;l 9、检维修现场无操作(维修)规程等;l 10、检修区域与生产区没有进行完全隔离;l 11、检修人员没有按要求佩戴防护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l 12、电机竖放无防倾倒措施;l 13、现场的货架上无标识,不便于查找;l14、现场有饮料瓶和矿泉水瓶,严禁在危化品现场饮食,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矿泉水瓶可能为盛放机油用的)l1.登高使用的简易架子顶部无护栏,且安全性低,部件连接不牢固作业人员没有系安全绳4 C) ^/ d9 U7 i$ n. _! i4 I% Fl2.高空作业没有设置围栏,安装工具很容易高处跌落,造成伤害l3..电源线不应该缠绕在铁管上& Y7 \+ M6 h6 J1 ^& hl4..脚手架旁边的气瓶倒放,且无防震圈,未直立固定l5..现场未划定作业区,现场物品堆放应分区、分类堆放5 W( I, S9 B) ul6..现场的管道没有物料流向标示l7..电源线沿路面铺设没有套管防护或架空铺设9 x( v8 r3 b) [$ O8 Ll8..爬梯不是安全色7 c* j a5 t; dl8..图示现场未见消防灭火设施器材l 1、护栏问题:没有踢脚板,没有刷漆防护及安全色,立杆间的间距过大;l 2、施工现场与作业现场没有拉警戒带进行分区,也没有相关安全标识;l 3、现场物件(如:砖头等)没有分区、分类规范堆放;l 4、现场地面、池子没有防腐处理,且有部分地面没有硬化处理;l 5、图示现场设备作业区域没有设置小围堰和地沟;l 6、电缆线、管道紧贴池子上方通过;l 7、架空电缆线采用铁丝悬挂固定,长时间后存在破坏绝缘引发触电、漏电事故的隐患,且电缆线布设不规范,随意性强;l 8、照明灯悬挂与紧挨电缆的铁丝上方,且没有防雨措施;l 9、设备、管道缺少中文标识,管道缺少流向标识;l 10、图示现场缺少相应的安全标识牌和设备操作规程;l 11、图示现场没有平整、畅通的消防安全通道;l 12、简易棚外沿过短,不能起到良好的防雨措施;l 13、图示现场厂区与周边的居民区间距不足;l 14、图示现场贴地铺设管线众多,影响行走;l 15、图示现场缺少消防灭火设施器材和消防报警设施;l 16、图示现场缺少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器材(如:复合式洗眼器等)。
l这张图片是我从某网站看到的,内容大致是消除危岩隐患,讽刺意味的是这行动本身就极具隐患!l1、脚手架立杆高矮不一,有的立杆高度不够;# G6 n8 i' U5 \& al2、立杆间距不一,立杆的横距一般在(1.05-1.3)m之间为宜,纵距在(1.5-1.8)m间为宜;有的立杆还明显倾斜;l3、立杆应该交错扣接,有的立杆没有与横杆扣接;l4、纵向横杆不应搭接在水平横杆上,应该扣接在立杆上;- G& @: T: l9 M2 R; Sl5、水平横杆没有完全与立杆扣接;l6、没有斜拉杆;l7、立杆数量不够,支架固定不到位,一端直接搭在岩石上;l8、垫板没有铺满;l9、没有搭设围栏、安全网;5 Q+ ?* |& R4 g$ w# g9 H( Y+ D1 Il10、施工人员没有穿工作服,戴安全帽;l11、未系安全带(不过这种架子系上也是白搭) a2 R( F& L5 f+ ^6 |* ?5 Ol 1、现场凌乱,“5S”管理极差;l 2、钢筋半成品部件码放过高;钢筋没有加工的、加工成型的、边角余料随意放置、丢弃,很容易伤害到施工人员,应分类、分区规范堆放;l 3、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施工人员安全帽没有系下额带;施工人员穿戴的安全背心敞开;施工场地有许多的尖刺之物,戴线手套容易刺伤手;l 4、工作场地没有留出必要的安全通道;l 5、电线用木杆随意进行支撑,电机接线穿过现场,没有保护,存安全隐患;l 6、交叉作业,没有对不同时段的工作进行区域划分作业,作业场所没有进行工作区域的标识;l 7、施工现场没有任何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操作规程等;l 8、电机没有防雨设施;l 9、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很悠闲的休息、闲聊,从事危险操作不专心;l 10、中间那个黑箱子是不是电源箱?没有进行标识,设置防雨棚等;l 11、现场缺少消防灭火设施器材及标识。
