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湘教版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06.37KB
约17页
文档ID:487607795
湘教版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_第1页
1/17

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 标 解 读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观念重 点 难 点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重点)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重难点)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2.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1)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2)保护好自然环境(3)使世界各国获得良好的发展(4)使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削弱3.共同努力的成果——《21 世纪议程》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它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由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大,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 / 17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如下表所示: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各类国家都享有发展的权利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公平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环境的观念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极力追求的基本目标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是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权利的观念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2.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提示】 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2 / 17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分析【问题导思】1.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哪些问题促使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示】 资源枯竭、生态失调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2.《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提示】 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三部分,加强社会群体的作用第四部分,实施手段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是什么?【提示】 《中国 21 世纪议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人口国家,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分析如下: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3 / 17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1)符合图中Ⅰ→Ⅱ阶段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业可能是( )A.航空工业 B.钢铁工业C.旅游业 D.微电子工业(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进入Ⅱ阶段后有所转变,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科学技术进步 ③工业发展速度增快 ④产业结构调整 ⑤城市化水平不断降低A.①③⑤C.②③④B.①②④D.③④⑤(3)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的阶段是( )A.Ⅰ阶段以前C.Ⅱ→Ⅲ阶段B.Ⅰ→Ⅱ阶段D.进入Ⅲ阶段后【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必须正确的分析图中三条曲线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并结合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准确的确定Ⅰ、Ⅱ、Ⅲ分别对应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从Ⅰ至Ⅱ阶段环境污染程度迅速增大且超过了自然环境容量,表明其工业利用的资源较多,排放的废弃物较多,四个选项中钢铁工业最符合第(2)题,进入Ⅱ阶段后,由于发达国家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吸收了教训开始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开始下降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Ⅲ阶段以后环境污染程度逐渐降低,且低于自然环境容量,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答案】 (1)B (2)B (3)D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问题导思】1.可持续发展中“发展”的涵义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吗?【提法】 不是可持续发展中“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包括生态发展和社会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4 / 17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2.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停止一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对环境的开发利用,仍然重在发展,所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注重质量,其开发利用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首先体现在人们的观念转变,具体表现如下所示: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发展的观念—包括代际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公平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环境的观念—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把环境保护作为极力追求的基本目标—权利的观念—包括享受健康而富裕生活的权利、正当的环境权利、平5 / 17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等发展的权利等2.可持续发展的构成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这三个系统都是在人的管理调控下进行的三者间的关系如下:可持续发展的四个观念各有侧重点: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既有同代人之间,也有代际之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有物质生活享受,还有环境享受;发展的观念强调经济的增长,但要与环境协调发展读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图,完成下列各题1) 发展援助、环境保护和清洁水源所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及电能的应用,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石油C.水电(3)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B.天然气D.太阳能6 / 17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可持续发展包含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3)可持续发展重在“可持续”,注重区际之间、代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解析】 认真仔细的分析图中显示的五大要点,尤其是图中的文字信息,可以确定每一要点反映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发展援助”反映了公平的观念、权利的观念,“环境保护”、“清洁水源”和“绿色贸易”都主要反映了环境的观念,“能源开发”主要反映了发展的观念、环境的观念答案】 (1)发展的观念 环境的观念 权利的观念(2)A(3)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教材 P98 活动【点拨】 图中所列 14 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若不考虑消费水平的增长,将有 9种资源在 100 年内耗竭;若考虑消费水平的提高,假设按指数增长,则14 种资源在 100 年内将全部消耗殆尽,显示了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对其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耗竭的过程因此,对矿产资源要努力做到有效利用,节约使用,并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再循环使用率这样不仅可以延缓矿产资源耗竭的时间,还可以减轻采矿、冶金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教材 P100 活动【点拨】 ①体现了环境的观念、发展的观念②体现了公平的观念、权利的观念③体现了发展的观念④体现了公平的观念⑤体现了环境的观念教材 P101 活动7 / 17湘教版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点拨】 本活动主要是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让我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特点人类不同的生产方式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种是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答案】 1.上述两种生产致富的方式,第一种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为第一种生产方式在发展经济时未充分考虑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第二种生产方式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获得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方式2.可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