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收益确定和利润分配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26.50KB
约22页
文档ID:585373457
第九章-收益确定和利润分配_第1页
1/22

第九章第九章 收益确定和利润分配收益确定和利润分配本本 章章 导导 读读 本章主要介绍费用、收入的确认和利润的形成过程,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的差别,利润净额的计算方法利润分配的去向和利润分配过程中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1 一、费用的含义一、费用的含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是企业在获取收入过程中,对企业所掌握或控制资源的耗费,包括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第一节 费用第一节 费用2 三、费用的分类三、费用的分类支出、费用和成本支出、费用和成本1 1)支出)支出能带来收入的支出:资本性支出(分期计入各年能带来收入的支出:资本性支出(分期计入各年能带来收入的支出:资本性支出(分期计入各年能带来收入的支出:资本性支出(分期计入各年 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成本、费用) 收益性支出(记入当年成收益性支出(记入当年成收益性支出(记入当年成收益性支出(记入当年成本、费用)本、费用)本、费用)本、费用)损失:损失:损失:损失: 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资金退出企业:资金退出企业:资金退出企业:资金退出企业: 红利红利红利红利3 2 2)成本是费用的对象化:成本)成本是费用的对象化:成本( (车间内车间内) )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工资)、制造费用工资)、制造费用工资)、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教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教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教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教 育附加费育附加费育附加费育附加费 …… …… ……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4 四、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四、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费用确认就是确定一项费用的发生及其归属期间。

u确认费用的三种标准:u按费用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或称因果关系)加以确认;u按系统而合理的分摊方式加以确认;u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凡是在当期支付的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量费用;由于使用以前取得资产而形成的费用,以该资产的取得成本为基础进行合理分配来计量费用5 第二节 收入第二节 收入一、收入的定义一、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业资产等日常活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经济利益益的总流入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指企业为完日常活动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所有活动经济利益指现金或最终能转经济利益指现金或最终能转化为非现金资产化为非现金资产6 二、收入的特征二、收入的特征(1) 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性交易或事项中产生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u(3) 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u(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7 •收入的确认是指将某个项目作为收入要素入账,并在利润表上反映。

•确认收入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与收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收入的确认四、收入的确认8 收入确认的不同情况收入确认的不同情况(1)商品销售一般在销售时确认收入2)长期工程(包括劳务)合同一般根据完工程度确认收入3)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应收取的使用费收入,应按有关合同、协议规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营业收入的实现4)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时,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9 根据收入来源性质分别设置根据收入来源性质分别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和““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科目进行核算五、收入的会计处理五、收入的会计处理10 第三节 利润第三节 利润u利利润是企业在一定生产经营期间内由于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经营成果,它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后的差额,如果收入小于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则其差额为亏损利润确定必须遵循配比原则!11 +投资收益(-损失)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 利润总额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等组成部分。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利润总额的组成利润总额的组成12 一、所得税的性质一、所得税的性质•所得税是一项费用,是企业为了取得税后净利润而必须承担的一项费用,而不属于利润分配的范畴•所得税是企业为了取得一定的收益而导致的资产流出,是国家依据税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课征的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等特征•净利润净利润 = =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 -所得税所得税第四节 第四节 所得税的确定所得税的确定13 二、二、所得税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1.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1.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会计利润,是指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财务会计程序确认的、在扣减当期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总额,因而会计利润也称为税前账面收益–应税收益也称为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收益额–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目标、原则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会计利润和应税收益往往存在差别14 2.2.应税收益的计算应税收益的计算•应税收益是以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税法准予扣除的项目后的余额。

应税收益的确定方法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财务报告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15 u永久性差异,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u例如:罚没款支出等时间性差异,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例如: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费用差异•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按其产生原因分为两类:16 3 3.所得税费用的确定和会计处理.所得税费用的确定和会计处理u由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收益之间通由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收益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计算应纳所得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需要先按税法的规定将会计利润税时需要先按税法的规定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收益,然后再乘以适用税调整为应税收益,然后再乘以适用税率,得出应交所得税的金额率,得出应交所得税的金额17 •例:例:A A公司公司2006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年实现利润总额  (税前)为(税前)为682,980682,980元,其中含股权投资收益元,其中含股权投资收益70,00070,000元,元,接受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与接受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与A A公司相同。

另公司相同另有已列为营业外支出的罚款支出有已列为营业外支出的罚款支出42,00042,000元,工元,工资费用超过计税工资资费用超过计税工资22,00022,000元该公司适用所元该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得税税率为33%33%u应税收益=应税收益=682980-70000682980-70000++42000+22000=67698042000+22000=676980元元u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676,980*33% =223,403=676,980*33% =223,403元元18 第五节 第五节 利润分配利润分配一、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一、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u1.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滞纳金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滞纳金和罚款u2.2.超过用所得税前利润抵补期限按规定用税超过用所得税前利润抵补期限按规定用税后利润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利润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u3.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本年实现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本年实现净利润(减税后利润弥补亏损)的一定比例提取;(减税后利润弥补亏损)的一定比例提取;4.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5.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9 1.1.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得提取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得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2.2.企业必须按当年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企业必须按当年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一定比例(一般为的一定比例(一般为10%10%)提取法定盈)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当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到注余公积金,当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到注册资本的册资本的50%50%时可不再提取;时可不再提取;二、对利润分配的限制条件二、对利润分配的限制条件3.3.在提取盈余公积金以前,在提取盈余公积金以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4.4.企业当年发生亏损,原企业当年发生亏损,原则上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则上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 •设置设置““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账户,反映利润分配的去向和结账户,反映利润分配的去向和结果•为了正确划分各个年度的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界限,为了正确划分各个年度的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界限,在每年年末,必须对在每年年末,必须对““本年利润本年利润””和和““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账户的各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结转结转后,账户的各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结转。

结转后,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留在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留在““利利润分配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借方)账户的贷方(借方)三、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三、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21 利润分配核算过程利润分配核算过程利润分配核算过程利润分配核算过程.xls2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