l1、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l2、室外高空作业应搭建脚手架,不能在半空中搭设,要用搭设脚手架的方式,从下向上搭设;l3、悬空钢管未可靠固定,有坠落危险;l4、安全帽穿戴不规范,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l5、无安全通道,出入口被砖块堵塞;l6、作业区域未进行安全防护,无防护网等;l7、现场无安全警示; l8、不知平台怎么固定,存在安全隐患;l9、平台未安装固定跳板,行动不便,更不安全;l10、无安全监护人.l 1、个别员工安全帽下颚带未系;l 2、个别人员工作服穿戴不规范,袖口挽起;l 3、部分人员没有佩戴防护手套;l 4、操作平台(现在的作业平台)没有防护栏;l 5、站在作业平台上的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l 6、图示作业现场混乱,且一边带电作业一边用水冲地;l 7、作业工器具随意放置在楼层边沿,且朝向通道凸出;l 8、现场设备管道腐蚀严重,应补做防腐;l 9、现场设备缺少中文标识,管道缺少中文标识和流量标识;l 10、现场未见消防报警设施器材,也没有消防灭火设施器材;l 11、临时电缆线贴地部分没有穿管防护;l 12、现场缺少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l 13、图示线槽没有看到固定;l14、如无必要,最好盖上人孔盖进行作业,不然杂物、工件掉落就麻烦了。
l 1、切割物件前,穿好合适的工作服,先戴好(手套、口罩、眼镜),安全帽应系下颚带,避免飞溅物伤人;l 2、电源线路必须安全可靠;现场线布置混乱,应穿管保护;l 3、操作盒或开关必须完好无损,并有接地保护;l 4、作业人员施工位置不合适,切割时操作者必须偏离砂轮片正面;护罩未到位时不得操作,不得将手放在距锯片15厘米以内不得探身越过或绕过锯机,操作时身体斜侧45度为宜;l 5、现场无作业指导书;无安全警示标识;l 6、加工的工件必须夹持牢靠,严禁工件装夹不紧就开始切割;l 7、传动装置和砂轮的防护罩必须安全可靠,并能挡住砂轮破碎后飞出的碎片端部的挡板应牢固地装在罩壳上,工作时严禁卸下;l 8、施工现场未有效隔离;l 9、现场各类施工物资较乱,未分类整理;作业铁渣未及时清理;现场杂乱无安全通道;l10、场地不平整,切割机未有效固定l (1)电缆接线头裸露,未穿管保护存在漏电危险,且达不到防爆要求;l (2)电缆过长,挂设在电机上,存在掉落的危险;l (3)电缆没有套管防护;l ((4)护栏缺少横杆、踢脚板;l (5)护栏安全色不规范;,l (6)反应釜上有杂物(绿色的);l (7)反应釜上有油污;l (8)部分管线保温缺失,且保温损坏不规范;l (9)有两个白色的塑料壶挂设在护栏处,且缺少标识;l (10)设备、阀门缺少中文标识,管道缺少中文标识和流向标识;l (11)图示现场没有看到消防报警设施;l (12)图示现场没有看到消防灭火设施器材;l (13)图示现场没有看到职业卫生安全应急设施;l (14)图示现场的电源操作开关过高,不便于操作。
