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枇杷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中,枇杷是一个常见的话题枇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色彩,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美的情感因此,本设计以枇杷为主题,通过绘制枇杷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方面,让幼儿在体验美的同时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协调能力二、教学目标1. 能够感知枇杷的颜色、形状和纹理,并区分不同的枇杷品种2. 能够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如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画出具有枇杷特色的形象3. 能够自主创造枇杷形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 教学内容1. 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枇杷的外形和品种2. 观察实物:观察、触摸和闻香实物,感知枇杷的形状、颜色和纹理3. 绘制形状:使用彩笔、颜料、纸片等绘制枇杷的外形和轮廓4. 上色填充:用毛笔、油画棒等填充枇杷的颜色和纹理细节5. 创意发挥: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拥有枇杷特色的自由绘画2. 教学流程1. 引导幼儿看图认物,认识不同品种的枇杷,并简单向幼儿介绍枇杷的文化内涵和产地2. 拿出实物枇杷进行观察、触摸和闻香,并向幼儿介绍使用各种感官感受事物的方法3. 在画纸上画出简单的枇杷轮廓,引导幼儿绘制基本的形状和比例,以及突出枇杷的个性特色。
4. 将幼儿上一步绘制的枇杷轮廓填充颜色,并在枇杷表面加上对应的纹理,强化幼儿对枇杷的感知和认识5. 放手让幼儿创作自由绘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美感和感受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本次美术活动教学中,幼儿们充分体验了枇杷的美妙和神奇,并在绘画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老师也从活动中获得了一些反思和教学评价1. 教学评价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识别和感知枇杷的颜色、形状和纹理方面有所提高2. 教学内容:本次活动设计合理,紧密配合教学目标,让幼儿在视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获得美的体验3.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简单明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获得参与感,能够自主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更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剪纸、熔蜡、水彩等2. 教学流程:在活动流程中应该留有更多的自主操练和探索环节,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3. 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游戏、情景模拟、配对游戏等活动形式,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参与感五、通过本次美术活动教学,幼儿们了解了枇杷的文化内涵和生长环境,感知了枇杷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在绘画中,幼儿们又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出了具有枇杷特色的美丽画面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教学方面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探索,促进幼儿艺术素质的全面发展。