l(15)现场表未校验,电机为非防爆电机l 1、现场施工人员没穿工作服,没戴手套;l 2、高处作业人员没系安全带;l 3、移动式脚手架不规范:脚手架上的作业平台没有满板铺设、未固定、无护栏;l 4、现场无监护人员;l 5、现场无警示标示;l 6、工作区域无警戒隔离;l7、施工人员不能与吊装的设备一起吊装;l 1、现场凌乱,罐区围堰上堆放、靠放有木棍等杂物;l 2、罐区内堆放有桶体等物件;l 3、罐区围堰损坏有缺口;l 4、罐区围堰及地面没有防腐防护措施;l 5、图示左上方作业平台护栏没有踢脚板,立杆间距大,没有刷安全色;l 6、图示储罐没有看到位号标识、中文标识;l 7、图示现场管道没有流向标识和中文标识;l 8、图示储罐没有看到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l 9、图示储罐没有设置攀梯和护笼,罐顶没有设置护栏;l 10、图示储罐的气相平衡管相串联且没有设置截止阀;l 11、使用竹竿做管道支撑;l 12、图示储罐没有防雷防静电防护措施;l 13、图示储罐区的围堰面积不足;l 14、图示罐区内储罐间的间距、储罐与围堰间的间距过近,不符合规范要求;l 15、图示现场罐区同高压线的间距不足;l 16、图示现场没有消防检测报警设施;l 17、图示现场没有消防灭火设施器材;l 18、图示现场没有看到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l 19、图示现场没有安全周知卡、安全警示标识牌等标识;l 20、图示现场没有照明设施;l 21、图示现场储罐区没有看到人行踏步;l 22、图示储罐区外围周边杂草、杂物应清理整顿;l 23、图示现场左下角罐区外的铁质管道腐蚀严重,且没有静电跨接。
l电焊机电源线不应与氧气、乙炔带交织在一起;l2、乙炔瓶倒放使用不对;- S1 E1 ~$ a* D: _- E! `8 [9 Hl3、氧气、乙炔瓶不应放置在船上(一旦出现隐患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m$ k# x% y4 P' y( R" ?: ?- c- }l4、氧气、乙炔瓶使用的安全距离不够;7 F% i$ L1 Z/ Z; m( P P Dl5、氧气、乙炔带不应从电焊机等用电设备前通过(也就是离用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够);l6、焊接现场没有配置有消防器;/ L8 S7 L) g k; wl7、现场无用火监护人;$ a* j# e. r4 E; l5 `) Sl8、焊接人员在河边操作,非常危险;l9、焊接人员没有戴工作帽、护目镜戴;* J' J m- y3 \' Ql10、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不明显,与施工件混在一起,感觉不到警示的作用;- s8 E% \6 ]" kl11、河岸边没有设置护栏,没有任何的安全警示标志;2 L. H7 ^( h. O# J% v+ ol12、停靠在岸边的船只没有搭跳板;; Y2 z7 \7 p: Jl13、电焊机延着轮子滚动方向放置在向下的斜坡上,轮子没有固定,向下滑的可能性非常大;l14、焊机接线现场未见控制开关,明显一次线距离过长;' N' M; e1 Z5 S el15、船顶上放置有铁管等物品,不安全;1 t& l2 H6 e: S. hl16、保安人员站在施工区域内不安全l 1图:l 1、围栏没用涂安全色;l 2、围栏没用立杆,不能用木杆做立杆;l 3、围栏的底部不能用木板做隔离;l 4、起吊现场没有拉设警戒带,划定作业区;l 5、高空作业过程地面无人监护和指挥人员;l 6、吊车位置离配电盘安全距离太近;l 7、部分电缆无保护套管,容易脱落破损;l 8、油桶应单独存放,不能留在车间现场;l 9、设备卫生差,接线不规范,管线乱放;l 10、配置的灭火器容量太小,数量也不够,放置高度也不合适;l 11、配电盘非防爆,不能装在生产现场;l 2图:l 1、电线没用固定;l 2、杂物放置在窗台上,并且电缆还从上面经过;l 3、仪表不能直接放置在窗台上;l 4、电源箱、柜没用安全警示标识l 5、油桶不能放置;l 6、固体废弃物没用及时处理;l 7、没用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标示;l 8、无消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